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税改革动向:影响几何?哪些地区将深刻受益?)
近期,随着一些企业补缴消费税案例的浮现,以及新一波财税改革预期的升温,消费税改革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追溯到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通知》中已明确指出,将“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尽管这项改革至今尚未全面推行,但它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不容忽视。
消费税自1993年设立以来,一直扮演着引导健康消费与筹集财政收入的双重角色,仅针对特定商品如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及奢侈品等征税。历经多次调整,目前共有15项税目,包括烟草、酒类、成品油、汽车等,其中烟草、酒、成品油、汽车四个税目的税收贡献超九成。2022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消费税总额达到1.69万亿元,其中烟草占比过半,成品油紧随其后。
当前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除烟草行业在批发环节加征,金银、钻石首饰在零售环节征税外。因此,生产这些商品的大省,如广东、山东、上海、浙江、云南等,成为了消费税的主要贡献者。然而,这些税收全额上缴中央,地方并未直接得益。
消费税改革的核心在于“后移征收环节至批发、零售环节”,意味着税源将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对不同地区的经济、产业、财政带来重大影响。这一变动不仅会使税基扩大,导致税收总量增加,还可能促使消费者承担更高的成本,同时,人口众多和消费旺盛的省份如浙江等,将会获得更多税源,有利于它们投资于消费基础设施,刺激消费。
中国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按照“消费地原则”计算,广东、山东、河南、浙江、四川等人口大省将因消费税改革而显著增加税收,而传统生产大省如上海、贵州、云南等地则可能面临税收下降。此外,消费税下划地方,尤其是对东北及中西部省份如黑龙江、辽宁、湖北等,将带来显著的财政收入增长,因为这些地区原有财政基数较低,且拥有一定的消费潜力。
然而,消费税改革亦面临挑战,中央税收的减少可能会压缩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因此改革需要谨慎设计,确保既稳定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又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目前,改革建议先从小税目如高档手表着手,且增量部分下划地方,以避免对现有财政结构造成过大冲击。
消费税改革的逐步推进,将深刻改变国内税收分布图谱,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平衡地方财政、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平稳过渡,将是接下来改革实践中需要细致考量的问题。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