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华汇人寿:年报连续11年“爽约”,高管薪酬竟超全年保费?

来源:经理人杂志 2024-08-09 11:33: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华汇人寿:年报连续11年“爽约”,高管薪酬竟超全年保费?)



7月29日,华汇人寿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第二季度偿付能力的报告,显示上半年保费收入0.01亿元,净利亏损0.2亿元。可见,华汇人寿的经营道路依旧漫长艰巨。

业绩“寒冬”

从披露的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来看,华汇人寿签单保费收入51.7万元,其主要来自续期签单保费,而新单首年期交签单保费仍为空缺。



图源:华汇人寿官网

净现金流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华汇人寿净现金流为-0.3亿元。华汇人寿解释称,主要源于业务增长陷入暂时停滞的困境,加之部分保险产品逐步进入满期兑付阶段,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净现金流的紧张局面。

风险评级方面,公司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2023 年 4 季度 C 类,2024 年 1 季度 C 类。对此,该公司解释称: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认为公司操作风险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2225.9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达到2234.08%。这一惊人数据虽直观反映了公司资本实力的雄厚,但同时也映射出资本利用效率不高、尚未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的现状。

面对二季度的数据,业内人不足以为奇。华汇人寿的业绩“寒冬”,实际上可以追溯到2017年。

根据历年公开数据,2012年-2023年,华汇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1.47亿元、2.55亿元、4.13亿元、4.01亿元、8.91亿元、2.33亿元、0.2亿元、0.12亿元、0.098亿元、0.07亿元、0.06亿元、0.042亿元。



2017年,其保费收入急转直下。自此,保费收入大幅度缩减,连续六年未破1亿大关。

净利润方面,更令人担忧。2016-2023年,分别为-0.71亿元、-0.64亿元、-0.71亿元、-0.58亿元、-0.15亿元、-0.71亿元、-0.66亿元、-0.66亿元,连续八年深陷亏损泥潭。



报“爽约”11年

值得一提的是,华汇人寿已连续11年未披露年报。从其官网上发现,其经营业务早已处于停滞状态。



图源:华汇人寿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华汇人寿成立于2011年12月,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资本15亿元。成立第二年便打破了寿险行业“七平八盈”的普遍定律,实现保费收入1.47亿元,净利润563.42万元。然而,好景不长,随后的几年里,却遭遇了业绩阵痛,出现了年报“难产”的现象。

2013年-2019年,华汇人寿发布了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暂缓公告。



图源:华汇人寿官网

年报“难产”背后,还得从股权方面深究。

自2013年起,因股权归属争议悬而未决,公司董事会与股东会的正常运作受阻,年度信息披露被迫按下暂停键。2014年,这一困境持续,信息披露依旧处于暂缓状态。时间推移至2015与2016年,股权诉讼的漫长拉锯战仍未落幕,导致公司治理机制陷入停滞,年度报告的发布再次延期。

追溯至2013年6月,华汇人寿因股权纠葛首次收到了原中国保监会的监管警示,要求公司严控业务规模,资金运用严格限定于银行存款与债券领域,并明确禁止债券回购行为,同时暂缓了大型固定资产如办公楼的购置计划。

时至2017年10月,监管机构再次出手,向华汇人寿发出整改令,直指其股东股权管理、公司治理架构(“三会一层”)、关联交易透明度、合规内控、内部审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及考核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存在问题,要求公司立即着手整改,并明确表示将对违规股权进行处置,持续跟踪整改成效,视情况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

转机出现在2021年6月,华汇人寿宣布长期困扰其发展的股权归属争议诉讼案已尘埃落定,法律判决为公司治理的重启扫清了障碍。然而,直至2023年第四季度,华汇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诚,公司治理的整改之路仍在继续,实际控制人情况因整改未完成而暂无法明确披露。

据最新偿付能力报告,华汇人寿的股东持股并未有新动作,均处于被质押或冻结状态。

进一步了解得知,华汇人寿尽管在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上保持较高水平,但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连续9个季度评为不达标。据了解,自2019年起,华汇人寿已连续四年被评为C类,甚至在2018年,华汇人寿是唯一一家被评为D类的险企。

高管薪酬:入不敷出

尽管保费收入表现惨淡,高管年薪水平依然不菲。

根据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华汇人寿最高薪的高管年薪达到了294万元,另有7名高管的年薪位于50万至100万之间。即便按最低的50万元计算,这7名高管的合计年薪也达到了350万元。因此,这8名高管的总年薪高达644万元,竟然超过了当年的保险业务收入。



当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无法覆盖这8名高管的年薪总和时,我们或许会质疑:这样的薪酬结构是否合理?它是否真正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还是说,这仅仅是一种短视的、自我服务式的利益分配方式,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于不顾?

在此情境下,华汇人寿的高管们应当深刻反思,如何调整薪酬策略,使之更加符合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实际。毕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与贡献,而合理的薪酬体系,应当是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共享成果的重要机制,而非成为少数人独享的盛宴。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保险公司薪酬管理的监督与指导,防止类似“高管高薪、业绩惨淡”的畸形现象再度发生,确保保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华汇人寿面临的危机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在保费收入萎靡不振、高管薪酬引发质疑的当下,如何引领企业拨云见日,将经营轨道重新拉回稳健增长的正轨,已成为华汇人寿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