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反腐深入行业巨变,医药公司呈现哪些新变化? | 年报研究专题)
《投资者网》蔡俊
过去的2023年,医药行业站在一个节点。医疗反腐、新药研发,以及疫情新阶段,都在深刻改变行业。
医药行业的细分板块众多,按营收规模,主营医疗流通的上市公如同如巨无霸。2023年,上海医药、九州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02.95亿元、1501.4亿元,各自同比增长12.21%、6.92%。
再细分各板块,各家龙头也保持稳健。2023年,智飞生物、复星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恒瑞医药、爱尔眼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29.17亿元、414亿元、403.4亿元、349.32亿元、228.2亿元、203.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各自为80.7亿元、23.86亿元、96.07亿元、115.82亿元、41.41亿元、33.59亿元,对应疫苗、综合药品、cro、医疗器械、肿瘤药、眼科服务等板块。
不过,2023年医药行业也是多事之秋,行情处于震荡盘整。截至目前,仅有不到10家企业的市值过千亿,迈瑞医疗、恒瑞医药分别以超3500亿元、约3000亿元位居前两名。非板块龙头的,还有百济神州、联影医疗,对应市值约1800亿元、超1000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23亿元、114.1亿元。
疫苗板块看批签发
曾诞生出多个千亿市值企业的疫苗板块,2023年行情遭遇下调。行业格局在巨变,甚至被誉为高护城河的hpv疫苗,也处于阵痛期。
2023年,万泰生物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5.1亿元、12.47亿元,各自同比下降50.73%、73.65%。曾几何时,该企业曾凭首支国产二价hpv疫苗,不仅赚的盆满钵满,还突破过千亿市值。如今,风口退去,阵痛期来得有点猝不及防。
万泰生物在年报中表示,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二价疫苗受九价扩龄以及市场因素影响,销售不及预期。目前,国内上市的hpv疫苗有二价、四价、九价。数字越大,覆盖的病毒种类越多。二价上市销售的有葛兰素史克、万泰生物、沃森生物,四价和九价仅有默沙东疫苗,由智飞生物代理垄断。
疫苗板块的投资逻辑,主要是判断品种的批签发量,以此预判相关企业的业绩前景。按照万泰生物的解释,二价疫苗的空间被九价挤压,那么智飞生物是受益方。
2023年,智飞生物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29.17亿元、80.7亿元,各自同比增长38.3%、7.04%。其中,九价hpv疫苗签发3655万支,同比增长136.16%。
万泰生物所言非虚,但需要指出,因为智飞生物是代理疫苗,所以每年需支付高昂的采购成本,因此净利润被挤占。2023年,智飞生物的采购成本384.35亿元,同比增长54.7%,占营业收入的72.63%。
然而,花无百日红,任何产品均有红利期。国产厂商,早已虎视眈眈九价hpv疫苗。若研发成功,相关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能扭转。
截至目前,万泰生物、沃森生物、博唯生物、瑞科生物、康乐卫士等九价HPV疫苗均处于临床三期。今年4月,万泰生物披露该类产品的临床三期进展,即已完成揭盲并取得主要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换言之,获批上市的脚步越来越近。
或是感受到了潜在压力,智飞生物接连做出大动作,释放出“跨界”信号。
2023年下半年,智飞生物公告独家采购葛兰素史克和默沙东的疫苗。其中,该企业向葛兰素史克采购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未来三年最低金额合计206亿元,向默沙东采购超1000亿元,其中超900亿元为hpv疫苗。
曾经,疫苗品种市场曾泾渭分明。各家企业专注于细分品种的研发,比如华兰疫苗、金迪克聚焦流感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聚焦HPV疫苗,康泰生物聚焦肺炎疫苗,百克生物聚焦水痘疫苗。
可天下分久必合,泾渭分明开始变“浑”。一方面,各细分品种的独家期逐渐到头,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降低跨界门槛,研发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
比如智飞生物采购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其实是动了百克生物的蛋糕。沃森生物不仅上市hpv疫苗,其四价流感疫苗也闯入了华兰疫苗、金迪克的“势力范围”,但王牌产品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也遭遇康泰生物的竞争。
这种“互卷”局面,致使疫苗产品价格下行。如2023年地方招标hpv疫苗活动中,沃森生物和万泰生物先后以246元和116元的单价中标,此前同类国产的单价约330元。
价格下行,若撞不上特定的注射高峰期,容易对企业的业绩承压。2023年,沃森生物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13亿元、4.19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9.12%、42.44%。该企业表示,营收下降与产品销售单价较低所致。
反观流感疫苗,因2023年流感反复来袭,批签发和接种人群规模上涨,相关企业受益。报告期内,华兰疫苗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1亿元、8.6亿元,各自同比增长32.03%、65.49%。
流感疫苗“看天吃饭”,在今年一季度更加凸显。报告期内,华兰疫苗的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6.36%、79.19%。该企业表示,收入下滑主要是流感疫苗销量减少。
医疗“反腐”牵出销售费用
反腐,是2023年医疗行业最大的关键词。
2023年7月底,中纪委官网发布消息,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本轮行业反腐的重点聚焦三个“全”——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
山雨欲来风满楼,反腐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空前。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全国超150位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被查,为2022年的一倍多。其中,广东省的整顿已见成效。
成效又两个维度。一方面,自2023年12月起,广东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广东省药监局党组书记等被查,即卫健和药监系统的“一把手”落马。另一方面,卫宁健康、大参林、阳普医疗、赛伦生物等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或创始人在广东省被留置或刑拘。
这里面,卫宁健康公告,收到茂名市监察委员会的电话通知,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炜因行贿被实施留置措施。该企业主营医疗软件开发,客户主要为三甲医院。早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过卫宁健康的行贿案件,细节其销售为中标医院项目,向副院长行贿。
巧合的是,大参林的事发之地也是广东茂名。2023年8月,其全资子公司茂名大参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被立案调查,之后实控人之一柯金龙被刑事拘留,并以涉嫌单位行贿罪被提起公诉。
反腐的压茬推进,从国家药监部门延伸到资本市场的监管层。传导至资本市场,每次反腐都会致使板块行情动荡。因此,能控制住销售费用率的上市公司,所受影响或较小。
如深交所下发过文件,对所辖的医疗上市公司进行指标梳理。据统计,2021年深交所医药行业的平均销售费率为21.32%。这意味着,高于均值的上市公司都可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根据wind统计,2023年销售费用率超20%的医药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创新药企和中药企业。创新药企有特殊性,大多数是从零搭建商业化团队,短期内容易大手笔投入市场推广和人员扩张,同时上市药品没有达到收入峰值,导致费用率的分母较小。
中药企业方面,销售费用存在长期高企的现象。wind统计,2023年一品红、济川药业、康缘药业、东阿阿胶、太极集团、红日药业的数据分别为44.88%、41.5%、39.8%、31.5%、33.4%、33.2%。
实际上,报告期内这些中药企业的费率已有所降低,销售人员规模还有所收缩。同时,中成药全国集采的启动,也势必斩断行业的灰色空间。
减肥药真真假假
受各种因素影响,2023年医药板块行情下挫,但部分概念还是逆势上涨,比如减肥药。
报告期内,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正在研发减肥药,之后股价上涨但遭遇监管层的警示,包括博瑞医药、百花医药、康惠制药等。
实际上,减肥药只是一个笼统概念,靶点是glp-1,具体产品有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截至目前,国产仅有华东医药的药品有减肥功能。2023年7月,该企业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上市,适应症为肥胖或超重。
相比之下,司美格鲁肽的疗效更好,使用更方便,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刮起热潮,但目前生产厂商仅有诺和诺德。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全球销售额为1458.11亿丹麦克朗(约211.4亿美元,人民币超1500亿元),尤其是减肥针Wegovy同比上涨407%。
需要指出,司美格鲁肽作为活性分子,因多重作用机制催化出不同药物剂量、不同药物剂型。国内市场出现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为诺和诺德的诺和泰,该药2021年在国内获批上市。2024年初,诺和诺德的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获批,但尚未上市。而备受期待的Wegovy,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此前,小红书平台上有不少诺和泰滥用的笔记,平台对此进行清理和限流。对此,诺和诺德向《投资者网》表示,“已与社交媒体平台就处方药相关的不实信息与误导内容进行积极沟通,以期其尽快采取相应举措,加强监管,以避免给患者和公众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和误导”,并“持续关注和呼吁处方药物的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同时,诺和诺德披露“诺和泰是处方药,在中国获批的治疗领域为成人2型糖尿病”,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方药的销售,仅与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签约分销商进行合作,并建立了严格的销售渠道管理规范。截至目前,诺和诺德中国并未与任何互联网药店平台签约合作委托销售诺和泰”。
进口药的一骑绝尘,还需等待国产药的突破。截至目前,国内研发司美格鲁肽最快的厂商为九源基因,处于临床三期。该企业由华东医药参股,今年初递交了港股IPO申请。(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