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对话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下半年光伏价格有望回升,钙钛矿量产还需三到五年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对话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下半年光伏价格有望回升,钙钛矿量产还需三到五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上海报道

时至年中,这场光伏市场的深度洗牌仍在延续,N/P型技术迭代的速度超乎业界想象,PERC电池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TOPCon则从诸多技术路线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

业界预计,今年TOPCon市场占有率将超过70%,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近期,一年一度的光伏盛会SNEC大展在上海举行,本次参展企业超3600家,系历年来最大规模,“时隔一年再见面,光伏产业变化两重天。”

较早押注N型TOPCon的晶科能源(688223.SH)享受到了发展红利,去年全面组件出货量行业第一,TOPCon产品市场份额达40%。

“TOPCon技术至少可持续竞争三到五年。现行市场环境下,新增产能可能性不大,那就意味着未来3-5年,其他技术指望通过上规模来追赶TOPCon机会更小,失去了跟TOPCon电池竞争的最佳时机。”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

光伏产业链价格已触底

2024年,光伏产业链延续上一年的动荡,产业链上下游盈利格局“变天”,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营收排在A股光伏板块第二位,为230.8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11.76亿元,净利润排在第四位。

进入二季度,国内光伏产业链价格仍未能止住跌势,截至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均高度承压,基本上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

产品价格下跌和竞争加剧致使行业面临出清压力,部分生产技术水平和规模相对落后的小企业已出现停产或开工率下降趋势,行业出清态势显现。

展望下半年,钱晶认为价格继续下探可能性不大,“政策走向、产能出清、业绩分化等因素加速行业洗牌。对于晶科,我们不指望别人退出,只关注如何做好自己。”

她预计,上半年仅少数N型占比高、海外市场比重大的头部公司有望继续盈利,因为在出货价格趋同的条件下,这些公司在开工率、订单饱和度、良率上和产能布局上都有优势。

到2024年底,晶科组件、电池、硅片产能将分别为130GW、110GW、120GW。

钱晶称,目前公司没有新增产能的计划,海外布局仍在考虑中。晶科能源在全球拥有14个生产基地,其中3个基地位于海外,分别为马来西亚、越南和美国。海外布局也让晶科能源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的挑战。据悉,晶科美国工厂2GW组件产能已经投产。

展望下半年,钱晶预计,第三、四季度价格会出现止跌回升迹象,不过这也将取决于光伏政策走向和产能出清的速度。“不排除有些企业会拼更低的价格,但这样的价格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钙钛矿量产至少需要三到五年

在这轮N/P型技术升级过程中,TOPCon相比于BC和HJT率先实现规模量产,成为绝对的技术路线,去年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约为540GW,其中采用TOPCon技术的超过100GW。

在本届展会上,晶科发布最新66版型双玻组件发电效率突破24.06%,该款产品的产能为20GW,并已具备量产出货能力,该组件来自晶科发电效率26.3%的TOPCon电池,2024年晶科的TOPCon电池效率目标将提升至26.5%。

截至6月底,晶科N型累计出货量超过100GW,晶科今年出货量目标是100-110GW,截止到一季度末,订单可见度超过70%。

与诸多光伏企业相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降低生产成本是关键因素。钱晶表示,在降本方面,晶科主要依靠改进工艺、提高制造效率、凭借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和良率降低成本,这也有赖于持续订单保障。

其次,N型TOPCon制造良率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良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就会产生显著差异。目前,晶科的TOPCon良率已经与PERC持平,达到了98%-99%的水平,高于行业平均良率水平。”

至于下一代光伏技术,晶科已押注钙钛矿与TOPCon叠层电池,目前实验室效率已达33.24%。

不过,行业的钙钛矿技术量产落地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材料稳定性、产业化成熟度、产业链协同以及材料可循环性等问题。”钱晶表示。

近期,晶科能源发布314Ah自研电芯,加码在储能领域的投入,打造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减少新能源的波动性。

晶科能源储能事业部产品总经理吴殿峰表示,光储融合是大趋势,晶科致力于向下游市场延伸,减少新能源波动对电网的影响。

针对目前持续下滑的储能投标价格,吴殿峰认为,部分原因是政策驱动的强制配储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建立,储能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长远来看,储能价格将继续下探,直至达到投资商安装储能能够获得合理收益的水平,届时储能市场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