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上交所“拉黑”五年!思尔芯ipo何去何从?)
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申请科创板上市过程中发生财务造假事件。核心要点如下:
财务造假详情:思尔芯在2020年的财务数据中虚增营业收入达1536.72万元,占当年营收的11.55%;同时,虚增利润总额1246.17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118.48%。这些虚增行为是通过虚构销售、提前确认收入及低估费用等方式实现的。
责任人认定: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黄学良,董事、CEO兼总经理Toshio Nakama,以及其他多名高管如林铠鹏、熊世坤、黎雄应、杨录等,因直接或间接参与财务造假,被上交所认定为主要或直接责任人员,并受到相应纪律处分。
上交所处罚措施:鉴于此,上交所对思尔芯施加了严厉的纪律处分,包括五年内不接受其任何发行上市申请,对相关责任人员公开认定三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重要职务,以及对黄学良额外施加一年内不接受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上市申请的处罚。所有纪律处分记录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诚信档案。
公司背景与影响:思尔芯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EDA领域的公司,此次事件不仅影响了公司的上市计划,还损害了其市场声誉,尤其是在科技行业和潜在投资者中的形象。其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而公司业务原本覆盖从人工智能到5G通信等多个前沿领域,此次事件无疑为其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过往违规记录:此外,信息还透露思尔芯在2018年曾因进口货物申报与实际不符,漏缴税款而被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罚款4万元,显示出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的历史问题。
综上所述,思尔芯企图通过财务造假进入科创板的行动遭到监管机构严厉惩罚,不仅暴露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的缺陷,也为其他拟上市公司敲响了合规经营的警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营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