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曝光台 - 正文

防暑降温需警惕隐患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防暑降温需警惕隐患)

连日来,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引得网友幽默地表示:“仿佛吸入的空气都在灼烧肺部”,外出见面皆成“熟人”。

面对酷暑,人们纷纷寻找解暑方法。《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大家在避暑降温的同时,要注意消防和人身安全。

“降温神器”存在安全隐患

炎热的天气让许多车主头疼:暴晒后的汽车秒变“蒸笼”,坐进去就像“蒸桑拿”。因此,许多人被标榜“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吸引。

目前,市面上一些快速降温的喷雾产品虽看似诱人,实则暗藏风险。消防实验显示,在类似车内的封闭环境喷洒大量降温喷雾后,再点燃打火机,立即引发了整个空间的燃烧。

实际上,一些降温喷雾上标识其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而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就是将这些易燃易爆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实现快速降温。车内或人体过量喷洒、喷涂使用,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燃烧,遇高温有爆炸的危险。

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程师秦世江表示,有些降温喷雾中添加了甲醚,也是易燃易爆气体且含有神经毒性,大量吸入容易窒息。

专家提醒,车主在使用降温喷雾时,务必注意杜绝火源,在密闭空间内慎用,更不要对着明火直接喷射,以避免烧伤。高温天气下将降温喷雾留在车内也有巨大风险,可能因暴晒过热引发爆炸。

同时,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是吸收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部分产品可使温度降至0℃以下,因此不应直接对准身体或皮肤喷洒,以免冻伤。

消防员建议,夏天可以采用遮阳反光板或将车辆停放在树荫下等方式安全降温。此外,一些车内常放置的物品在烈日暴晒下可能发生轰燃、爆炸等。不要长时间将这些物品放在车内:打火机、碳酸饮料等罐装带压力物品,受热易膨胀;花露水、酒精等,挥发产生易燃气体,在车内温度过高时,达到燃点或遇明火,易发生轰燃;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长时间聚光发热容易引燃车内可燃物;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电池易发生鼓包,有爆炸危险。

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面对高温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防护?有哪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误区一:主要依靠空调消暑。

天气一热,很多人就依赖空调。事实上,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会降低身体的调温能力和免疫力,一旦置于高温环境,反而更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是: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10℃,进室内10分钟后开启空调,出门前10分钟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

误区二:午睡贪凉睡地面。

夏季,有人喜欢在地板上午睡。虽然感觉凉爽,但坚硬地面透气性差且易聚湿,容易导致受寒、受潮。

正确做法是:选择凉席加舒适卧姿,配合室内空气流通,风扇不直吹人体。

误区三:穿得少且不活动。

夏天,很多人喜欢穿得少,并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和强度。其实,适度户外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适度体育锻炼。

此外,夏日如何抵御高温,保护健康?首先,增加室内湿度以保持空气湿润,高温天气下低湿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呼吸道不适;其次,大汗淋漓时不宜冲冷水澡;最后,出行方面,避免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段应避免阳光直射下运动,最高气温超过39℃时应停止户外露天工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夏季预防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两种,前者多发生在户外活动、运动和工作中,患者可能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后者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者中,临床有老人高温天未用空调而紧急送医案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