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举措支持低碳改造,2027年目标碳排放将降低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于7月15日联合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标志着我国煤电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份行动方案不仅为煤电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还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支持,彰显了国家推动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决心。
政策引导:超长期国债助力煤电低碳化
《行动方案》提出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支持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这一举措无疑将为煤电行业的转型注入强大动力。超长期国债的使用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支持,还能有效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为煤电企业进行低碳改造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这种政策导向将极大地激励煤电企业积极参与到低碳化改造中来,加速煤电行业的绿色转型进程。
同时,《行动方案》还鼓励通过基础设施REITs、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多种渠道融资,这种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煤电低碳化项目中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良好局面。煤电行业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化改造不仅关乎行业自身发展,更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
煤电行业面临"增容减量"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测,2024年我国电力系统尖峰负荷将同比增长约1亿千瓦,达到14.5亿千瓦左右。尽管煤电总发电量可能即将达到峰值,但在尖峰负荷持续增长的压力下,煤电行业或将呈现"增容减量"的发展态势。
技术创新:多元路径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利用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多种技术路线,为煤电行业的低碳化改造提供了多元化的技术选择。这些技术路径的应用将大大提升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有效降低煤电行业的碳排放强度。
以生物质掺烧为例,通过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等生物质资源,改造后的煤电机组将具备掺烧10%以上生物质燃料的能力,这不仅能够降低煤炭消耗,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绿氨掺烧技术则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绿色氨的应用进一步降低碳排放。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推广,将为煤电行业实现近零排放提供可能。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