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募基金掀起"限购潮" 22只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
6月11日,Choice数据显示,全市场22只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剔除定开类产品)。从产品类型来看,宣布限购的产品多为中长期纯债类基金。但同时,也有绩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开启限购模式。这已经不是个案,近一个月以来,多只知名公募基金频繁采取限购措施,引发市场关注。
绩优基金纷纷限购背后的原因
近期,不少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均出现限购,如蓝小康、周海栋、谭丽、董辰等。资金大量涌入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经济预期向好的背景下,后续需求改善预计会带动市场回升,机构普遍表示今年A股整体表现大概率会强于去年。
以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为例,该基金自6月3日起限购100万元,截至5月31日其收益率已经超过20%。该基金重仓了紫金矿业、中国海洋石油、招金矿业等标的。此外,嘉实价值长青混合、华泰柏瑞多策略混合等产品年收益率均超过15%,华泰柏瑞多策略混合还配置了银泰黄金、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等贵金属标的。投资者的大量涌入导致基金公司不得不采取限购措施,以保护原有持有人的利益,并兼顾业绩表现。
短债基金成"限购重灾区" 年内平均收益超货基
除了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短债基金也频繁出现限购,以满足基金平稳运行的需求。截至6月11日,约40%的短债基金已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值得注意的是,短债基金的限购措施多是限制机构投资者的申购额。
短债基金频现限购的同时,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2023年以来,短债基金的算术平均收益率接近1.6%,超越了货币基金的收益水平。与此同时,短债基金的资产规模在一季度增长了一千九百多亿元。据统计,截至6月7日,中信保诚至泰中短债A等基金的今年以来收益率均超过2.5%。尽管出现限购,但机构仍看好短债基金的配置价值。平安证券预计短债机会优于长债,判断10年国债收益率预计波动区间在2.25%至2.35%之间,短端资金利率波动区间在1.8%至2%。
总的来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限购模式已经成为基金公司应对大额申购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权益类基金还是债券类基金,基金公司都希望通过限购模式来保护原有投资者利益,同时兼顾业绩表现。对于投资者而言,限购模式虽然限制了申购额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基金的投资价值得到认可,未来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