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常会听取行政复议工作情况汇报 抓紧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常会听取行政复议工作情况汇报 抓紧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5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行政复议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抓紧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对履行法定职责不到位、程序违法、乱罚款等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024年3月29日,司法部官网发布的《司法部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31.5万件,同比增长17.1%;依法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9.3万件,同比增长14.45%。

作为化解“民与官争议”的主渠道,专家指出,提高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关键在于提升行政复议的公正性。

专家还指出,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高效、便民的原则,并规定了一系列具体制度,未来需要多方面推动落实。

加快法律制度立改废释

国常会指出,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2023年9月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是行政复议法实施20多年以来的首次全面修订。

20多年来,行政复议案件的领域逐步扩张,几乎涵盖了公安、土地、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涉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

然而,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曾经长期不彰,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不仅比不上全国行政诉讼一审受案量,更不用说与信访渠道千万级的处理量相比较。

2023年是行政复议制度实施20多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根据《司法部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023年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31.5万件,超过了全国法院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最高人民法院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行政一审收案31.04万件,增长6.39%。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颁布、施行,将进一步推动行政复议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曹鎏认为,要加快修订相关实施条例,尽快出台包括规章、规范性文件在内的配套制度体系,地方亦需及时启动相关制度的立改废释工作,以夯实行政复议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制度保障。

相关配套立法修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特别是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修订已提上日程。4月16日,《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办法(修订草案)》发布,并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3月12日,司法部官网发布《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征求意见稿)》,目前意见征集期已经结束,司法部官网3月29日消息称,采纳或部分采纳了征集到的大部分意见建议。

完善行政复议程序规则

国常会指出,要以行政复议促进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推动行政复议更加便民,不断提升行政复议的效率和公信力。

会议还指出,加强行政复议与人民调解、行政诉讼、信访等的衔接,探索建立将符合条件的行政争议从行政诉讼、信访等导入行政复议渠道解决的机制。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高效、便民的原则,并规定了一系列具体制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委员孔祥稳认为,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落实:

一是落实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各类告知要求,为当事人申请、参与复议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二是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优化各类程序设计,如做好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分流与衔接,细化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通过原机关提交复议申请等程序;三是更好发挥行政复议的比较优势,通过调解、作出变更决定等方式提升行政复议实质性解决纠纷的效率;四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当事人申请、参加复议的便利度,如搭建相应的电子化复议平台,线上开展受理、答复、调解、听证、送达等活动。

据报道,重庆市民吴迅(化名)一天上午去江北区司法局递交行政复议申请,下午又回到这里撤回了申请。

原来,江北区司法局适用简易程序,第一时间联系区交警支队,核实到吴迅首次违法,且立即整改,没有危害后果,可以不予处罚,区交警支队撤销了对吴迅的行政处罚,他因此当天下午就到区司法局提交了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在于效率,另一方面在于公平。

“提高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关键在于提升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孔祥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他认为,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则,如细化听取当事人意见、听证等程序设计,让当事人更多参与到复议程序当中,有效表达意见;要重视“外脑”作用,加强行政复议委员会建设,将咨询意见作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以弥补复议机构在法律判断和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要加强复议机构能力建设,确保复议机构准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合法、适当的复议决定。

“此外,说明理由和公开透明亦是增强公信力的重要方式。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说理,同时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向社会公开复议决定书的制度。”孔祥稳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