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边风炜:如何让A股慢牛将是大课题)
本周A股六月收官,上证指数再度跌破3000点,单月跌了近5%,但投资者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因为个股中位数的跌幅远大于指数,中证2000指数跌幅近10%,小微盘股跌幅更大。
2016年注册制后新股发行过快,供求关系失衡,资金面难以跟上大扩容。7000亿元,是目前A股两市成交总金额,这一数字放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是名列前茅的。记得2005年熊市前A股两市一天交易金额才几十亿元,至今增大了近百倍,照理市场应该供不应求,欣欣向荣。
可实际情况是7000亿元的成交金额被市场定义为缩量、无量、无人问津的市场,分析师们认为,两市需要至少万亿元的成交额才能让投资者感到有赚钱效应,才能有些操作性。
究其原因,就是股票供给量远大于资金面。由于A股IPO发行量远小于总股本,因此发行2000家企业实际等同于新增市场解禁几倍于IPO的数量,市场难以承受;同时A股历来喜欢均衡,大部分时间齐涨共跌,所有股票都要有一个主力,最后就是僧多粥少,全都吃不饱。
新“国九条”后,市场有望进入长期的缩容,资源配置效率也随着新ST制度、分红奖惩制度等逐渐优胜劣汰。也许未来万亿元以下成交额将成为一个常态,如何能在有限的资金下实现最大效率的配置,让A股也能走出慢牛,这将是未来A股的最大课题。
无量的市场注定二次探底,等待市场各方统一认识、转型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适应并尽早地认知市场的转变,才能充分在巨大变革中获取有利位置。
(作者为国泰君安上海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