(原标题:锐叔论市 节前效应“失效”,行情来了?)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财富领航员 毛锐
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之后,指数持续震荡攀升,创业板指领涨。午后,指数一度冲高回落,但尾盘阶段又再次回升。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大涨1.17%、2.15%、3.34%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68家,显示市场情绪较高;个股涨跌比3762:1221,个股平均涨幅1.42%,赚钱效应明显,两市成交额10864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40.31%。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逾224亿。
在创历史单日净流入记录的北上资金的带动下,上周五大盘呈现持续震荡上行的态势并最终收出一根光头光脚的中阳线,从收盘点位的角度看,也创了2月见底以来的新高。此外,两市成交额合计相比前一日也暴增了4成。在临近五一小长假时,这一表现可以说是一反A股在节前效应下的常态,也大出锐叔预料。那么,究竟是何缘由让北上资金创纪录地流入?后市的持续性又会如何?
锐叔认为,上周五北上资金的大幅流入应该主要源于近期外部环境的变化。3月以来,由于美国降息预期进一步落空,加上美债供给大幅增加,美债收益率重新回到加速上行的趋势,吸引全球其它国家资金回流美元,美元指数走强。其中,日元,泰铢贬值幅度较大。拿日元来说,上周五日元兑美元汇率连续跌破156、157、158多个整数关口,触及158.29,盘中一度跌至过去34年以来的最低点158.43。而在亚洲货币整体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和港币资产成为亚洲范围内具有避险属性的资产。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回补中国的声音和动作明显增多,因为美、日、印等主要市场的估值都处于高位,而中国资产当下则处于相对的估值洼地。
事实上,外资流入中国资产已有先兆,不算上上周五的涨幅,4月19日之后,同为中国资产代表的港股恒生指数及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已经分别累计上涨了6.54%、6.24%,而A股大盘在这段时间反而是跌了12个点,这实际上就是A股这边的节前效应在起作用。但是在上周五,北上资金终于“绷不住”了,再叠加消息面上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瑞银开始转向看多中国房地产的刺激下,券商和房地产等权重板块的助攻,A股的节前效应于是就“失效”了。
展望后市,在近期国内宏观经济需求端上行的节奏有所放缓的背景下,北上资金能否持续流入是A股保持上涨持续性的关键。首先,回顾历史,除本次外,北上资金还有四次单日净流入金额超过200亿,分别是2019年11月26日、2021年1月8日、2021年5月25日以及2021年12月9日。而这四次大盘在之后一周之内的累计涨幅分别为-0.7%、-0.3%、3.6%和1%,之后一个月之内的累计涨幅分别为3.5%、-2.2%、2%和-1.6%。从中可以看出,短时间内市场总体表现较好,但一周之后到一个月内,有3次是涨幅减小或转为下跌,说明拉长时间后波动加大。其二,北上资金能否持续流入的核心依然是美联储降息预期,是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代表的全球资本是否会重返中国,是中国经济能否呈现强劲回升的问题。目前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FDI近期仍在回落、3月PPI同比下降2.8%且环比下降0.1%。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拉长时间后北上资金能否持续流入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据此判断A股转为阶段性上升趋势为时尚早。
从技术上看,大盘已经站在所有中短期均线之上,上周五又攻克了年线,但5日线、10日线、20日线、30日线仍相互交织,中短期趋势虽有改善但尚未完全摆脱混沌。更能体现整体市场状况的平均股价指数5日线已金叉10日线,5日线、10日线已向上拐头,20日线走平,之前的阶段性下跌趋势有转为震荡趋势的迹象。指标方面,平均股价指数日线MACD出现金叉,但15分钟MACD死叉、30分钟和60分钟MACD多头弱化。此外,尽管上周五放量明显,但从周线角度看,却呈现价涨量缩的量价背离。综合来看,就整体市场而言,趋势尚存在修复机会,但短线盘中有震荡要求。且后市成交量不能持续保持在万亿之上的话,上涨持续性可能有限。结合筹码分布情况,大盘有机会去挑战上方3115左右筹码峰,但在该位左右遇阻回落的可能性也较大。
总体来看,一方面,近期国内宏观经济需求端上行的节奏有所放缓、海外降息预期仍具较大不确定性,两方面都暂时难以给市场提供强力驱动;另一方面,政策上不断释放和落地“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和举措,又封杀了市场大的调整空间。因此,预计阶段性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短线上,基于北上资金创纪录大幅流入后,短时间内市场往往有较好的表现,以及技术上显示趋势尚存在修复机会以及短线盘中有震荡要求,在相应的操作层面上,目前给大家的建议是:轻仓者若遇盘中回调,可适当逢低加仓;重仓者暂时持股待涨,但若遇连续拉升,尤其是大盘达到3115左右时,则可考虑适当控制一下仓位。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证券、多元金融、通信设备等涨幅居前,银行、交通设施、仓储物流等小幅收跌。题材方面,结合涨幅超过5%个股数量和板块指数涨幅,量子科技、人工智能、芯片、5G概念等相当活跃。
在上周五早评中,锐叔重点提示的券商板块和人工智能主题,均是当天市场的主要热点。除此之外,板块指数刚创了近10年新低,但又在上周五大涨超4%并创2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的房地产也引人注目。而在最新消息面上,房地产也迎来了几个利好,包括:一、三年看跌之后,外资首现看多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瑞银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中,瑞银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分析师林镇鸿认为,在经历了几年震荡下跌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正缓慢复苏。二、4月28日,据“成都发布”消息,4月29日起,成都市商品住房项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选房,由企业自主销售,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成都市住建局发布的政策问答中明确,“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户籍、社保等购房条件,不再限制购买套数。”这意味着,实施7年多的限购政策完全取消。三、4月27日,南京安居微信公众号发布南京安居建设集团关于开展存量住房“以旧换新”试点活动的公告,首批试点限额2000套,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额满为止。据悉,试点期间换购人可用一套或多套存量住房置换一套或多套新建商品住房,置换总价不高于所购新建商品住房总价的80%。存量住房收购价格以评估价为依据。收购主体为南京置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除了“以旧换新”,南京还计划“买房送户口”。南京市政府网站近日披露,南京发布《关于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在该市城镇地区取得合法产权住房人员,可以申请本人户口迁入该住房,配偶、未婚子女等可随迁,也即“买房可落户”。在上述利好中,尤以成都全面取消限购的信号和实质意义重大。首先,成都虽然并非首个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但和其他放松限购政策的城市相比,有一大看点,作为高能级城市,此次成都对解除限购政策的一步到位,相比南京等地的逐区解购,成都此次政策的落实体现了成都刺激房市的决心和行动力,政策执行果断、行动力度大也给市场带来了较大信心。当前全国楼市仍处筑底阶段,从成交量来看,截至2024年4月26日,重点35城的新房销售面积及重点15城的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均有较大下滑。从成交价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3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降幅收窄但同比降幅扩大,其中高能级城市二手房价亦处于下降通道且降幅更大。在核心二线城市成都全面取消限购后,预计其他高能级城市(包括一线城市)或将持续优化相应的商品房限制性措施。2024年以来,包括四个一线城市在内的多个重点城市陆续松绑限购政策,苏州、长沙此前已经全面取消限购,杭州取消二手房限购。限购政策放松后,市场反响积极,如上海一月放松外环外单身非户籍人士限购,由于二月有春节影响,三月新房、二手房成交分别较一月提升67.8%、20.0%,深圳二月降低缴纳社保年限要求,三月新房、二手房分别较一月提升26.1%、14.2%。由此可见,一旦有更多的高能级城市效仿成都加入到“全面取消限购”,楼市下滑态势就有望得到扭转。总的来看,目前稳地产信号明确,预计未来房地产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购房需求仍有释放空间。叠加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更多逆周期调节举措有望加快落地,有望推动市场信心和基本面修复,为房地产板块提供估值修复空间。
在上周四的早评中,锐叔刚给大家提示了智能驾驶,周末就在这方面迎来了重大催化: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8日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时强调,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深化拓展开放合作,促进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更好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此外,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28日突然开启新一次访华之旅。而据路透社28日报道,马斯克此次访华意在推动特斯拉旗下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华落地。另据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8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当前,国内新能源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特斯拉在这一领域的中国市场中,越来越有“卷”不动的迹象。不过,在无人驾驶和人形机器人这两块,还是具有相当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的。无人驾驶方面,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正在与一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就“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授权进行谈判,并称今年“很有可能”签署授权协议。此前,特斯拉的FSD进展可以说是超预期,相对于之前版本司乘体验更好,迭代速度更快:(1)司乘体验更好:搭载FSDBetaV12的车辆在速度与转向控制/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互/长尾问题处理等方面明显好于搭载FSDBetaV11之前版本的车辆。(2)迭代速度更快:FSDBetaV11之前的细分版本推出时间周期平均1-2个月,2024年1月18日FSDBetaV12.1首次推出后,2月9日/3月12日分别推出FSDBetaV12.2和FSDBetaV12.3,其后以周度频率更新细分版本。马斯克4月初表示,其后大约每两周就会向用户推送包含三个重要改进的FSD更新。FSD超预期背后是特斯拉算力+算法+数据的领先。(1)算力方面:Dojo投入之前,特斯拉主要用英伟达A100芯片进行训练。2023年4月,特斯拉的AI算力约有4千个英伟达V100和1.6万个英伟达A100。2023年7月Dojo投产之后,特斯拉算力大幅提升。2024年底特斯拉算力预计等效30万块A100。(2)算法方面:2024年1月推送的FSDBetaV12版本的软件将城市街道驾驶堆栈升级为端到端神经网络,经过数百万个视频训练,用端到端的AI模型取代了30多万行C++代码。从FSDBetaV12开始,司乘感受明显提升,正因为采用了端到端模型,相较于感知定位等模块的优化,归控模块的优化对于司乘主观感受的影响更大。(3)数据方面:截至2023年1月,北美地区有40万辆车使用FSD,截至2024年4月6日,特斯拉FSD累计行驶里程已达10亿英里,丰富的数据极大程度提升了AI算法能力。目前,智驾步入新一轮加速期。海外方面,特斯拉的FSD进入大范围推广期,尤其在3月底开启一个月免费试用期以来,行驶里程激增。4月13日,特斯拉宣布FSD订阅费降价50%,有望进一步加速FSD推广。特斯拉在FSD推广上的发力,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认可度,加速自动驾驶行业快速发展。此外,4月6日,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上表示,特斯拉将于8月8日发布其承诺已久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是由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控制的出租车,不需要司机,可以自主行驶到乘客指定的目的地。而Robotaxi商业化一旦落地,将开启智能驾驶的新篇章,从而进一步促进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国内方面,问界全系升级至全国范围内高阶智能驾驶能力,M9新增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的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智界S7再亮相,并发售新车型S7 Ultra,S7 Pro纯视觉方案对标特斯拉,打开降本空间,加速自动驾驶在国内推广。此外,4月7日,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正式合资成立广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打造首款国内L4级Robotaxi量产车,搭载滴滴自动驾驶技术和座舱娱乐系统,计划通过慧桔港智能运营系统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并逐步推广至滴滴出行网络。双方合作整合了滴滴无人驾驶技术和广汽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加速了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从投资节奏看,特斯拉是智能驾驶的锚,FSD后续进展或再超预期,年内或有较多事件性催化,智能驾驶板块具有一定的机会。
操作策略:
在创历史单日净流入记录的北上资金的带动下,上周五大盘收出一根光头光脚的中阳线,并创下2月见底以来的收盘点位新高,市场整体赚钱效应也较为明显。短线来看,基于北上资金创纪录大幅流入后,短时间内市场往往有较好的表现,以及技术上显示趋势尚存在修复机会,大盘有望进一步上攻上方3115左右筹码峰。拉长时间来看,一方面,近期国内宏观经济需求端上行的节奏有所放缓、海外降息预期仍具较大不确定性,两方面都暂时难以给市场提供强力驱动;另一方面,政策上不断释放和落地“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和举措,又封杀了市场大的调整空间。因此预计阶段性有望维持区间震荡格局。中期来看,一方面,当前上证指数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中长期安全边际及投资性价比依然较高。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复苏虽有波动但向好的大方向未变。此外,美联储今年仍有望进入降息周期,届时外部流动性有望明显改善,中期市场前景依然看好。操作上,轻仓者若遇盘中回调,可适当逢低加仓;重仓者暂时持股待涨,但若遇连续拉升,尤其是大盘达到3115左右时,则可考虑适当控制一下仓位。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62208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