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食品广告违法频发,北京重拳出击罚没437万元

来源:金融界 作者:营销君 2024-08-12 15:45: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食品广告违法频发,北京重拳出击罚没437万元)

近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曝光了3起食品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自今年4月启动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以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处837件虚假违法广告案件,罚没款总额高达437万元。这些案例不仅暴露了食品广告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凸显了监管部门打击违法行为的决心。

虚假宣传屡禁不止,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食品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中,多家公司通过自有平台发布虚假或夸大功效的广告,严重误导消费者。北京擎天数康科技有限公司对普通食品宣称具有疾病治疗和保健功能,北京美也科技有限公司则声称其饮品具有美白淡斑等效果,而北京荡荡商贸有限公司则虚假宣传其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法规,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

在这些食品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食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或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但仍有企业铤而走险,通过虚假宣传来吸引消费者。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经营意识缺失,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前监管力度仍有待加强。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消费者自身的防范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并防范普通食品功效化宣传,拒绝购买并及时举报宣称具有保健功效、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压片糖果、乳酸饮料等食品。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更要提高警惕,认清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批准文号或备案号,不轻信虚假夸大的宣传。

这些提醒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也凸显了加强消费者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识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虚假广告对消费者的侵害。同时,这也要求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综上所述,食品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的曝光,不仅是对违法企业的警示,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醒。面对这一严峻问题,需要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诚信、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营销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