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康乃德生物(CNTB.US)被困在商业化前夕:创始人离场,股价7天下跌逾30%

来源:智通财经 2024-06-23 19:23: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康乃德生物(CNTB.US)被困在商业化前夕:创始人离场,股价7天下跌逾30%)

6月21日,康乃德生物(CNTB.US)股价收跌3.95%,这已是其中国创始团队全面离场的第七个交易日,也是公司股价新一轮下跌行情的第七个交易日。期间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31.86%。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6月12日,康乃德生物宣布其原首席执行官郑伟、总裁兼董事会主席潘武宾双双在6月10日提交辞呈,并在6月12日生效。随后,公司宣布任命Barry Quart, Pharm.D担任CEO兼董事,David Szekeres担任总裁,Kleanthis G. Xanthopoulos担任新任董事会主席。至此,原中国创始人兼技术团队全面退场。

从“市场宠儿”沦落成“被遗忘者”

回顾康乃德的融资史,这家深耕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技术企业不可谓不受资本热捧。美股IPO前,康乃德累计完成6轮融资。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康乃德相继完成了5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和1.15亿美元的C轮融资。其中,C轮融资由RA Capital领投,启明创投跟投,另有礼来亚洲、Boxer Capital等机构参投。

2021年3月,康乃德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股,上市首日股价涨幅8.8%,市值近10亿美元,并在上市后的第5个月股价来到最高29.27美元,市值来到16.13亿美元,就当投资者以为这将是康乃德股价起点时,殊不知已至终点。

康乃德能在美股顺利上市融资,与2019-2021年全球医药行业蓬勃发展期不无关系。但在2021年下半年,在美联储加息叠加新冠相关需求骤降等外部因素干扰下,全球创新药融资断崖式下跌;而在内部因素上,前期因产业投机导致资源过度涌入以及投入产出预期滑落。双重因素影响下,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投资情绪开始趋向理性保守,泡沫随之破裂。

由于康乃德彼时尚无商业化产品,产品研发也没达到关键的NDA阶段,最终因缺乏造血预期导致估值大幅下降。2021年10月和11月,康乃德生物股价分别下跌34.63%和72.54%。

2022年6月中旬,康乃德收到了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警告,被告知公司连续30个交易日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已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

为保住其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地位,康乃德股价在同年8月出现“突击上涨”,分别在2日、5日、8日和10日的4个交易日内分别收涨16.11%、17.86%、23.48%和16.20%,一举将公司股价推上1美元。

但此举更像是一针“肾上腺素”此后康乃德生物股价一直围绕1美元这条“生死线”徘徊至今。

“IL4R单抗双子星”走向分水岭

此次康乃德生物宣布高管人事变动的原因是“由于公司进入了商业化的准备阶段”。

公司刚刚上任的董事会主席Kleanthis G. Xanthopoulos表示,“公司核心产品rademikibart在哮喘和特应性皮炎方面产生了高度差异化的数据,这使得康乃德现已成为一家后期公司,并进入了商业化准备阶段。”

从公司的研发管线来看,其旗下核心产品rademikibart的治疗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的中国试验目前正处于关键临床III期,特应性皮炎全球和哮喘试验处于II期。另外,康乃德还具备另一核心产品CBP-307,这是一款口服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小分子调节剂,关于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两大临床研究都还处于II期。

从产品研发进度及时间节点来看,目前康乃德所言的“商业化准备”针对的便是进度最快的rademikibart,也就是此前备受争议的CBP-201。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1年11月18日,康乃德宣布了CBP-201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全球二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但由于康乃德当时仅公布了300mg Q2W组达到显著差异,但是并没有披露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关键疗效指标,即300mg Q4W和150mg Q2W的数据,导致市场对其期望从此前的Me better预期降至Me worse。这也导致康乃德次日股价暴跌57.7%。

实际上,CBP-201作为一种靶向IL-4Rα的单抗,与康诺亚的CM310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但不管是康乃德的CBP-201,还是康诺亚的CM310,瞄准的都是赛诺菲公司(SNY.O)的度普利尤单抗。

2021年11月29日,也就是康乃德公布CBP-201临床结果的11天后,康诺亚CM310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异性皮炎IIb期临床数据公布。数据显示,高剂量组比例为73.1%,低剂量组为70.6%,明显好于度普利尤单抗,也好于CBP-201。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或者正是因为二者的临床结果差异导致了两家公司最终走向分水岭。

由于临床结果符合预期,康诺亚加快了CM310的上市进度。今年4月底,康诺其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同时,CDE官网公示,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拟纳入优先审评,针对适应症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事实上,自去年年底CM310的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申报上市之后,行业便对于该产品在2024年下半年获批抱有乐观预期。

另外,在产销方面,据悉,康诺亚已拥有18600升的产能,足以支持司普奇拜单抗的商业化生产。2023年数据显示,康诺亚总雇员数增长46.33%至897人,增幅为港股创新药企之首。其年报称已快速搭建起商业化核心团队,预计到2024年底规模有望突破250人。

反观康乃德生物,2023年11月下旬,康乃德生物宣布出售Rademikibart的国内商业化权益给一家国内厂商,目前公司仅拥有该产品的海外权益。受到出售核心产品CBP-201消息的影响,康乃德生物(CNTB.US)在二级市场遭到重创,单日收跌近40%。

不难看出,康乃德股价在近年层级下跌,反映其实是CBP-201从临床结果不佳到出售国内商业化权益一连串负面事件带来的市场情绪变化。

对于目前的康乃德生物来说,公司仅有CBP-201的海外权益,而这几乎成为其短期实现商业化的唯一依靠。然而,目前,全球哮喘/COPD药物市场主要由GSK、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占据。2019年,GSK针对该领域的产品销售收入为85.34亿美元,虽略有下滑,但依然占全球市场的37%,稳坐头把交椅。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则分别凭借其哮喘领域的两款单抗实现了在该领域总销售收入的增长。而赛诺菲凭借度普利尤单抗早在2019年便已挺进前三。

如此市场竞争环境,意味着康乃德生物几乎无法靠自身的力量铺开Rademikibart的海外销售,与MNC合作似乎是唯一的道路。此前的财报中,康乃德生物也提到:其尚未进行商业化和分销能力建设,未来考虑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和商业化。

只是除了度普利尤单抗外,阿斯利康、康方生物、荃信生物及恒瑞等多家厂商都在布局IL-4Rα靶点。

并且进度最快的康诺亚CM310在国内同样面临具有先发优势的度普利尤单抗的竞争压力,因此凭借更佳的临床效果转向海外市场对于康诺亚来说,同样是个可选性。届时,康乃德生物或被竞品在海内外两头围堵,生存压力不可谓不大,而核心产品如此处境,康乃德显然也难获市场青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康方生物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