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专访黄铭健:香港与佛山在影视合作上潜力巨大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专访黄铭健:香港与佛山在影视合作上潜力巨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佛山报道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办,展会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并有超过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会上进行展示与交易。

文博会走过20年,作为文化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也在不断演变。特别是在粤港澳三地中,影视产业的演变和合作正逐渐成为一股强劲的新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要“推进大湾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

回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动作片无疑是最耀眼的代表。那些激情四射的格斗场面、紧张刺激的追逐戏码以及勇敢的主角形象,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永恒的经典。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更是成为了动作电影史上的里程碑,让全世界的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

当以功夫文化为脉络,我们发现香港电影与佛山的联系尤为紧密,许多香港导演曾来佛山这一南派武术发源地寻找灵感或者取景。同样是2004年——文博会举行第一年,佛山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之城”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该称号的城市。

基于这样的背景,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总监、著名武术指导黄铭健,探讨拥有“武术金名片”的佛山与香港这座“影视梦工厂”的未来合作潜力与新空间。

(著名武术指导黄铭健。受访者供图)

南方财经:当前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愈发紧密,请问你如何评价当前香港与佛山在影视方面合作的趋势和潜力?

黄铭健:香港与佛山在影视合作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两地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上存在诸多共同点,加之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利,近年来合作互动日益频繁。然而,这些互动大多局限于经济领域,而且可以看到这几年来,很多香港影视剧和电影都在东南亚国家进行拍摄取景,影视资源主要向东南亚倾斜,与佛山的合作项目则相对较少。因此我认为,在影视合作方面,两地之间仍存在较大距离,也有巨大空间。

南方财经:在你看来,佛山如何结合本土武术文化,打造独特的影视文旅产品?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哪些创新?

黄铭健:与其说创新,不如说创造会更加合适。佛山的影视产业尚在襁褓之中,其成长之路任重而道远。相较于泰国等地区成熟的电影制作体系,尽管佛山的取景资源丰富,但目前还没有很多专业拍摄团队和设施。电影产业的繁荣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撑,更需要软实力的积淀,而佛山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了弥补硬件和软件的不足,佛山也可以加强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闻名遐迩的武术之乡,佛山孕育了李小龙、叶问等武术巨擘,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IP并未在本土电影制作中得到充分利用。佛山尚未拍摄出一部真正体现本土特色、反映武术精髓的电影。

这样的背景下,佛山的影视产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创新,更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万事开头难,起步的关键在于要多拍,要敢拍,要勇于试错。回顾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那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氛围值得学习。当时我一天之内跑三个不同的剧组,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紧张而充实。正是这样频繁的实践,让无数香港电影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电影制作体系。

佛山要发展自己的影视产业,也需要这样的实践和积累。通过不断的拍摄来锻炼团队,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佛山特色的电影风格。佛山可以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影视产业发展之路。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南方财经:佛山影视产业发展该如何承接香港影视产业的人才等资源?

黄铭健:吸引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能够激发他们创造潜力的环境。在影视产业的培育上,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来吸引香港的人才和资金集聚。

比如可以制定税收优惠、创业扶持和资金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激励那些对影视产业充满热情的人才在佛山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政府还可以资助电影制作和小型项目,特别是与佛山本土文化紧密相关的项目来宣传佛山的特色文化;同时要组织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整合佛山本地的取景资源,如西樵山和南海影视城,为影视制作团队提供便利的拍摄条件。

除了上述措施,佛山可以建立与香港人才沟通的桥梁。一种建设路径是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载体,比如开发包含香港元素的街区式项目,通过展现香港独有的餐饮文化、电影符号、娱乐精神和地标性建筑,创建沉浸式的文旅体验区,吸引对香港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南方财经:当前,佛山正站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融合的十字路口,该如何让武术等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黄铭健:佛山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但随着传统武馆数量的减少和教育体系对武术传承支持的不足,使得武术这项传统活动逐渐淡出年轻一代的生活。学业压力的增大,更是让孩子们失去了参与篮球、足球和武术等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为了让年轻人重新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必须创造契机,让他们接触到这些文化遗产。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媒介,可以成为连接年轻人和传统文化的桥梁。以前,我这一代人中有许多人都是通过看电影才产生对武术的兴趣。

传统文化的宣传,关键是要有好的作品和优秀的人才,需要创造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要从源头上拿出好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不可或缺,比如可以在学校推广武术课程,支持武术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举办武术比赛和表演,为有才能的人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此外,还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武术家和演员进行交流培训,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湾区发展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