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成交量逐步减少 大盘创调整以来新低 存量下权重与题材股或现“跷跷板”

来源:大众证券报 作者:汤晓飞 2024-07-05 22: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本周成交量逐步减少 大盘创调整以来新低 存量下权重与题材股或现“跷跷板”)

本周,受到题材股、权重股轮番调整拖累,大盘呈现震荡探底的走势。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沪深300指数均创调整以来新低,上证综指下跌0.59%,深证成指下跌1.73%,创业板指下跌1.65%、沪深300指数下跌0.88%。

对于下周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两市成交量逐步减少,大盘重心逐步下移。下周,投资者在关注成交量变化的同时,可继续跟踪权重股的动向。

大盘创调整以来新低

本周,大盘呈现沪强深弱的格局。上证综指周一、周二曾试探性反弹,但受到成交量不足的影响,周三至周五连续调整。周五,上证综指盘中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2920.20点新低。深证成指本周跌幅接近2%,主要是受到创业板指走弱的拖累。沪深300指数本周大部分时间相对抗跌,本周下跌0.88%,不过周五该指数盘中一度下跌超过1%。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沪深300成份股中,本周仅有11只股票涨幅超过5%,分别是中金黄金、浙能电力、洛阳钼业、山东黄金、藏格矿业、紫金矿业、宝钢股份、中国中免、泰格医药、星宇股份、华能水电;跌幅榜上,振华科技、潍柴动力、金山办公、圣邦股份、山西汾酒一周下跌超过8%。

从板块表现来看,有色、交通设施、水务、钢铁、电力位居涨幅前列,日用化工、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元器件、工业机械跌幅居前。概念股中,风沙治理、人造肉、ST板块、稀缺资源、免税概念领涨,而玻璃基板、AI手机、车路云、苹果概念跌幅居前。

概念股时而活跃

随着大盘持续调整,两市成交量逐步减少。沪市方面,周一至周五成交额分别为2943亿元、2826亿元、2578亿元、2590亿元、2715亿元;深市方面,周一至周五成交额分别为3637亿元、3621亿元、3225亿元、3241亿元、303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周三至周五,两市成交总额均低于6000亿元。

记者注意到,受到成交量低迷的影响,两市部分权重股出现高位滞涨的现象。周五,保险、银行、酿酒、石油板块领跌,跌幅分别为2.25%、2.09%、1.70%、0.82%。个股方面,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周五跌幅均超过2%。银行股中,中信银行下跌3.07%,平安银行下跌2.83%,邮储银行下跌2.71%,交通银行下跌2.45%,招商银行下跌2.39%,中国银行下跌2.32%,工商银行下跌2.18%。酿酒板块中,贵州茅台下跌2.20%,泸州老窖下跌1.53%,古井贡酒下跌1.30%。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半导体板块下跌近3%,拖累科技股走弱。

在权重股调整之际,部分概念股受到消息面刺激有所活跃,如免税概念。免税概念本周上涨2.96%,该板块周一至周三连续上涨,周四放量调整后,周五上涨超过1%。个股方面,大连友谊、海印股份、王府井、武商集团周涨幅均超过一成。

继续关注权重股动向

对于下周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两市成交量逐步减少,大盘重心下移。下周,投资者在关注成交量变化的同时,可继续跟踪权重股的动向。

中泰证券认为,未来一个月将是今年下半年重要的做多“窗口”。就市场资金而言,国内长线资金与产业资本是A股当前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也是决定短期市场板块相对强弱的重要因素。

国海证券认为,对于当下市场不必悲观,7月可以关注科技和地产产业链的机会,还可关注成长股,紧扣出海主线。7月份的首选行业包括机械、电子、家电。

华鑫证券一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市场仍是存量资金博弈,面对捉襟见肘的成交量,大盘股与题材股同时活跃的难度较大。下周,投资者在关注成交量变化的同时,可继续跟踪以电力、金融、白酒为首的权重股走势。对于前期部分超跌的题材股可逢低关注,短线资金宜快进快出做反弹。

记者 汤晓飞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