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 竞争加剧机构仍乐观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4-05-27 08:0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 竞争加剧机构仍乐观)

(原标题:规模猛增收益下行 理财产品“好发不好做”)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随着基准利率下行、高息存款产品相继下架,29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也面临资产配置难题,存续理财产品收益率和新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延续了下行趋势。

受访机构和行业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资产荒”持续困扰理财市场,“好发不好做”问题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理财公司除了多举措提升产品收益外,还应帮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培养理性投资的理念。

规模重拾增势

“资产荒”担忧加深

根据中信证券预测数据,今年4月份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增长约2.3万亿元,总规模增至约28.63万亿元,环比增速达到8.74%。另据普益标准日前披露的监测数据,截至2024年4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20298款,环比增加542款。

随着增量资金的持续涌入,业内人士对理财市场“资产荒”的担忧进一步加深。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直言,今年以来,“资产荒”问题尤为突出,受存款利率下降、银行停售大额存单等因素影响,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增多,理财规模扩大,导致“资产荒”。“此外,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4月份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小,进一步加剧‘资产荒’问题。”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呈现多项特点:一是市场利率下降,二是信用风险增加,三是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而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断降低,扎堆于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理财产品,进而导致“资产荒”和资产配置难做。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认为,当前理财“资产荒”的本质并不是可投资资产的缺失,而是兼顾低风险、高收益的优质资产的缺失。

“出现‘资产荒’,一方面是预期收益时代的高收益让投资者对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的收益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发行机构业绩比较基准设定未充分结合目前市场行情,使得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高于实际,产品实际运作时,通过现有的各类资产配置难以获取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匹配的收益。”董翠华认为,“资产荒”的实质是追求低风险和追求高收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经济形势下行时充分暴露。

在董翠华看来,银行理财市场在净值化转型后,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定收益,倾向于大量配置货币市场类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存款利率、债券到期收益率普遍下降,导致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滑,不及投资者预期,发行机构迫于市场压力,也急需寻找新的优质资产以平衡产品风险和收益。

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调

多举措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资产荒”压力下,理财公司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普益标准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11%,环比下跌0.07个百分点;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8%,环比下跌0.17个百分点。

同时,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进一步下跌至年内最低位。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4月理财公司新发的理财产品中,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05%,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14%,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下调虽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但此举是根据市场环境做出的调整,理财公司需引导投资者合理进行产品配置,平衡收益和风险间的关系。

谈到如何提升理财产品竞争力,李霞进一步表示,在新发理财产品时,理财公司可稍偏向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寻找收益前景相对较好的股票,以提高底层资产收益预期。与此同时,在产品设置上可做适当创新,以提升本机构理财产品竞争力。

娄飞鹏指出,为了稳定或者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需要调整资金投资结构,例如,更多配长期限债券或发行混合类理财产品、部分配置权益类资产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需要理财公司加强对市场的研究。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也认为,新发行理财产品应该注重策略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例如,更加注重跨境投资,寻找全球市场的投资机会,实现地域和市场的多元化等。

稳定投资者预期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与公募基金“好发不好做”相似,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难度下降,但资产配置难度增加。为了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获得感,受访机构及人士认为,应帮助投资者在合理收益预期的基础上理性投资。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表示,公募基金和理财市场的“好发不好做”背后逻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异也很明显:公募基金更多是因为市场连续上涨后,各板块估值到达高点;而理财面临的挑战除了因为债券价格到达高点外,还有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原因,这些原因并不必然同时出现。

“投资者在当前形势下投资理财产品时,应树立长期投资理念,避免追涨杀跌。”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建议投资者在债券牛市尾声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合理收益预期、理性投资,避免情绪化的追涨和在出现可能的调整时的恐慌性抛售。而对理财公司来说,适时根据自身资产获取能力进行销售端的引导也很重要,应量力而行,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避免留下隐患。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忠也认为,与公募基金有所不同,银行理财配置的权益类资产比例很低,占总量约3%,而固收类资产占绝大多数。这意味着在收益方面,理财产品更为趋同而且稳定,风险普遍较低。

“相对地,投资者可以关注产品的流动性,避免遇到需要资金时无法赎回的窘况,这是因为银行理财中有很多周期型产品,只在特定时点开放。”杨国忠表示,投资者若要投资较高风险的权益、混合类产品,也可考虑资产管理经验更丰富的公募基金,而不仅限于银行理财。

娄飞鹏也称,银行理财在努力稳定或者提高收益率的同时,还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对接下来利率大概率下行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匹配等,科学理性地理财投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