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VBEF】创新潮头破浪来,2024VBEF未来医疗健康创新项目路演圆满举行)
为更好地赋能医疗健康企业发展,了解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数字医疗领域热门赛道的技术创新进展与企业发展态势,基于企业融资、落地、合作等需求,搭建起企业与投资机构的交流平台。2024年5月8日上午,由动脉网和VB100举办的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2024VBEF未来医疗健康创新项目路演”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展区分会场1顺利召开。
本次路演汇集了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数字医疗等领域的顶尖创新项目,展示它们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动态。经过严格筛选后,本次共计10个优质项目在路演中展出,包含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复导航系统等。
项目路演在浩悦资本刘珍珍主持下拉开帷幕,展会还邀请了多位资深医疗健康领域的点评嘉宾,包括朴道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鲁彦岑、乐礼资本合伙人张梦儒、峰瑞资本投资副总裁谢达、苏州宜和总经理袁哲俊、明德资本合伙人胡茗译、联想之星合伙人王一、Summer Atlantic Capital创始人兼CEO Sebright Chen,他们对路演项目进行了深度点评与交流。
浩悦资本战略客户部副总裁刘珍珍
路演伊始,上海美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市场营销副总裁苏晓鸣先生率先登台,分享了“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项目。他强调,当前癌症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复发和转移,而多模态肿瘤治疗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该技术由上海交大跨学科创新团队从基础研究领域做起,历经20余年,在十三五科技部首批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支持下,结合了微创与免疫治疗的优势,在高效灭活原位肿瘤细胞的同时,释放细胞内部有活性的特异性抗原,从而激发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响应抑制肿瘤复发与转移风险。苏晓鸣表示,该技术为全球首创,也是通过国家医疗器械创新绿色通道上市的,有望以自主创新的新质生产力为肿瘤治疗领域带来全新的临床路径,并开辟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上海美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市场营销副总裁苏晓鸣
广州巧捷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奎先生介绍了其公司研发的“国际领先内镜兼容全柔性双臂手术机器人”。该手术机器人可以在人体内实施目前全球最小的双臂手术,其灵巧的手术机械臂突破了目前机械臂的尺寸瓶颈,能无缝兼容医院现有内镜设备,为医生提供更灵活更精准的内镜手术操作,完成消化道/尿道内的肿瘤组织整块切除,有效治疗早期癌症。直观的操作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并降低医生的培训难度。该系统可兼容医院现有内镜系统,降低医院采购门槛,并计划以较低的价格推向市场,包括二三线城市医院。目前,产品已定型,计划在香港和内地开展人体临床测试,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广州巧捷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奎
“不可成药靶点”“机制不明疾病”如何成药一直是新药研发致力于攻克的难点和热点。高维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旭先生在演讲中介绍了其公司利用高维生物学平台成功发现并验证了多个新药物靶点的经验。公司从建立蛋白质互作网络出发,通过建立蛋白之间的关联性实现靶点替换,助力公司在药物研发中迅速准确地找到潜在靶点,并通过公司成熟的制药平台迅速成药。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公司在难成药的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向进行管线布局,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前实验结果。他强调,靶点选择是创新药研发至关重要的一步,新靶点的首款药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我们深耕于此,为传统药物研发赋能,希望可以为难治复杂疾病提供全新的药物解决方案。
高维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旭
上海惠诚科教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产品总设计师佴昆先生的演讲是围绕“传统医疗健康痛点与系统化数智解决方案”展开,他首先指出当前医疗领域面临的诸多痛点,随后他介绍了利用三大核心技术“类脑智能感知模型、脑区音频刺激、长程连续数据多模态分析”组成的体系:创新数智身心健康应用体系;
该体系围绕人的心理、行为、健康和疾病四大块开展应用;该体系适用全年龄段人群,如针对医院应用该体系适用于全科室;该体系还做到了标准化和国产化(适配了国产数据库和国产CPU及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智能可穿戴设备);
该体系优势是:多快好省易全,多就是可解决很多问题,它可以叫口袋药房或口袋医院,因为它安装在手机里;快就是它是现成体系可快速实施和落地;好就是它起效快,无副作用;省就是它性价比高,价格低,这对健康普及和商业获利来说有着很大价值;全就是它是一套线上线下完整的创新数智身心健康应用体系;该体系也吻合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的标准。
上海惠诚科教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产品总设计师佴昆
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聂小千女士的演讲内容主要围绕红细胞药物及其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和肿瘤方面的应用。她首先提到了红细胞药物相较于其他细胞疗法的独特优势,如泛实体瘤治疗的潜力和安全性高。并且详细解释了红细胞药物如何靶向人体的外周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调节功能治疗疾病,并指出其针对免疫治疗耐药人群的研发方向。此外,她还介绍了红细胞药物研发平台的通用性和高效性,如快速完成工艺、适配多种药物等。最后,她分享了红细胞药物的临床试验进展和合作计划,强调其对于食管癌等具体癌种的治疗效果,并展望未来的研发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聂小千
北京医月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振华先生的演讲围绕公司标杆产品“数康师”进行重点介绍,“数康师”来自于公司与北医三院共同承担国家冬奥会运动员保障项目重大课题的成果转化,临床验证4800多例,已经被上百家医院认可,是全国首个评估、处方、训练一体化医疗产品,并在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近期,医月科技公司携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CAD&CG实验室成功研发出康复评估与训练一体化的“多模态雷达三维视觉评处训康复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数字虚拟人、大数据等技术,为全球用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康复模式“运动处方暨您的私人专属治疗师“。该系统支持55种病种评估和800种医疗级运动参数分析。通过智能化处方系统,患者既可以在医院内进行训练,也可以在医院外进行远程康复,居家接受医生与智能的双重指导。目前“数康师”已成为华为鸿蒙生态中的唯一数字康复标杆。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在行业内树立起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新范式。
北京医月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振华
GeneOnline & BIODND创新官、HSC医疗系统联盟理事林泰龙先生介绍了其创新项目“GeneOnline & BIODND—生命健康医疗科技出海服务平台”。该项目专注于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全营销服务,包括国际路演、发布会策划以及全球媒体运营等,已在全球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了超过100场国际对接会和路演,积累了超过300家支持客户,其中包括与多位诺贝尔得主的合作。此外,林泰龙先生还讨论了公司如何为生命科学赛道提供全营销服务,包括媒体投放、品牌增值服务,并分享了公司的全球网络和客户基础。这次结合全球首发的BIODND生命科技产业信息数据库平台,产品采AI智能演算,匹配搜索引擎,平台目前已积累上万家生命科学产业链企业,包含: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澳洲、印度等市场,全面助力企业顺利出海。
GeneOnline & BioDND创新官、HSC医疗系统联盟理事林泰龙
嘉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陆满晴先生详细介绍了其公司研发的针对晚期胃肠道癌的新型免疫疗法项目。该项目立足于创新的CDH17靶点,聚焦胃肠道癌的免疫治疗,拥有ARB102—ADC抗体 和cabotamig (ARB202)双抗等核心产品。团队由来自MNC大型药企的资深专家组成,具备丰富的研发实力和临床研究以及R&D实力。陆满晴先生还透露,CDH17管线研发已取得显著进展,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销售增长。
嘉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陆满晴
中科汇生(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魏世峰先生介绍了“纳米泵技术平台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项目分享。该平台通过独特的纳米泵形状设计,利用糖和碳水化合物脱水后的碳材料,实现了药物(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的高效、稳定递送。该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药物的载药量、疗效,还实现了多肽的口服给药,避免了注射的不便。此外,纳米泵技术在核酸递送方面也显示出巨大潜力,能高效地将mRNA递送至细胞内,效果优于现有的LNP技术。魏世峰先生的团队凭借在行业丰富经验,成功开发出多项具有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并计划通过技术转让、持证和药学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投资回报,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突破。
中科汇生(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魏世峰
南通臻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晓曦先生带来的“聚焦先进药物递释系统的创新药物”项目分享,该项目利用血小板作为载体,通过偶联技术将PD-1等大分子药物精准递送到肿瘤部位,实现靶向治疗。这种操作方式的独特优势在于,血小板作为体内唯一能够自我碎片颗粒化的细胞,能在目标区域完整释放药物,充分发挥药效,同时减少副作用。此外,血小板靶向递送技术还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南通臻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晓曦
十位路演项目结束后,由朴道资本创始合伙人、CEO鲁彦岑先生作为主持人,乐礼资本合伙人张梦儒先生、峰瑞资本投资副总裁谢达先生、苏州宜和总经理袁哲俊先生和明德资本合伙人胡茗译先生一同开启“医疗创投新纪元:科技驱动、创新引领、青年力量”圆桌讨论环节,各位嘉宾就医疗创投新纪元的发展趋势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张梦儒先生强调了国产替代在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一趋势对于降低治疗成本和提升基层健康保障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技术积累将为医疗设备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谢达先生则从投资角度分析了医疗技术创新和全球化趋势,他提到创新药的定价自主权和创新价值的重要性,并预测中国将逐渐成为研发和创新中心。同时,他也强调了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创新技术迭代的重要性。袁哲俊先生分享了他对生物医药投资的看法,指出技术创新加速、市场需求升级和政策导向变化是目前医疗投资领域的主要变革。他强调了企业在资本化路径、现金流管理和出海能力上面临的挑战,并建议创新药企业应具备基本的造血能力。胡茗译先生讨论了出海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优秀企业将有机会脱颖而出。他还提到了早期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对脑科学、小核酸和AI制药等前沿技术的高度兴趣。鲁彦岑先生总结讨论了行业周期和资本市场的现实挑战,他建议创业企业应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临床数据优势,并强调了现金流的重要性。他还提到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企业在AI制药领域的潜力。最后,嘉宾们一致认为,尽管现实挑战重重,但医疗创投领域仍充满机遇,特别是对于那些能够不断创新和适应变化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