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管接连出走,综合成本率超过盈亏线,锦泰财险如何破局?

来源:全球财说 2024-05-24 19:33: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高管接连出走,综合成本率超过盈亏线,锦泰财险如何破局?)

近年,保险业经营承压、改革趋势不减,保险公司高管变动趋于频繁。个中缘由,除了部分高管到龄退休、任职到期外,也有险企为突破业绩瓶颈而进行的主动调整。

中西部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保险公司——锦泰财险,今年高管层出现重大变故,3名副总相继离职,再加上总裁位置的长期空悬,锦泰财险高管层人员奇缺。在经营层面,虽然连续微弱盈利十年,净利规模仍未有突破,综合成本率近年来持续高于100%,如何守正创新,是锦泰财险当前正面临的考验。

副总接连出走

自2023年5月任瑞洪由总经理调任为董事长后,锦泰财险总经理一职空悬一年有余。新任总经理还未有眉目,开年第一季度,3名副总相继离职,锦泰财险短时间或人才紧缺。

公司2024年1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1月份公司副总经理胡科因挂职期满辞去公司职务。2个月后又有两名副总因个人原因离职,分别是副总经理熊焰,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邬润龙。三名离职高管保险经验丰富,除胡科在岗时限较短,熊焰和邬润龙均为公司老人。

胡科自2023年6月起任锦泰财险副总经理,到其离职任职时间不足1年。其任职期间主要协助管理团体业务、健康险业务、信保业务事务。

其曾任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创新业务部信托主管;2016年6月至今就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战略客户部(协同发展部),历任战略客户一部经理、客户一处经理、金融机构处副处长、处长等职务。

熊焰2018年9月加入锦泰财险,2019年1月起任公司副总,熊焰任职期间负责团体业务、健康险业务、信保业务。在此之前其曾就职于中国银行武汉市分行、平安财险、中国平安集团;200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历任华安财险信息总监、总裁助理。

邬润龙曾就职于中国人保、东方资管、中华联合保险集团、中华联合财险。2018年11月进入锦泰财险,2019年3月起任副总,2019年9月兼任董事会秘书;2023年7月兼任公司首席信息官。此外其还曾兼任锦泰财险临时审计责任人。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公司治理、行政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工作。

到2024年1季度末,公司副总数量由2023年第四季度4人降至1人,仅剩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宋绍富。

除副总变动外,公司合规负责人也有变动。2023年11月,何宗红因职务变动原因辞去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人事变动有来有往,1季度公司高管任职资格陆续被核准。4月下旬,朱雪峰副总任职资格获批。目前,锦泰财险副总2名。

何宗红请辞后,李涛被委任为临时合规负责人。今年2月其合规及风险管理部(责任追究办公室)总经理任职资格获批。

截至2024年4月28日,公司管理层精简,高级管理人员5名,包括党委专职副书记、审计责任人何林,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宋绍富,副总经理朱雪峰,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YU TING(余挺),合规负责人李涛。

适逢锦泰财险董事会换届,董事会、监事会结构也在变。截至4月28日,董事长任瑞洪连同7名董事不变。独立董事增至四人,原独立董事甘犁卸任,新增独立董事欧兵、独立董事冉桦、独立董事赵武,李志坚由董事调整为独立董事。

此外,彭新旗监事、晋凌燕和孙洁职工代表监事不变。另新增设外部监事两名,为李青松和杨一帆。

值得注意的是,锦泰财险董事任职资格还在更新中。5月13日,谢咏锦泰财险董事任职资格被核准。

目前,锦泰财险整个董监高处于调整期。尤其掌舵人总经理还未落定,叠加掌握经营话语权的高级管理人员短期内变动,或对公司正常运营有所影响。

投资收益率向左,综合成本率向右

锦泰财险成立于2011年,是注册及经营总部均在四川成都的全国性股份制财产保险机构,股东由中央、省、市三级国资出资设立。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成都市国资委。2016年12月,锦泰保险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70026),是中西部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保险公司。

自成立以来,锦泰财险发展较为稳健,但业绩仍存隐忧。尤其在保险行业面临投资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压力下,“马太效应”更加明显,中小险企面临保费规模上升,利润不升反降难题。其中,锦泰财险1季度表现尤为明显。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4%,净利亏损0.38亿元,较2023年一季度净利-0.04亿元,亏损金额明显扩大。

此次,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或来自于投资端。一季度,公司投资端指标多在地平线以下。净资产收益率-3.62%,总资产收益率-1.01%,投资收益率-1.28%,综合投资收益率0.51%。

实际上,公司承保端同样承压。2024年1季度财险行业综合成本率整体有所上升,锦泰财险也不例外。其综合成本率为100.11%,较2023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费用率26.88%,综合赔付率73.23%。这意味着公司正处于承保亏损状态。其实,自2022年披露此指标起,公司年度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00.03%和100.93%,均超100%盈亏线,亟待改善业务品质。

业绩表现上,成立13年来,公司除前3年净利亏损外,其余年份均微盈利。2019-2023年公司净利0.20亿元、0.23亿元、0.31亿元、0.32亿元、0.74亿元。2023年净利取得成立来最好成绩,却仍未突破亿元大关。

净利上行同时公司主营业务增长显疲态。2011-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为1.54亿元、4.93亿元、8.47亿元、10.96亿元、13.40亿元、14.79亿元、16.65亿元、20.37亿元、22.17亿元、23.66亿元、23.67亿元、24.07亿元、28.10亿元。可见从2019年起,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直至2023年才又突破两位数增长。

非车险业务“危”“机”共生

锦泰财险在业务发展上,强调重视车险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力农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责任险和意健险等“四大支柱”业务。

落实到经营层面,呈现出来的却是车险业务被压降,拔高非车险业务。2024年1季度,公司签单保费10.05亿元。直销渠道签单保费6.54亿元,占比65.07%。业务方向来看,车险签单保费占比仅25.07%达2.52亿元,显然非车险业务占大头。

根据历年财报,车险业务虽仍为当家花旦,占比却有明显下滑。成立之初公司车险业务保费占比达6成以上,2017年车险保费收入首次跌破6成,此后其占比不断下滑。

2019-2022年车险保费收入占比维持在4成多,到2023年下降至38%。期间,车险业务长期亏损,承保亏损额为1.26亿元、1.48亿元、1.02亿元、0.87亿元、0.83亿元。可喜的是,亏损金额在收窄。

反观,非车险业务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保费规模迅速扩张。2019年时公司短期健康险、责任险、农业险保费收入占比为33.06%,到2023年迅速扩张至54.34%。其中,仅2023年一年短期健康险业务较2022年就同比增长了99.12%,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险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短期健康险盈利能力待解,近五年承保均亏损,亏损额累计达1.71亿元。

目前车险市场内卷加剧,成本越来越高,盈利受限。多数财险公司向非车险转型,然此业务则是公认的复杂程度高。现阶段非车险产品与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创新度低;承保效益仍偏弱。转型非车险是“说”易“做”难。追求差异化经营既是出路也是挑战。

一般来说,财险公司的资产负债久期较短,业务层面或资产端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经营风险。锦泰财险或基于此考虑,于2023年12月实施定增,主要目的为补充公司资本金,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偿付能力。这也从侧面印证,锦泰财险现阶段面临较强的经营压力。

偿付能力一贯被喻为保险公司的“生命线”,明面上看锦泰财险偿付能力较为充足,维持在250%以上。事实上,2024年第1季度,公司偿付能力有所下滑。其中,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季度末下降7.56个百分点,降至268.3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季度末下降8.22个百分点,降至284.52%。

与此同时,锦泰财险定增结果显露端倪。截至2024年1季度末,公司以股票定向发行方式向8名投资人共计发行股份约12.79亿股,共募集到股份认购资金人民币20.98亿元,距原计划募集资金26.24亿元仍有差距。目前,该融资事项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核准。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财说网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太平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