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从进化论中寻求真理

来源:雪球 作者:一只花蛤 2024-05-11 06:43: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从进化论中寻求真理)

文/姚斌

摩根·豪泽尔虽然是合作基金合伙人,财经作家,著有《金钱心理学》和《一如既往》。但我们现在更愿意把他的著作列入复杂性科学的系列。复杂性科学着眼于学科交叉,而随机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等则其是研究的基础。摩根·豪泽尔的著作具备其中许多特征。在《一如既往》中,摩根·豪泽尔又以生物进化论的视角探索商业和投资中的“真理”。

■ 规模与速度

“规模”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主题之一。杰弗里·韦斯特的《规模》便是研究规模的典范之作。韦斯特的研究表明,规模成为衡量世间万物的不变标准,利用规模法则,复杂世界变得可量化、可预测、清晰明了且极度统一。而摩根·豪泽尔也让我们看到,大多数事物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如果违背这些规律性,必然事与愿违。

迈克尔·莫布森也对规模的研究兴趣盎然。他说,我们可以预见的超大规模企业比例将是非常微小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大型企业的的推算增长率,然后根据预期增长率判断它们当中将有多少会演化为超大规模企业。如果按照这个预测,预计成为超大规模企业的比例远远超过成为大规模企业的比例,我们就可以作出判断:可能需要对预期进行大幅度的反向修正。

约翰·霍尔丹可能是最早讨论“规模法则”的生物学家。他的研究显示,跳蚤能跳约0.6米高,身体强壮的人能跳约1.2米高。根据规模法则,假设跳蚤长到和人一般大小,它的跳跃却不可能提升到几百米高。巨型跳蚤受到空气阻力要大得多,而且它弹跳到某一高度所需要的能量与体重成正比。假设跳蚤体型增大1,000倍,它跳跃的高度可能会从0.6米增加到1.8米以上。由此,霍尔丹推论,每一种动物都有其适合生存的最佳体型,体型的变化必然有相应的形态匹配。我们把这一概念称为“最佳规模”,即事物赖以维持正常运作的一种适宜状态。如果扩大规模或加快速度,原有的匹配度就会被打破。

再看植物世界。大多数小树苗头几十年都生长在老树的荫蔽之下。阳光有限意味着树木会生长缓慢。生长缓慢使木材密实坚硬。但如果小树苗长在开阔的田野里,令人玩味的事情发生了:没有大树的遮蔽,树木沐浴在阳光里快速生长。快速生长导致木质变得柔软、疏松,无法形成致密的结构,这种木质容易滋生真菌,也容易染病。林业学家彼得·沃莱本曾说,一棵树如果长得快腐烂得快,就失去了成为参天大树的机会。

摩根·豪泽尔以此引申到投资领域并得到一个结论。纵观投资史,我们不难看出投资之道:长期持有股票一般会收益更高,但急于获利往往会招致损失。投资存在一个“最佳期限”——可能10年左右或更长时间。在此期间,投资股票保持耐心便可获利。投资周期压缩得越短越依赖运气,越容易亏损。回顾历史上的投资失误案例不难发现,其中90%以上是由于投资者试图压缩这个自然的最佳投资期限。投资如此,公司运营亦如此。

1994年,星巴克成立的第23年,它开设了450家门店。1999年,星巴克的新开门店数量达到625家。截至2007年,星巴克每年新开设2500家门店,相当于每2个小时就有一家新的星巴克门店开张。然而,在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时期,星巴克的门店销售额增长竟然下降了一半。2007年,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在给高级管理层的一封信中写道:“现在看来,在门店不到1,000家发展到1.2万家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一系列决定逐步弱化了星巴克的品牌体验。”2008年,星巴克关闭了600家门店,解雇了1.2万名员工,股票价格下跌73%。

舒尔茨在2011年出版的《一路向前》一书中写道:“我们现在非常清楚,增长不是一种战略而是一种策略。当盲目的增长目标成为战略时,我们迷失了方向。”星巴克也有其“最佳规模”,所有企业都是如此。当规模过度扩张时,收益可能会增加,但是客户失望程度会超出公司收益增长的速度。急于求成,物极必反。

■ 叠加效应的力量

宇宙中最惊人的力量是进化。在科学界,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进化带来的各种奇迹。生物学家莱斯利·奥格尔说过,进化比你还要聪明。进化的力量时常被低估,因为人们看不到其背后的数学逻辑。

在任何一个千年里,大部分物种的变化都非常微小,很难被察觉,进化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选择物种特质的过程持续了38亿年。真正推动进化指针的是时间,而非微小的变化。将微不足道的变化乘以38亿年,结果就是一个奇迹。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的指数公式中有一个很大的数字,此时无需其他宏观的变化,就能获得一个宏大的结果。这正是进化论真正的魔力,它不直观,却很强大。

霍华德·马克斯曾谈到一位同行,他的年度业绩从未名列前茅,但在长达14年的数据统计中,他在所有投资者中总排名前4%。如果他能将自己平平无奇的业绩继续保持10年,他可能会成为同行中排名前1%的人。虽然任何一年单独来看他都毫不起眼,但他在这一代投资者终将成为佼佼者。

然而,太多的人将投资的重点放在现在能做什么,今年能做什么或明年能做什么上。他们经常直接问:“我可以得到的最高回报率是多少?”但就像物种的进化一样,奇迹不会在瞬间发生。如果了解复利背后的数学逻辑,就会意识到,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我怎样才能获得最高回报?”而是“在最长一段时间内,我能维持的最高回报率是多少?”

微小的变化日积月累会引发巨大的变化。大多数伟大的成就来自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它们不断叠加,创造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同理,大多数灾难来自一系列微小的风险,它们小到容易被人们忽略,最终却酿成大祸。世界运行的规律就是这样:诸多因素长时间叠加才能成就好事,信心缺失或致命错误却瞬间导致厄运降临。重大的正面事件源于很多事情的叠加效应,但这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新技术常常需要数年甚至数10年的时间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然后又需要数年或数10年的时间才能被人们接受并投入应用。某项新技术一问世,就能让人们认识到其所有潜力并立刻得到广泛应用,这样的事根本就不存在。之所以有人悲观认为“好像很多年没有什么创新项目出现了”,那是因为创新项目一般需要很多年才能被关注。硬科学领域也是如此。历史学家戴维·伍顿说,从发现病菌到医学界接受病菌致病的观点经历了200年,认识到抗菌的重要性又花了30年,而将青霉素投入使用又花了60年。个人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品牌推广、公司发展、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的进步都是如此。事情的向好发展总是需要时间,而通常很漫长,漫长到人们难以察觉。

而坏事的发展规律往往直截了当。它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从巅峰到破产用了不到15个月的时间,安然、房利美和房地美、诺基亚等公司的衰落,伯尼·麦道夫沦为最大的金融骗子,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倒台,都是如此。增长总是需要与减缓其上升的力量对抗。新理念需要争夺人的注意力,新商业模式需要突破既有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阻力无处不在。

■ 进化总是不完美

生物进化意味着万物都会死亡。世界上99%的物种都已灭绝,而剩余的物种也终将走向灭亡。世界上没有能始终适应各种环境的完美物种。一个物种得以存在是由于它拥有某种优势,而当它的劣势突然占据更大权重时,它便走向灭亡。

一个世纪前,生物学家伊万·施马尔豪森描述过这一进化现象。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若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那么在另一方面就会变得相对脆弱。体型庞大的狮子能够捕杀更多猎物,但它也容易成为猎人的目标。长势高大的树木能沐浴更多的阳光,却更易遭受大风侵袭。物种的进化总是存在一些不完美。完善一项生存技能常常以牺牲另一项对生存至关重要的技能为代价,因此物种难以进化到完美的程度。狮子体型还可以更大,以捕获更多猎物;树木还可以长得更高,以沐浴更多阳光。但生物进化没有出现这样的结果,因为那样会适得其反。所以,世间万物总有一些不完美。

自然的法则是让所有物种都具有足够优异而又未充分发挥潜力的特质。生物学家安东尼·布拉德肖表示,物种进化中的成功备受关注,但其失败同样重要。由于赋予生物一项完美的技能会损害另一项技能,理想的方案反而是限制其发挥最大的潜能。生物进化用了38亿年的时间检验并证明:有些低效是有益的。

过去20年里,企业普遍采用即时生产管理系统,以高效运作为典范。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企业不大量存储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而是根据需求适时供应零部件来进行生产。然而,当新冠疫情来袭时,供应链断裂,几乎所有的制造商都陷入了零部件短缺的困境。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2022年这个有史以来消费最旺盛的时期之一,许多汽车企业不得不关闭工厂,因为他们缺少芯片、刹车片和油漆。它们没有容错空间。企业的目标是不允许出错,结果却适得其反。在整个供应链中,略微低效反而是最优选择。容错空间通常被视为一种成本,一种束缚,一种低效。但从长远来看,容错空间能够带来可以想象的最高回报。

投资领域也同样如此。在牛市中,持有现金是一种低效行为,而在熊市中,现金却如同氧气般珍贵。利用杠杆能够最高效地实现资产最大化,但杠杆也容易让人倾家荡产。集中投资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而多元化投资让企业有能力持续不断地获得收益。

金融分析领域也是如此。投资领域有一句话说的好,近似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然而,在投资领域,人们的才智都用到追求精确——追求小数点后的位数,让人们误以为他们没有放过任何机会,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没有给自己的分析留下任何容错空间。进行长期投资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经济长期向好的概率相当高,但如果想精确测算出实现长期向好的路径,那显然是白费力气。

■ 没有永久的优势

为什么进化没有让所有物种都变得庞大?圣塔菲研究所的阿龙·克劳赛特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道格拉斯·欧文两位科学家在一篇论文中对此作出解释,并精辟地总结道:“进化创造更大物种的趋势,与更大物种更易灭绝的趋势互相抵消。”

生物学中的体型就像投资中的杠杆:杠杆放大收益,也会放大损失。杠杆在一段时间内会正常运转,到了某个利益可观但损失能致命的节点,会发生重大反转。以动物遭受伤害为例。大型动物往往非常脆弱。一只蚂蚁从自身高度1.5万倍的地方坠落完好无损,一只老鼠从自身高度50倍的地方坠落会骨折,一个人从自身高度10倍的地方坠落必然丧命,一头大象从自身高度两倍的地方坠落会像水球落地一样爆裂。

相对于小型动物,大型动物每单位体重所需食物更多,一旦发生饥荒就很容易灭绝。而且,大型动物不易藏匿,行动笨拙,繁殖缓慢。处在食物链顶端意味着通常无需适应环境,但当不适应在所难免时,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称霸自然界的生物往往体型巨大,但长久繁衍生息的生物往往体型较小。霸王龙、蟑螂和细菌的对比就是很好的例子。诡异之处的是,进化鼓励物种变得庞大,但大到一定程度又会对其施以惩罚。各种领域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竞争优势无法长期持续。大多数竞争优势最终都会消失。

西尔斯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它在各个领域叱咤风云,堪称那个时代的亚马逊。它不仅在零售业傲视群雄,在涉及其他行业的时候,也让竞争对手闻风丧胆。然而,最终一切都灰飞烟灭。随着收入差距日益加剧,廉价商品和奢侈品消费出现两极分化,西尔斯作为中端商品零售商,市场逐渐萎缩。沃尔玛和塔吉特两家更年轻、更具野心的零售商开始迅猛发展。到了2010年末,西尔斯已经成为一个空壳。西尔斯丧失竞争优势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却并不罕见。在很多方面,这是商业巨头盛极一时之后必然的结局。

上市标志着一家公司已经建立起足够的竞争优势,有潜力发展成大型企业。但1980年到2014年,近40%的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曾经位列《财富》世界500强前10位的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柯达和西尔斯最终破产。曾经名噪一时但最终衰败的企业更是俯拾即是,如通用电气、时代华纳、美国国际集团和摩托罗拉等。当一个事物盛极一时后失去优势时,人们往往归咎于其领导者。但是,容易被忽略的是,拥有竞争优势时,多种力量的掣肘也会让其失去竞争优势。成功有其自身的重力约束。竞争优势无法长期保持,这是发展的基本规律。竞争优势往往是短暂的,通常是因为成功埋下了衰落的种子。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一个物种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越长,它就越有可能继续存活下去,因为时间已经证明它们具有长久存活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初,进化生物学家利·范·瓦伦证明这一传统观点是正确的。瓦伦按照一个物种的存活时间绘制灭绝概率图时,趋势看起来更像一条直线。部分物种随着时间推移存活下来。但在不同的物种群中,无论是存活1万年还是存活1,000万年,灭绝的概率都大致相同。

1973年,瓦伦在其题为《一个新的进化定律》的论文中写道:“一个生物分类灭绝的概率,实际上与其存活的时间无关。”有些物种可能活得很长久,但其存活概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物种的竞争不像足球比赛,比赛的获胜者可以休息一下,而物种的竞争永远不会停止。某个物种一旦拥有了竞争对手不具有的优势,竞争对手就会立即进行改进。这堪称一场军备竞赛。

进化是一门关于优势的学问,瓦伦的观点很简单:没有永久的优势。每个物种都在疯狂竞争,没有哪个物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劳永逸的优势,确保自身永不灭绝。有些物种虽然在不断进化,但并不一定能进化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因为威胁其生存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没有物种永远安全,没有物种可以停歇,这就是进化论中的“红皇后假说”。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只有不停止奔跑才能保住原来的位置,这就是进化的真相。

进化是无情的。它不是通过向你展示什么是有效的,而是通过摧毁什么是无效的来教导你。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如果一个时代的宠儿在下一个时代消亡,你不必感到惊讶。另一个启示是,不要停止奔跑。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强大到可以让人一劳永逸。有些竞争优势看似强大,实则已经播撒了灭亡的种子。

参考阅读:

在一如既往中洞察人性

肥尾效应:尾部的胜利

思想的多样性:在金钱心理学中获取经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