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探路中职学生发展:扩大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探路中职学生发展:扩大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近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女生姜萍,以全球排名12的成绩入围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她的中专生的身份在一众清北、麻省、剑桥等名校生中显得尤为“另类”。

中职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当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职业教育面临怎样的形势和挑战?

近日,在一场主题为“产教融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2024职业(技工)教育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教育、经济、科研领域的学者及企业高管集思广益,共同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痛点。

中职生学习压力大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不含人社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共有学校7085所,招生454.04万人,在校生1298.46万人。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海亮表示,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论坛上,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室研究员赵秀娟发布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专题研究报告《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该报告共收回有效问卷13462份,并结合100余名师生的个别访谈形成。

报告显示,有超过40%的中职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考试前后会感到紧张和焦虑;72%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报告显示,85%的中职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对职业的认知、态度、价值观相当模糊;超过47%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看不到未来发展方向;问及长远目标,97%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没想过”,“想那么多也没用”或“到时候再说”。

报告指出,接受调查的大部分中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经济压力可能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业造成影响。同时,中职学生在入学时的文化基础薄弱,而学校的文化课教材偏难,课时量较少,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

此外,赵秀娟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在教学中背离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定位,单纯以升学为目的,中职普高化,给中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业压力。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后,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无法体验意义感、价值感和愉悦感,常常面临较多的学习困难和障碍。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她建议职业学校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但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仍根深蒂固。

山西燃气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冯志铭指出,传统观念中对学历和文凭的过分重视,导致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相对较低。这种偏见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选择,也影响了技工教育的资金投入和社会支持。

“从生存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说,全社会要普及这样的观念。

有些地方、院校探索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路径,比如有的技师学校开设高级工班,学制五年,按照国家政策,其毕业证等同于大专文凭,在就业、入编、参军、评职称等方面与全日制大专生同等待遇。从而实现了技能、学历和就业的结合,避免了“升学冲动”造成的文化课过度学习和伴随其中的焦虑、厌学等心理问题。

扩大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汤敏指出,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但当前对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高度重视,对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关注却不够。同时,农村和县域的人才早期培养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汤敏建议,要为超常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扩大到职业院校、农村地区学校以及非重点大学,让“单项选手”也有发展出路,对偏才、怪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以及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供他们展示和发挥才能。

同时,教育体系需要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反映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包括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比如,采用项目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唐虔介绍,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数字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一些工作岗位消失,一些新的岗位出现。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再培训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STEM教育和数字化技能培训。

唐虔提到,当前全球非正规就业比例上升,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创业教育和微证书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缺口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实现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关键途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表示,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多种合作模式,如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校企综合型和订单式培养型等,这些模式都有助于促进双方的发展和提高。

提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邢晖指出了紧密型和松散型合作的问题。紧密型合作涉及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合作,如企业大师工作室、兼职教授等,这些都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而松散型合作则更多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内容。“开开会,握握手,之后的情况不好说了。”她说。

邢晖表示,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的学历体系相对接,可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志明认为,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宣传,让学校和学生对现代化企业管理以及蓝领操作岗位有清晰的认识。

他说,当前社会导向使得很多毕业生倾向于选择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办公室岗位,蓝领岗位需求难以满足。一些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这需要企业与学校积极对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指出,在职业教育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来掌握那些难以用语言或文字明确表达的知识。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这两种知识结合起来的环境。通过在企业或类似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产教融合的重心在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不仅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更是促进不同类型知识融合、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