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里字节为了0.0003元死磕到底,巨头博弈能否带来价值战?)
大模型市场进入"血海降价"时代。随着阿里云、字节跳动等巨头纷纷入场,价格战瞬间点燃。从DeepSeek开始的新一轮价格战,到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以0.0008元/千tokens的价格刷新业界低价,再到阿里云通义千问主力模型Qwen-Long以0.0005元/千tokens的定价反击,行业内巨头为了市场地位展开了一场肉搏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大模型的价格被多次腰斩,直逼每千tokens 0.0003元的水平,较GPT-4的发售价低了一百倍。
降本增效:行业洗牌还是不智之举?
这场席卷AI行业的价格战,一方面延续着前期降本增效的理念。通过大幅降价,各大企业希望以低价策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先发优势。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将模型的使用成本降到最低,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市场需求,形成AI应用的良性循环。但另一方面,业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创业者表示,价格战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短期内虽然有利于刺激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过低的价格可能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甚至引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巨头博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这场大模型的价格战中,阿里云和字节跳动无疑是主导者。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它们有底气打一场持久战。但对于其他中小企业而言,价格战无疑是一场灾难。它们很难在成本上与巨头抗衡,也缺乏足够的用户基础来消化成本。正如沃顿商学院教授张忠所言,价格战往往是行业整合的手段,通过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来重塑市场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和字节的价格战,很可能加速AI行业的马太效应,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未来,行业内的头部效应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大模型价格屡创新低的背后,是AI产业变革的缩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阿里云、字节跳动等巨头正在重新定义行业规则。降本增效是大势所趋,但过度的价格战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AI行业的未来,不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更考验着每一个参与者的商业智慧。"价格战"能否带来"价值战",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