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解读「分众传媒2024年半年报」

来源:雪球 作者:方木FM 2024-08-10 14:07: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解读「分众传媒2024年半年报」)

8月8日(周四)晚间,$分众传媒(SZ002027)$ 发布2024年中报,方木对分众这份半年业绩做个简评。

1、先看看整体业绩情况

2024年上半年:

营业收入59.7亿,同比+8.2%

归母净利24.9亿,同比+11.8%

扣非净利22亿,同比+11.4%

2024年二季度:

营业收入32.4亿,同比+10%

归母净利14.5亿,同比+12.7%

扣非净利12.5亿,同比+6.8%

2、今年上半的这份业绩,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呢?

我们来回溯历年同一时期,分众的「归母净利润」情况(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在2016年~2024年这期间,分众上半年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有两个巅峰,分别出现在2018年和2021年!

与2018年和2021年这两个巅峰做个对比(见下图):

今年同期业绩,相当于巅峰期业绩的75%~86%左右。

虽然,仍未完全恢复至巅峰期水平,但从近3年(2022~2024年)同期来看,分众已经连续2年实现同比正增长(见下图):

分众业绩,正处于持续稳步的恢复增长轨道上!

分众的营收,如何实现增长?

在我看来,最主要得益于:国内广告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广告投放量增加!

3、2024年上半年的广告市场情况,从整体广告行业来看:

①根据CTR数据,按刊例价计算,2024上半年国内广告市场花费同比上升2.7%(见下图):

②其中,电梯LCD和电梯海报同比分别增长22.9%、16.8%(见下图):

其他广告渠道花费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影院媒体的广告花费,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5%。

至于,分众上半年的营收增速,明显落后于电梯LCD和海报广告市场整体增速,为什么?

这个问题,方木之前解释过(见下图):

分众广告合同的实际成交价,相比CTR统计用的刊例价,通常会产生较大的折扣(至于折扣多少,属于商业机密),所以CTR数据最主要的是反映广告投放量的增长趋势,而非实际广告营收的增速!

4、具体到分众,从营收构成来看:

楼宇媒体广告是分众营收最主要的来源,自2020年上半年开始,楼宇媒体广告的营收占比始终在90%以上(见下图):

影院媒体广告的营收占比,则是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出现断崖式下降,由此前的16%以上,下降至最低3%出头、最高不超过9%,近两年在6%上下。

从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增速来看,楼宇媒体同比+7.2%,影院媒体同比+20.7%(见下图):

其中,从上面的CTR广告花费数据看,上半年影院媒体市场广告花费同比下降4.5%,而分众的影院媒体广告营收则大涨20%以上,属实有点惊喜。

5、接着,从分众的客户结构来看:

客户所属行业的历年营收占比情况(见下图):

日用消费品行业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已经增加至64%左右,换言之,分众近三分之二的营收,都来自日用消费品行业客户的贡献。

互联网行业的营收占比,则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只有8.7%, 首次占比不足10%

交通行业的营收占比,继续稳步提升,2023年全年为7.3%,今年上半年再次回到8%。

娱乐休闲行业的营收占比,在上半年下降至不足5%,近年来首次。

日用消费品、互联网、交通、娱乐休闲这4个行业,合计贡献了分众80%以上的营收。

剩下的其他几个行业,营收占比一直不大,历年波动也相对较小。

再来看一下各行业营收在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情况(见下图):

有4个行业是同比增长的,分别是日用消费品行业同比增长14.2%、交通行业增长2.2%、房产家居行业同比增长28.6%、通讯行业增长48.6%。

房地产行业和通讯行业,虽然同比增速较高,但二者营收基数和占比较小,分众上半年的营收增量,大头还是来自日用消费品行业。

剩下3个行业均是同比负增长,分别是互联网、娱乐休闲、商业服务行业。

另外,拉长时间看,分众营收占比最大的三个行业,也就是日用消费品、互联网、交通(见下图):

很明显,日用消费品行业的营收,相对更加稳定,除了2022年上半年由于众所周知的不可抗力导致负增长以外,其余时间均是同比正增长。

随着,日用消费品行业营收占比的持续扩大,分众业绩的韧性、或者抗周期性,应该也会随之变得更强!

6、上半年,分众继续大力扩张点位

电梯媒体方面:从2023年末的301.5万个点位,增加到2024年7月31日的313.3万,半年时间增加11.8万个点位,增长约3.9%。

影院媒体方面:从2023年7月31日到2024年7月31日,合作影院至增加8家,今年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增加4家,但覆盖影厅数量以及覆盖城市数量没有变化,由此可知,分众在影院媒体的拓展基本停滞!

城市覆盖方面:截至2024年7月31日,分众媒体网络覆盖国内约300个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和日本等国的100个主要城市。

对比今年一季度来看,分众在国内外城市的覆盖范围上,均有所扩大(见下图):

对「电梯媒体」进一步细分(见下图):

其中,国内自营媒体增加约5.3万个,境外自营媒体增加约2.3万个,参股/加盟媒体增加4.2万个

①电梯电视媒体,国内电视自营设备,2024上半年,一线城市增加1.5万个,二线城市增加2.7万个,三线城市增加2.9万个,合计增加7.1万个(见下图):

国内电视自营设备,已覆盖110个主要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境外电视自营设备,覆盖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和日本等国的100个主要城市。

加盟电视设备,覆盖国内130个城市。

②电梯海报媒体,国内海报自营设备,2023年,一线城市减少0.3万个,二线城市减少0.8万个,三线及以下城市减少0.7万个,合计减少1.8万个(见下图):

国内海报自营设备,已覆盖70个主要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境外海报自营设备,覆盖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的主要城市。

参股海报设备,覆盖国内70个城市。

根据以上数据,还能得到以下几点信息:

①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海外自营媒体点位的扩张明显加快!

2023年下半年增加2.6万个,今年上半年又继续增加2.3万个,近一年累计增加近5万个。

而再往前一年只增加了2万个,从2022年7月31日的10.6万个,增加至2023年7月31日的12.6万个,累计增加2万个。

由此可见,最近一年,海外自营媒体点位的扩张速度,快了1倍多!

②2024年上半年,分众明显在大力扩张一、二、三线城市的「电视媒体」点位,合计增加7.1万个,而一、二、三线城市的「海报媒体」点位则纷纷开始缩减,合计减少1.8万个。

之前写过,分众在“一二线城市”,优质媒体点位基本占领完毕,扩张的余地已经不大,主要思路是“用电视媒体替换海报媒体”,以及“增加电视媒体铺设密度”(见下图):

③与往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分众的点位扩张还有一个明显变化:

加大了对三线及以下城市(或者说“下沉市场”)的点位扩张!

在2023年以前,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媒体点位是持续缩减的,自营媒体点位从2018年12月31日的52.1万个,缩减至2022年12月31日的25.6万个。

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自营媒体点位才开始重新小幅扩张,2023全年净增加约0.8万个。

这期间,无论是电梯媒体还是影院媒体,分众均是大力拓展核心城市的媒体点位。

而2024年上半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自营媒体点位增加了2.2万个,从2023年12月31日的26.4万个,增加至2024年7月31日的28.6万个,半年增加的数量,则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近3倍!

另外,今年二季度单季增加了1.5万个,单季增加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近2倍。

这种变化,其实早就在预期中了。

比如,在今年5月29日的分众股东大会上,江总就已经说过(见下图):

当时,还说过,在“下沉市场”的点位扩张,分众主要通过“加盟或入股”的方式,参与当地公司既有点位的运营。

基于此,方木当时预测,半年报的时候,分众“参股/加盟”的设备数量应该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见下图):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分众“参股/加盟”的设备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44.5个,增加至2024年7月31日的48.7万,半年时间增加4.2万个,其中二季度单季增加3.2万个。

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扩张模式”,如方木之前所写(见下图):

以上,就是分众上半年的点位扩张情况。

虽然当下的经济和消费大环境依旧低迷,没有完全恢复,但分众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依旧在持续大力扩张媒体点位,至于原因嘛,方木此前写过(见下图):

感兴趣的朋友可回看《方木实盘周记2024年6月8日》。

7、归母净利润,如何实现增长

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1.8%,同比增加额2.62亿,怎么来的?

方木还是从“成本”、“利润构成”、“费用”这三方面来逐一拆解:

成本方面:

分众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与毛利润的同比增速对比(见下图):

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只增加0.9亿出头,但是营收同比增加约4.5亿,于是带来毛利润增加约3.6亿,营收与毛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业成本的增速。

毛利率也随之提升(见下图):

自2023年开始,分众整体毛利率和楼宇媒体毛利率始终保持在63%以上。

这就是一直所说的“分众成本刚性”(见下图):

分众半年报不同于年报,没有披露「营业成本明细」,无法得知“媒体资源成本”、“职工薪酬”、“设备折旧费”等成本的具体增加情况。

不过,从分众历年年报披露的「营业成本明细」可知,「媒体资源成本」大概占「营业成本」的70%上下(见下图):

按照这个比例,拍脑袋算一个今年上半年的「媒体资源成本」,大约14.56亿,同比增长4.6%,同比增加额0.64亿,依然是「营业成本」增加0.92亿的大头。

而「媒体资源成本」有所增长,主要是上半年公司加大境内及境外优质资源点位的拓展。

由上文可知,电梯媒体点位数量由2023年7月31日的282.2万个,增加至今年7月31日的313.3万个,同比增长11%,而「媒体资源成本」同比增长4.6%(根据历年成本占比拍脑袋推算的),显著低于点位增速,推测单个点位成本还在持续下降。

对于分众这样的周期行业来说,成本控制是关键之一,拥有更低的成本结构,就意味着能在低谷中活得更久,在高峰中盈利更大。

除了成本刚性这一特点之外,我们还可以看看利润具体怎么来的,哪些贡献了利润的正增长,哪些拖了后腿。

8、接着,拆解一下分众的利润构成:

2024年上半年,分众「利润总额」为29.21亿,同比增长7%。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支净额

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为29.2亿。

利润总额全部来自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忽略不计。

营业利润 = 核心利润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

核心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费用 - 税金及附加 = 毛利润 - 费用 - 税金及附加

而「营业利润」的构成,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一是,从历年来看,核心利润、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是分众「营业利润」最主要的三个贡献者(见下图):

二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这三者,则经常给分众「营业利润」拖后腿(见下图):

而资产处置收益的影响忽略不计。

具体到2024上半年,分众「营业利润」同比增加额为1.91亿,增加额的构成(见下图):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增加额,最主要来源有两块:

一是,「核心利润」增加了大约2.26亿;

二是,「投资收益」增加了大约1.21亿。

而本期,「公允减值变动」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带来了约1亿和0.64亿的损失,将前两者产生的近半贡献都给抵消了。

剩下的3个,「其他收益」、「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产生了正收益,但是增加额占比很小。

另外,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4.53亿,去年同期22.26亿,同比增加2.27亿,而「营业利润」只增加了1.91亿,「营业外收支净额」大概增加0.01亿,那么剩下的0.35亿是哪里增加的呢?

对,没错,所得税费用的减少!

今年上半年4.68亿,去年同期5.03亿,同比减少0.35亿。

从近几年来看,分众的所得税率持续下降(见下图):

所得税率的下降,也为分众利润增加带来了贡献。

最后,看看费用情况:

分众历年“四项费用率”,以及“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情况(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自2023年初至今,分众的各项费用率比较稳定,整体费用率波动不大!

其实,分众的“四项费用率”在2023年大幅下降了2.76%,尤其是管理费用率下降了2.74%,至于管理费用率下降的原因,此前写过(见下图):

当时,方木还说过,费用这块未来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推测“降本增效”在费用端这块,应该抠不出太大油水了(见下图):

9、应收与回款情况

今年上半年,应收类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拉长时间看依然是下降趋势(见下图):

同样地,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的周转天数,也是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拉长时间看依然是下降趋势(见下图):

总体看回款情况,相对稳定。

今年上半年,分众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比例为46.5%(见下图):

相比去年同期、以及去年年末,坏账计提比例明显下降。

综上我们可知,分众今年上半年回款方面的一个问题:

更多的应收账款,但更少的坏账计提!

如此一来,对应「信用减值损失」里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相对更少,对「营业利润」抵消就会相应减少,自然「净利润」就会增加。

不过,过往分众对应收款坏账的计提一直都是非常谨慎的,换言之,在应收款管理方面,分众的风险意愿及能力非常出色。

鉴于对江总的信任,以及分众的谨慎,对于上半年的这种情况,方木理解为:

①在宏观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时候,公司为客户着想,在回款账期等方面,有所放宽,这应该是应收类资产比重提高和周转天数增加的原因。

②同时,对经济恢复比较乐观,对客户的预期信用损失也有所下降,因此降低了计提比例。

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对“已呈现风险特征的客户”的金额的划分,这类客户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比例一般能达到94%以上,相当于全部计提。

2023年年中的时候,将20.7亿的金额划分成“已呈现风险特征的客户”,占比达到53.12%(见下图):

在2024年年初的时候,也将大约18亿的金额分成“已呈现风险特征的客户”,占比达到45.54%(见下图):

而到了2024年年中,也就是本次中报的时候,由上图可知,将16.2亿的金额分成“已呈现风险特征的客户”,占比36.05%,不仅绝对金额更小、而且比例也更小。

这应该就意味着,分众认为“已呈现风险特征的客户”没有那么多,比较乐观。

对这个问题,我个人后续还要持续关注。

10、股东回报

根据2024年中报第22页披露(见下图):

本次有半年分红,每股现金分红0.1元,累计派发现金14.44亿。

这次半年分红,在一季报时的利润分配预案中就已经公告过了,当时说的是:

2024年中期,计划将归母净利的不超过80%,也拿来现金分红。

本次中报的这个分红金额,相当于分众上半年归母净利(24.9亿)的58%。

而二季度归母净利14.5亿,所以相当于把今年二季度的归母净利,全部拿出来分给股东。

嚯嚯~在国内点位扩张花不了多少钱、日常经营用不完、对外投资不咋地等等情况下,提高分红率、将账上已经泛滥的现金,分给股东自行处置,就是管理层做出的对股东负责的最优解,点赞点赞~~

而且,江总又可以通过现金分红,将大量现金合法换汇汇出境外,为境外子公司的经营提供资金来源,比如今年江总就“完成对分众子公司FMOIL III的增资”,详细内容可回看《方木实盘周记2024年7月6日》。

11、对分众的未来展望

首先,对于分众的竞争优势,在《分众股价“闪崩”的思考:美团若入局梯媒,能否撼动分众?》一文里,方木已经阐述过,比如:

①电梯与其他线上线下媒体的巨大差异(主流人群、必经空间、高频次、密集轰炸);

②大幅领先同行的点位数量;

③质量及良好的客户关系,尤其是千万级、亿级别的大客户;

④江南春本人和股东利益高度一致,对广告业的专注和敬业等等。

目前的看法,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然后,关于分众未来的业绩增长:

综上来看,成本、费用、所得税费率,这三者经过多年的持续优化,再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而“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这些项目的收益(或损失)波动较大,不稳定。

由此,分众未来要继续实现「归母净利」增长的话,就必须依靠「毛利润」的持续增长,由于成本相对刚性,所以就需要「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而「营业收入」的增长:

一方面,取决于国内广告主的投放意愿和广告投放量,尤其是营收比重越来越高的“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客户,这又取决于国内整体经济和消费大环境的恢复情况。

从长期来看,户外广告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并且伴随流量红利消失,品牌回归,以及“抢占线下”成为共识,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打造,关注焦点从流量走向品牌,这一点此前已经写过(见下图):

另一方面,就是看海外业务的拓展,这块内容,方木此前已经写过,可回看《在海外重建一个分众,目标200亿》。

但海外业务这块是一个长期的事,至少要看5-10年,短期对分众业绩增长有限,比如半年报第17页,披露的上半年海外实体的盈利情况(见下图):

14家实体中,11亏2赚,还有1家依靠处置产生了一定的投资收益。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升业绩:

提价;

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带来更多新的增长来源;

应用AI大模型等手提升点位投放效率。

12、24年业绩预估

此前,对「分众2023年报和24年一季报」进行简评的时候,方木曾拍脑袋预估,分众2024年的归母净利大概在55亿左右(见下图):

继续按照这个思路拍脑袋,2023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占全年比例为46.2%,用这个比例线性推算:

分众上半年归母净利24.9亿,则预估2024年全年净利大约54亿(见下图):

相差不多,反正都是拍脑袋,继续按全年55亿的归母净利预测。

这样一来,下半年分众需要实现30亿以上的归母净利,相比2023年下半年的26亿,同比要增长15%以上,同比增加4亿以上。

根据分众24年中报第121页披露(见下图):

截至目前,在手合同金额约18.8亿,其中有17.7亿将在2024年下半年确认收入。2023年同期是16.3亿。

还有0.69亿和0.38亿,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确认收入。

下半年七八月份是淡季,进入九月份就开始是旺季了,如我之前所写(见下图):

当然,最大的风险依然是: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广告市场需求面临震荡!

不过,不论最终全年归母净利是50亿还是55亿,对分众的估值和买卖点影响都不大。

以上,就是方木对分众今年半年报的简评。

好了,本文就写到这里,感谢朋友们的耐心阅读。

#分众传媒# #梯媒# #分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分众传媒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