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停产、退钱、恒大汽车命悬一线)
丨观察员 谢帝 审校 夏期见
入局造车5年,累计亏损超过1100亿元,恒大汽车再被责令停产和退还政府补贴。
6月11日晚间,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附属公司天津恒大于近日收到另一相关部门的告知书。
根据告知书,该部门对天津恒大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生产准入条件保持情况进行核查后,提出三项须整改问题,责令天津恒大停止生产、销售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并进行整改。
整改期间,该部门将暂停受理天津恒大的新能源乘用车新产品申报,以及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合格证电子信息传送,待整改完成并通过复核满足生产准入条件后予以恢复。
恒大汽车表示,公司高度重视该部门对天津恒大的核查工作,并在其核查后积极整改问题。公司拟于上述限期前向该部门提报申诉整改材料。上述拟议处理意见如最终被正式执行将会对集团的经营情况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恒大汽车表示,收到相关地方行政部门要求退回已发放的各项奖励及补贴合计约人民币19亿元。
上述处理决定如最终执行将导致本集团存在相关工厂土地被强制收回,地上建筑物及设备被用于偿还奖励及补贴款的风险,继而对本公司或各相关附属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停产,被要求退回补贴和土地,这如同宣布本已命悬一线的恒大汽车死刑。
恒大汽车和它的创始人许家印一样,一度声势浩大。在2019到2022年间,恒大汽车先后花费271亿元用于收购一众汽车相关专利技术和产能。包括投资1.5亿美元与顶级跑车品牌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
许家印曾用五句话概括恒大汽车的发展战略:“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恒大汽车一度被行业认为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电动汽车新势力,先后获得了腾讯、红杉资本、纽顿集团等诸多知名投资者的跟投。
然而,市场风向变化太快,随着许家印的黯然退场,恒大汽车也悄然失势。
根据恒大汽车披露,2023年恒大汽车营业额为人民币13.4015亿元,同比增加900.04%。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销售额从截至2022年的人民币0.6063亿元增长至报告期的人民币1.4632亿元;物业销售的收入增加人民币11.3637亿元。
自2019年宣布造车以来,恒大汽车共推出恒驰5、恒驰6、恒驰7三款车型,恒驰5已量产交付,后两者还在开发验证阶段。2022年以来,恒大汽车接连曝出要求全员卖车、大规模拖欠薪资、天津工厂停产等消息。
截止2023年,恒大汽车累计亏损1108.41亿元,汽车累计交付仅1389辆。
截至2023年,恒大汽车资产总额为348.51亿元、负债总额725.43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天眼风险信息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存10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21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和终本案件信息。
在巨大的市场和行政压力面前,恒大汽车是否能够扭转局面有待观察。
恒大汽车早前表示,目前的现金流仅够支撑一年,如果无法引进投资,后续研发和生产都将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