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值规律是双向的)
2020年当我们选择空仓、不碰“茅宁”时,我们深信这类资产会从高位下跌60—70%。因为我们亲历过当年的“蓝筹泡沫”和之后的“创业板泡沫”,知道泡沫崩盘后是怎样的。但2021年初我们布局低估红利时,的确没有那么大的自信。当时说中石油能涨几倍,有点痴人说梦、贻笑大方。
我们只是依据逻辑行事,我当时有个朴素想法:价值规律应该是双向的!既然泡沫会崩盘,那么严重低估也应暴涨!时至今日,这个想法已被验证,并且过程仍在继续。可以说,这对我们的投资有重大意义。因为即便知晓泡沫,也很难利用泡沫赚钱,做多不可行、做空也很难。关于泡沫的认知和应对,可以参见我之前的几篇文章《泡沫中的选择》、《关于“泡沫”的若干误解》。但如果确认“价值是双向的”,就可以创造一种稳定的盈利模式,我们只需研究、确认、买入并等待。
到了今天,很多人依然将此类资产的上涨视为主题、国家队或者避险等因素推动,枉顾背后最大的价值规律。很多人对投资的理解仅限于损益表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倘若该数值低于20%就自动剔除。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为何这类资产在过去三年增速不高、甚至景气指标不好的情况下股价大涨?
事实上,这类股票的大涨符合基本的价值规律。格林沃尔德的《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的头号投资法则》将价值分为三个层次:即便没有壁垒、无法达到社会平均收益率的资产都有清算价值,而一旦达到社会平均收益率就具备了重置价值,至于特许经营权和成长溢价是后面的事了。这就是过去三年这类资产上涨的根本原因!回到2021年年初,很多传统行业的估值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便清算都很有价值。更何况很多资产只是处在周期的下风期,并非永久性丧失竞争优势。所以,投资不是单纯看g或者景气指标,而是要“称重”、计算其内涵价值。当然,只要你不带偏见,计算不会那么复杂、很多时候《价值目测即可》。
所以,我一直说:从2021年至今是价值投资的胜利,非但高估的茅宁下跌、低估的红利蓝筹也上涨,价值规律是双向的!关于此点,详见之前35分钟的视频《过去两年半,A股怎么啦?》。2005年之前,A股是蛮荒时代;2005年至2015年A股炒新、炒小、炒烂,崇尚壳价值、小市值是最好的盈利因子;从2016年开始,好公司开始体现出优势,投资者真正重视上市公司的质量,但这仅仅是“价值投资”的一个方面;过去三年,估值因子变得重要。相信经过这一轮的洗礼,中国的“价值投资”才真正成熟。
其实价值规律只是回归定律在投资领域的一种体现。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这本是世间最简单的道理。如果不是这样,宇宙将不复存在。当然,回归成立的前提是永续,只有永续的东西才会呈现周期波动,才会涨多了跌、跌多了涨。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这一轮没学到什么》,实际上还是有很大收获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行”的角度确认了“知”:我之前的知和行是“泡沫会崩盘,不能碰泡沫”,然后从逻辑上能理解“价值是双向的,低估应该也会涨”,这波从行为和净值的角度体现了这种认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投资之道真是积铢累寸、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