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21深度|美国“恐怖数据”弱于预期,9月降息再度抬头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1深度|美国“恐怖数据”弱于预期,9月降息再度抬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一直以来,消费都是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如今这一支柱正在趋弱。

当地时间6月1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素有“恐怖数据”之称的5月份零售销售环比上升0.1%,低于市场预期的上升0.3%,4月数据从环比持平调整至下降0.2%。剔除汽油后的零售数据环比增加0.3%。

在美国商务部跟踪的13个类别中,有5个出现下滑。汽油和食品服务支出是最大的下行驱动因素,餐馆和酒吧支出等服务支出下降了0.4%,为1月份以来的最大降幅。

从种种迹象来看,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正逐渐凸显。美联储对通胀持续性的判断曾出现失误,这次会否以另一种形式重蹈覆辙?

内需边际放缓

物价和利率的上涨已经迫使不少美国家庭优先考虑购买生活必需品、减少可自由支配的开支,消费增长放缓的趋势凸显。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系列经济数据揭示了美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美国5月零售销售数据仅有0.1%的微弱增长,低于市场预期,4月份的数据也被下修至下降0.2%。数据受到了汽油和汽车价格下降的拖累,导致加油站和汽车经销商的收入下滑。此外,复活节日期提前也对零售销售产生了影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随着物价和利率的不断上升,美国家庭正在调整消费模式,优先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而减少非必需品的开销,这直接导致了零售销售增长的放缓。

在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Michael Pearce看来,5月份零售销售温和增长,前几个月增长向下修正,使得第二季度的实际消费者支出步入放缓的轨道。零售支出显示出利率上升的压力,5月与住房相关的支出类别继续下降,加油站销售下降也拖累了整体数据,餐馆和酒吧的消费出人意料地下降,其他服务的消费仍然保持良好。

与此呼应的是,包括沃尔玛在内的消费巨头财报也显示出支出放缓趋势,消费者开始选择优先购买必需品而非高价的非必需品,高收入消费者开始转向折扣品牌。

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首席执行官Corie Barry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此前多项指标显示出向好迹象,包括通胀下降、失业率持续走低、消费者信心出现令人鼓舞的趋势以及房地产市场开始反弹。然而,此后通胀仍处于高位,抵押贷款利率很高,消费者信心指数呈下降趋势,消费者的预算迫使他们只能做出艰难的选择。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国内需的边际走弱,主因是前期利率上升,金融条件收紧。年初至4月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80基点至4.7%,30年抵押贷款利率上涨50基点至7.2%,对利率较敏感的制造业、地产链条及汽车消费受到压制。

消费者信心正在下降。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录得65.6,为2023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对当前个人财务状况的评估指数下降了12个点至79,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

方德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国6月以来的经济数据基本只有非农数据是超预期的,其他的数据普遍低于预期,信用卡违约率、商业贷款等数据处在回落阶段,这次零售数据走弱也符合经济增速放缓趋势。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消费支出增长放缓,但目前来看坠入悬崖的可能性不大。零售销售增幅低于预期可能夸大了消费者支出放缓的情况,销售下降的重要原因是汽油价格下跌,影响了加油站收入。

Pearce分析称,在消费者支出放缓背后,实际收入增长正在放缓,而且由于利率上升和信用卡使用率上升,一些消费者的信贷受到限制。然而,由于失业率不太可能大幅上升,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总体状况看起来仍然强劲,预计今年下半年消费者支出增长将保持在目前水平附近。

虽然美国经济正在放缓,但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汪毅表示,美国5月份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9%,显著超过了市场预期的0.3%,而产能利用率更是达到了78.7%,高于预期的78.6%。这一数据的亮眼表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表明制造业领域的活力仍然旺盛。

向后看,赵伟表示,目前美国整体库存偏低,企业补库仍有持续性。销售库存比2023年年中触底回升,且领先库存增速1年左右,指向美国补库或持续到年底。补库作为需求加强项,库存回补或继续提振美国进口需求。同时,财政在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及环境领域的支出仍有扩张,或带动相关领域资本开支需求。美国内需的边际放缓不足以上升到“硬着陆”层面,补库的持续性与财政的扩张将支撑美国经济的韧性。

9月降息预期升温

消费趋弱也在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零售销售数据意味着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更大了。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公布后,交易员们认为9月降息的可能性从6月17日的约60%进一步提高至约70%,年内降息的幅度有望达到近50个基点,近乎完全定价两次降息。

进入二季度,美国经济呈现出的降温势头已愈发明显。从物价压力减弱到零售销售疲软等经济指标,都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支持。尽管美联储6月点阵图预示年内仅会降息一次,但利率市场的定价依然坚信美联储将降息两次。

Loomis Sayles投资组合经理Matt Eagan表示,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经济正在下行。在今年上半年,第一季度经济的韧性曾令人惊讶,但我们现在似乎已经来到了一个边际上趋软的阶段,这为美联储在今年年底的某个时候真正采取宽松行动做好了铺垫。

尽管经济数据趋弱,但美联储官员却依旧谨慎。在汪毅看来,美联储官员在当地时间6月18日的表态尤为重要,一致呼吁在降息问题上保持耐心,强调需要更多的证据表明通胀正在降温,而不是仅依赖短期的经济数据波动。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和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塞勒姆提出了“今年晚些时候”或“几个季度”后降息的可能性,但这并未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和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则重申了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表明美联储在面对高借贷成本的现状时,并不急于采取降息举措。美联储6月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普遍预计2024年将仅有一次降息,这与3月份的三次降息预测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了政策制定者在面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时所持有的保守立场。

汪毅对记者分析称,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一方面,零售销售的疲软与财政赤字的扩张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压力源;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强劲表现和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时机的审慎考量,则为经济前景注入了一丝乐观情绪。美联储对降息的谨慎态度以及对2025年初降息预期的设定,表现出当前形势下他们仍持谨慎策略。

除了通胀,经济状况也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的重要考量。赵伟分析称,随着劳动力市场再平衡,核心服务通胀有望继续降温。住房通胀或继续下行,年底前或难反弹,经济走势或成为“降息预期”交易的重点。5月美国CPI低于市场预期,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在降息正式落地前,降息预期的反复仍需关注。

警惕货币政策再度“滞后”

目前摆在美联储面前的是一条艰巨的道路。一方面,过早降息可能导致顽固通胀持续存在。另一方面,保持过高的利率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美联储必须在两种风险之间找到平衡。

因此美联储十分谨慎。自年初起,通胀数据呈盘整态势,未见显著下行,降息行动至今未开始。美联储对下半年政策将采取审慎态度,没有轻率释放宽松信号。汪毅表示,美联储需观察未来数月的通胀数据,以做出更为精确的决策。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显现波动,基本面指标普遍降温,通胀减速慢于预期,5月非农数据虽意外走强,但未能彻底改变去通胀进程的不确定性。即使5月CPI受油价影响下滑,也不足以促使美联储短期内降息。因此,美联储将保持对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谨慎与中立立场,重申对降息的耐心,降息与否将依据后续数据表现,并持续展现控制通胀的坚定立场。

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将走向何方?汪毅分析称,美联储降息的条件是,同比通胀率接近2%目标或朝此目标稳步前进。鉴于本年度通胀下降路径不稳,甚至出现反复,至少需3—4个月数据确认趋势,这意味着9月前降息依据不足。若9月时通胀下行路径明确,年内降息可期;否则,降息考量可能延至2024年第一季度。

需要警惕的是,市场正在担心美联储以另一种形式重蹈覆辙。2021年,美联储官员们在通胀飙升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加息,最终通胀“暂时论”被证明是错误的,美联储不得不快速大幅加息,包括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这也给美国经济带来额外的痛苦。

已经有不少人担忧又一次政策失误,如果美联储降息过迟,美国经济存在陷入衰退的风险。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警告称,美联储目前在降息时点上拖延,可能会导致3年前犯下的错误重演,这将令美国经济处于危险之中,最终迫使美联储不得不更激进地降息。

他表示,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正在走弱,前瞻性指标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小企业和低收入家庭持有的资产负债表缓冲也大幅减少。随着2022—2023年大规模加息周期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这些脆弱性可能会加剧。

在埃尔-埃利安看来,如果美联储想要将衰退风险降至最低,就有必要尽早进行首次降息。但现实情况却正相反:美联储一直坚持推迟加息,美联储官员近日的讲话也持续强调“不急于加息”,这加大了今后不得不采取更激进降息周期的可能性。

美联储再度行动滞后的风险不可忽视。张弛对记者分析称,美联储此前承认,需要至少3次数据低于预期,才会考虑进一步降息。“除了疫情这种很大的黑天鹅,美联储的政策一般都是滞后的,此前美联储加息慢了,这次同样有可能降息滞后,最后又不得不被数据牵着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城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