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卫星互联网概念强势 商业航天产业化提速至万亿级市场

来源:金融界 作者:巨灵 2024-05-30 15:19: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卫星互联网概念强势 商业航天产业化提速至万亿级市场)

近日,卫星互联网概念持续走强,多家商业航天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5月29日,陕西华达、航天晨光、斯瑞新材、上海沪工、航天环宇、大族激光等公司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产业化前景的看好。

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

自上海蓝箭鸿擎科技向国际电联提交"鸿鹄三号"卫星星座申请备案以来,商业航天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蓝箭航天成功发射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将包括鸿鹄卫星在内的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展现出我国民营航天企业的技术实力。中科光启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鹏飞表示,目前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正在加速发展,低轨小卫星星座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卫星互联网已成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商业火箭行业也迎来重大变革,向大运力、高频率发射的新纪元迈进。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写入其中,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该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光大证券预计,到2024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可能超过7200亿元,而商业航天市场的远期空间更是超过万亿元。产业链条完整,在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方面潜力巨大。

A股公司积极布局 助力产业腾飞

面对商业航天的广阔前景,众多A股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助力产业发展。斯瑞新材参与了对蓝箭航天的投资,为其批量供货火箭推力室内壁等关键零组件,仅今年一季度其航天航空业务的订单量就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铂力特作为蓝箭航天的核心合作伙伴,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帮助其研制和批量生产液氧甲烷发动机部件,目前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航天电器也在加快商业航天领域的产业布局,并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除此之外,大族激光、航天晨光等多家上市公司也纷纷介入,力图在商业航天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种产学研资的良性互动,必将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加速腾飞,实现跨越式发展。

尽管商业航天前景广阔,但我们也要看到该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商业航天公司主要依赖市场融资运营,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存在一定的泡沫风险。民营航天企业数量激增,卫星发射场地日益紧张,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这都需要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理性看待,审慎投资。相信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化必将驶入快车道,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辉煌。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巨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族激光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