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云天励飞邓浩然:拿下16亿元AI算力服务大单,我们做对了什么?)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谢斯临
编者按:「中国科创故事」是一个讲述中国上市企业科创故事的访谈栏目。我们聚焦科创企业生态圈,传递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鲜活的案例,见证中国科创力量的崛起。这是第2期专访,看“深圳AI第一股”、科创板上市公司云天励飞如何突围AI大市场。
作为“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云天励飞(688343.SH)有着不小的野心。去年4月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后,云天励飞多点出击,以此迅速扩大自身的业务版图。
一方面,云天励飞正尝试与更多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深度联系,不仅投资了智慧互通、臻识科技、神州云海等在动态停车、静态停车、全息路口及智慧工地、清洁机器人等方向的龙头企业,并作为创始股东成员之一参股深圳国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提供AI芯片、大模型领域的技术支持。
还在今年3月,将以不超过人民币1.8亿元收购智能穿戴方案设计企业深圳市岍丞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岍丞技术”),以补齐AI大模型C端入口版图。这一动作曾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终端产品多赛道布局的同时,云天励飞又在智算服务上收获大单。7月2日,云天励飞公告表示,公司已与北京德元方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德元方惠”)签署《关于AI算力运营项目的服务合同》,为其提供为期3年的AI训练及推理算力服务,合计将为公司带来超16亿元的收入。
为保证交付,云天励飞预计将使用不超过15.46亿元自有和自筹资金先支付设备采购资金,并提示指出,若出现用户提前终止合同不续租的极端情况,或对公司流动性产生影响。
作为一家以“算法芯片化”的独特优势起家的AI芯片企业,云天励飞同时拥有算法和芯片两大核心技术平台,不仅发布了国内首创的国产14nm大模型推理芯片DeepEdge10,近期还推出用于大模型云端推理的IPU-X6000加速卡,其内置高效大模型推理DeepEdge200芯片,具有256T大算力;另外还自研出千亿级参数的云天天书大模型。此前的业务形态也更多集中在为G端、B端客户提供软硬一体的AI解决方案之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起亲自下场的淘金者,云天励飞似乎更适合做AI“卖水人”。是什么原因促使这家企业投身算力服务领域以及硬件消费产品?云天励飞又将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里突围?
为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代财经专访了云天励飞高级副总裁、CFO兼董秘邓浩然。邓浩然戴着朴素的无框眼镜,一身商务休闲的着装,给人以随和的印象。采访前,刚刚从公司产品研讨会上赶来的邓浩然,就兴奋地向时代财经介绍了云天励飞正在探索的一款AI应用。
这是一个移动端APP雏形,使用者只要点击拍照就可以轻松识别面前物品,并进行多语言的交互。在邓浩然的设想里,这款APP只是试用推广的先导产品。其背后的算法未来可以与公司旗下的边缘侧AI产品结合,组成全新形态的AI学习产品。据透露,该产品预计在年内推向市场。
而在科创板开板五周年这个特殊节点,时代财经还与他一同回顾了云天励飞自2023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以来的感悟和体会,就资本市场与企业发展如何相互促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AI必须产品化才能打开市场
时代财经:市场对于云天励飞的认知,更多还是一家以算法、芯片为主的科技公司。云天励飞未来想要做上述AI应用的产品,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邓浩然:算法和芯片始终是云天励飞公司发展的基石,这点不会改变。然而,普通消费者通常不会直接购买算法产品。在社会整体购买力的范畴内,包括各个行业、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对于算法的采购量普遍较少。一般而言,只有组织内部的信息技术部门才会对算法有采购需求。
云天励飞必须将其核心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因为只有如此,公司才能实现对股东的收益承诺。如方才展示的公司正在探索的AI应用,就是想要将公司强大的技术能力,转化为在市场上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商品。
时代财经:进一步来看,云天励飞未来想要打造出什么样的业务形态?
邓浩然:面向政府、政企类客户销售,软硬一体的AI行业解决方案未来至多会占到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一。我们对这一业务板块的要求是提升利润率,未来只接毛利率较高、回款良好的订单。只有这样,这块业务才能跟客户一起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是算力运营业务。公司自2023年起深度布局智算行业,在披露与德元方惠的服务合同前,公司已具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已逐渐开拓了相关业务客户资源,形成了部分已落地项目并取得了相关收入或在手订单,并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预计,算力运营业务在未来三年里会为公司贡献更多的营收,以及相当大一部分的利润。大模型的发展离不开算力运营的支持,从更长远角度看,我们对算力运营业务充满信心。
第三块就是标准化的AI产品。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更多具象化的AI产品,为行业、企业乃至于个人的消费者提供Copilot的助手。
它可能以软件的形式呈现,如云天励飞自主研发的政务类大模型软件,该软件公文写作的准确性高于普通的通用型大模型。此外,它也可能以智能硬件产品的形式呈现。未来我们会在眼镜、手表、耳机等智能穿戴设备上发力,目前已有一两款Demo版产品在测试与打磨细节。
事实上,公司已经通过并购岍丞技术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去年出货量达到1400万套,今年还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岍丞技术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在ToC市场上的渠道认知,都将极大地助力云天励飞在智能硬件产品领域的拓展和发展。
时代财经:新业务方面,云天励飞自研的云天天书大模型和收购的岍丞技术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竞争优势,那么在算力运营层面上,云天励飞如何应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
邓浩然:本质上云天励飞的核心优势还是在对“算法芯片化”的理解上。我们非常清楚算法公司需要怎样的基础设施,并且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相关资源。这也是云天励飞为什么能够成功拿下这笔16亿元大订单的原因。
云天励飞已经有很强大的模型训练基础和相关经验,能够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并有效地进行预分类。例如云天励飞的系统和软件就能够帮助客户处理原始数据,显著减少他们在数据标注上的人力投入和时间,实现降本增效。
与德元方惠的合作,现在最主要的工作集中在交付上,对此我持乐观预期。项目组正在按照计划积极推进后续的交付、验收等工作,有进一步进展如达到信息披露标准的将及时予以披露。
边缘AI推理市场没有天花板
时代财经:越来越多行业巨头开始拥抱边缘AI,谷歌、微软、Meta都在推出了轻量化大模型支撑边缘AI的应用,而苹果、英伟达等巨头也推出边缘AI芯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在你看来边缘AI有何优势?
邓浩然:在边缘端进行AI推理至少有三个优势,第一就是数据安全。通过将AI引入设备端,可以在本地进行数据处理,避免将敏感数据传输到云端,增强了数据隐私和安全性。
第二,在边缘端进行AI推理不会产生时延。例如智能音箱产品在初次唤醒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但当我们想要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时,音箱需要通过连接网络运算再回传才能完成,响应延迟。智能音箱的使用场景受到限制,远到不了Copilot的程度。
但如果我们能够在边缘端直接部署AI,就能够在无连接状态下使用模型,规避了传统云端模型需要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可能产生的网络不稳定和传输延时问题,提高了AI应用使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第三点,在于轻型化和小型化。传统云端模型参数在千亿以上,单次计算调用的算力成本巨大,难以推广。但在边缘端直接部署AI,就可以用更低、更小规模的模型来满足细分场景需求。
时代财经:今年WAIC上,云天励飞宣布了新的边缘AI战略布局,公司为什么会这么做?在边缘AI的发展上,云天励飞又有什么优势?
邓浩然:现有的计算体系无法满足市场对大算力、轻量化以及低延迟等特性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边缘AI芯片一定会在未来大量替代现有的终端芯片,一轮新的洗牌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随着大模型的训练逐渐完善,人工智能与各种设备的结合潜力不断扩大。这不仅体现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传统设备上,也包括智能手表、眼镜、耳机等可穿戴设备,以及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终端。这些终端的市场规模毫无疑问将超越现有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
从这个视角出发,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智能终端设备数量增加,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边缘AI推理的市场没有天花板。
如此巨大的市场不可能被单一企业所垄断,这为云天励飞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无论是发布Deep Edge 10的边缘推理芯片,还是持续在标准化智能硬件上的探索,都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而且,云天励飞在这方面也有着极强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虽然我们在训练芯片和云端推理芯片上,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云天励飞在边缘端的推理算力已经达到了64Tops,可以同时满足能耗低、反应快、小型化的市场需求,技术能力绝对能够跻身全国前三。
上市后融资能力显著提升
时代财经:今年正好是科创板开板5周年,而从去年4月算起,云天励飞上市至今已经超过1年,站在这一时间节点你有何感受?
邓浩然:上市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极为显著的提升,这种提升首先体现在融资能力上。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与非上市公司存在天壤之别,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实力,企业才能实现快速发展,这一点至关重要。
同时,上市也对品牌认知度有极大的正面影响。品牌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客户认知度上,同样包括政府层面的认知、雇主品牌吸引力等多个方面,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时代财经: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云天励飞准备如何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号召,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何成功案例或里程碑事件?
邓浩然:算力运营业务我们认为它应该可以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其一,建设一个算力运营中心,它不仅推动了芯片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CPU、GPU、电子元器件、存储设备等各种计算组件产业链,以及传输业、通讯业,以及电力行业的共同发展。换言之,这一项16亿元的投资可能带来的是三四十亿甚至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其二,算力运营业务还将成为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石,最终将以软件或云服务的形式回馈给社会,大幅提升社会层面的工作效率。
最后,算力运营还能拉动整个社会层面的投资,投资高性能计算中心不仅收益可观,而且回报周期也相对可预期,为市场资金提供新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