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一个馆奔赴一座城 旅游市场刮起“文博风”)
到北京国家博物馆看课本里提到的的四羊方尊、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看神秘的太阳神鸟金饰、到兰州甘肃省博物馆看中国旅游的标志马踏飞燕……旅游市场刮起了“文博风”。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点”
“国博的预约有没有技巧?”“陕博怎么刷都不腻。”“西安博物院推荐吗?”某旅游爱好者的交流群里,关于各地博物馆的参观交流越来越频繁,热门博物馆的预约技巧、冷门博物馆哪些文物值得一看、需不需要请讲解等信息都是大家关注的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文旅深度融合的推进,逛博物馆成了人们“打卡”一座城的重要选项,更有不少游客奔着一个博物馆、一件书本中看到的文物来到一座城市。
记者从旅行平台携程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内游客博物馆门票的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4%,每10个预订景区门票的人里,就有1人预订了博物馆门票。北京、开封、西安、成都、沈阳、南京等地成为国内文博游热门目的地。
除了热门的国家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将目光投向了小众宝藏博物馆上。数据显示,今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博物馆订单量占比达到三成,高出去年7个百分点,荆州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等以往知名度不高的博物馆如今也相继“出圈”。其中,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订单量同比增长208%,潍坊风筝博物馆订单量同比超6倍增长。
“老外”来中国也越来越爱逛博物馆
除了国人爱逛博物馆,越来越多外国游客也开始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博物馆成为了中国的名片。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国游客预订国内博物馆订单量较去年全年增长10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泰国的游客成为“主力军”。
而为了更方便地对外宣传博物馆展品,不少博物馆联合旅行平台推出了多种语言的景区服务等。
今年4月,携程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举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境外融合服务平台”发布活动,为兵马俑景区提供24种语言、39个国家和地区、29种货币的线上便捷购票渠道;同时,为助力景区智慧化服务提升,携程还为景区提供海外版自助在线购票系统,满足外籍游客现场购票的服务需求。
数字化助力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看展逛馆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各地博物馆也不断融合先进技术,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物“活起来”。
记者从多个文旅部门了解到,多地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利用文化设施和旅游服务场所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场景。国家图书馆打造“5G全景VR《永乐大典》”,为读者提供数字化观展服务;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借助数字化技术,如青铜铸造模拟、裸眼3D大屏和沉浸式数字体验厅等,让观众可以通过沉浸式数字体验厅,体验商王武丁时代的盛景,感受商代的环境、盛大的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此前在探讨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时表示,就旅游来看,传统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为观光旅游服务的,随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逐步发展为体验式旅游,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借助视觉、沉浸、生成等数智技术,景区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故事线索,打造景区独有的、在地性的主题IP,设计集主题性、人文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场景空间、互动环节,让文化和旅游借助数智技术实现了更好的融合。
记者 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