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家银行要裁员30%?民营银行马太效应局势不减)
被打工人视为“铁饭碗”的银行业也开始裁员了?!日前,有重庆富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民银行)员工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称,公司正在展开裁员行动。有媒体向该行员工确认,富民银行确在实施裁员,疑似预计裁员比例约30%。
相较于年初招商、民生银行向员工“反向讨薪”事件,富民银行“降本增效”的力度和决心显然更大。
其也是中尾部民营银行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柒财经注意到,虽然去年民营银行整体业绩有所回暖,但其仍面临不良率上升、业绩增速放缓等压力。
01 业绩波动较大
据介绍,上述裁员主要意图为“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主要波及中后台支持部门以及部分业绩欠佳的业务线,旨在对组织结构进行精简,以提升运营效率。
既然要“开源节流”,先来翻看富民银行2023年业绩。财报显示,该行2023年实现营收20.26亿元,同比增长3.31%;对应的净利润为4.0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幅为22.82%。
虽上述两项业绩指标均呈增长状态,但柒财经细数富民银行近3年业绩发现,该行营收、净利增速较2021年同期大幅放缓,尤其营收在2022年还出现同比下滑情况。
具体而言,2021年至2022年,富民银行分别实现营收19.76亿元、19.61亿元,同比增速为15.22%及-0.75%;对应的净利润为3.27亿元、3.33亿元,同比增速则分别为51.39%、1.83%。
除裁员外,富民银行今年来领导班子也开始“大换血”。年初,有业内消息称,赵卫星将出任富民银行行长。柒财经此前注意到,赵卫星任职履历十分丰富,先后在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国内主流总行任职,分管科技运营业务、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个人消费者零售等金融业务。
拟任行长的消息,被视为富民银行正在谋求科技金融转型、战略转型之路。不过,目前,赵卫星行长任职资格尚未获得监管核准。除行长外,有媒体指出,富民银行风控负责人现由亿联银行前高管刘东庆担任。这是因为富民银行在自营产品开发方面遭遇瓶颈,且相对传统业务,其风控业务薄弱。
新领导层的更换能否带来业绩的增长,尚可未知。毕竟,领导层更换对于富民银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其此前已换了三任行长,前两任行长任职时间均不及2年。不过在外界看来,频繁更换领导层,并不利于该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02 民营银行马太效应加剧
2024年,作为银行业“新兵”,民营银行迎来第十个发展年头。
柒财经注意到,过去一年,民营银行整体业绩较2022年有所提升,但头部微众、网商2家银行的营收、净利分别占18家已公布数据民营银行的64%、71%,强者恒强局势不减。
而与此同时,民营银行队伍“中尾部”机构普增的表面之下,却面临业绩压力、存款端及监管压力等。
像富民银行、新网银行等之所以能够延续业绩指标的增长,得益于2022年的低基数。其中,新网银行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5.82%,去年该指标则同比增长48.48%。
另外,相较于大的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民营银行受限于网点少甚至没有网点、融资渠道窄等,其放贷、吸储能力相对较低。
那么,高息便成为民营银行吸储留存的一大“法宝”。此前,不少银行定存利息高达4%左右。可随着“降息潮”来临、监管的趋严以及净息差压力的影响,高息揽储或难持续,这也就导致民营银行获客成本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客户端,以消费信贷、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为核心业务的民营银行主要服务长尾客群,这类群体也决定着民营银行面临着更高的风控挑战。
反映在业绩上,就是不良贷款率的攀升。例如,三湘银行2023年不良贷款率为1.75%,较上年末上涨0.22个百分点;武汉众邦银行去年不良贷款率较2022年增长0.26个百分点至1.73%。而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62%,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9%。
另由于自身业务发展的不规范以及,不少民营银行在近些年来频收罚单,且一些银行股东自身出现经营危机导致其银行股权被冻结、流拍等,这些问题同样加剧民营银行的生存窘境。
例如,去年3月,富民银行因核心风控外包、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罚50万元。
再如中关村银行,去年其第八大股东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计7240万股被拍卖,5.6折仍无人接手,最后以流拍收尾。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民营银行应找准战略定位,提升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力,不和国有大中型银行在主流赛道上“硬碰硬”,在产品创新与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力,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与此同时,民营银行还要把控好业务的合规性及风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