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际爱肤日 | 中老年人带状疱疹高发,接种疫苗主动预防是关键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际爱肤日 | 中老年人带状疱疹高发,接种疫苗主动预防是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实习生闫硕 上海报道 5月25日是国际爱肤日(又称“全国护肤日”),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可以帮助抵御外来病毒的侵袭,因此,皮肤问题不仅关乎颜值,更关乎健康。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逐渐衰退,皮肤的生理结构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皮肤自然老化,以及合并慢性病等原因,皮肤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中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有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其中,作为一个往往被很多人轻视的感染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为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带来负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普通人群中,90%以上体内都有这类病毒。很多人小时候会发水痘,或接触患有水痘的病人,因此病毒就潜伏在体内。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免疫系统功能直接相关,免疫力降低时便会发作。”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皮肤科主任徐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走下坡路,因此,在临床上,50岁及以上的人群被认为是高发群体。

带状疱疹可导致红斑或簇集性水泡,多发于身体一侧并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除了造成皮肤损伤外,带状疱疹还会影响到神经,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急性期疼痛可如灼烧、电击、刀刺一般,部分患者疼痛甚至会持续数月甚至终生,令人不堪忍受,导致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徐楠表示,当前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发病率也很高。所以,无论是50岁及以上的高发人群,还是年轻人,都要积极预防带状疱疹。一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合并慢性病的患者要积极管理,保证慢性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此外,最直接的方式是预防性注射疫苗。

“防”大于“治”

数据显示,中国人皮肤疾病患病率高达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各种皮肤疾病中,尤以偏爱中老年人群的带状疱疹让人“痛彻心扉”。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龙”,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研究显示,在中国,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该群体中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是病毒感染神经,所以会引发患者疼痛。大部分患者会有皮肤上的表现,局部出现水肿性的红斑或小水泡,这是病毒感染神经后衍射到皮肤的炎症反应。不过,一些患者前期症状只是局部范围的疼痛,很容易被误诊,因为这种疼痛与相应部位的器官痛很相似。”徐楠介绍说,此时医生很难作出准确判断,要经过辅助检查,排除确切的器质性损害,才能最终作出诊断。

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只要有神经都可能发病,临床上以腰腹部和胸内单侧为主。其分布区域、面积并不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判断标准,还要看神经及相应区域器官的损伤程度。徐楠举例说,有些患者发生在头面部,会影响一侧的眼睛甚至耳朵,如果早期没有积极控制,可能会造成视力甚至听力损伤;有些患者虽然发生在常见的腰腹部,但如果影响到膀胱等器官也会很严重。因此,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发病的严重程度。

由于带状疱疹本质上是病毒感染,因此治疗时抗病毒最为主要。同时,为了帮助神经快速修复,医生会采用B族维生素,同时临床上也会辅助红外光照射促进神经愈合。此外,外用药并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其用途只是预防水疱感染,不能单独通过外用药治愈带状疱疹。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治疗方法,目前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都较为有限。因此,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将疾病管理关口前移,无疑是远离“切肤之痛”的关键手段。

“对于带状疱疹这类感染性疾病,‘防’大于‘治’。在日常生活中要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除此以外,接种疫苗也是中老年人获得特异性免疫、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措施。当前,国家卫健委明确建议,老年人应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徐楠说。

疫苗接种存在误区

伴随免疫力下降,中老年人群同时也是各种慢性病高发的重点人群。数据显示,我国约3/4的老年人患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超1/3。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吴思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相比于一般人,中老年慢病人群离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更近。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与此同时,罹患带状疱疹也会增加其慢病的管理难度。

“临床上有一些患者发病比较频繁,这与其基础状况有关。比如,患有潜在的恶性肿瘤,或是在化疗期间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这类病人有些会反复发作。”徐楠表示,带状疱疹的疼痛因人而异,普遍现象是年轻患者痛感较轻,年纪越大疼痛越剧烈,绝大部分老年人都伴有中度以上的疼痛,大概有半数的老年人疼痛会超一年。

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最直接的方式,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打疫苗。首先,对疫苗中任何成份过敏的人不建议打疫苗;其次,在带状疱疹感染期间,伴有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群体,也不适合打疫苗;此外,自身免疫抑制的人群在服用药物时也不建议打疫苗。

在中老年疫苗接种方面,目前仍然有一些“疑难杂症”亟须解决,比如接种意识不足、存在疫苗认知误区等。

对此,吴思雯表示,门诊中常见有中老年人担心患有慢性病就不能进行疫苗接种,实际上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只不过需要科学的把握接种时机,也就是说当慢性病控制得比较平稳,是可以接种疫苗的;当处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疾病进展期,这时候需要延缓接种疫苗。

“中老年慢病人群应更加警惕带状疱疹风险,通过接种疫苗这种经济、有效且科学的手段进行预防。”吴思雯表示,“中老年群体在接种疫苗时要牢记三大‘关键词’,年龄、保护效力和禁忌证。不同疫苗的适用年龄不一样,对于同一种疾病也有不同的疫苗可供选择;保护效力指接种疫苗人群与未接种人群相比,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不同疫苗的保护效力也是不一样的;禁忌证就是指谁不能接种该疫苗,比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建议中老年群体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疫苗选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