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财报】海康威视2024年半年报简评

来源:雪球 作者:大航的后花园 2024-08-19 10:34: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报】海康威视2024年半年报简评)

#海康威视#

一、业绩概况

海康威视这份半年报,乍看之下其实并不算好看。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速和一季度差不太多,都在10%左右。但是,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了小幅下滑。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视归母净利润增长了5.8%,但是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反而下滑了10.7%,导致上半年整体的归母净利润下滑了5%:

为啥海康威视上半年的业绩不太好看?大航翻阅了半年报和业绩会提供的信息,大概可以总结为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方政府是真的木有钱了,很多依赖地方财政投入的项目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第二,今年上半年有两笔非经常性损失。一笔是注销股权激励计划所产生的一次性费用,另一笔是汇兑损失,两项非经常性损失加起来约为5.5亿。根据海康威视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的信息,如果把这两项非经常性损失的影响剔除,上半年的利润同比增速约为10%,跟营收的增速基本一致。

(这也是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最重要原因)

显然,第一个原因会影响海康威视中长期的投资价值,第二个原因可以相对从容一点,没必要太在意

今年一季报发布之后,海康威视给出的2024年业绩指引是160亿至170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是13.5%至20.5%。从那时到现在,四个月过去了,海康威视也适当下调了今年的业绩预期,最新的指引是“全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期暂定以140亿为底线”换句话说,也就是尽力让全年归母净利润不要负增长(去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41亿)

大航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PBG业务的不及预期,业绩会上,海康威视管理层聊到:“财政的水流到田间地头的还是没有那么多,业务上可能还是有干渴的感觉”、“今年上半年的专项债发行节奏,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滞后迟延,相当于今年实际发行的专项债的数额可能还没有去年同期的多”……

根据财新整理的数据:2019年至2023年的前七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分别为78.4%、60.4%、37.1%、95%、65.7%。但2024年同期的进度仅有45.5%,仅比经济局势非常理想的2021年略高一点。

……

写到这,说个“题外话”,大航觉得海康威视真的是央国企投资者关系工作的典范。在年报暨一季报的分析文章中,大航已经提到,公司年报详细的业务介绍、给个人投资者接入业绩会的专门通道、会后详尽披露的业绩会记录,都是海康威视优秀的证明。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氛围下,海康威视能如此直白坦诚的讲述业务上面对的困难,大航真的要点一个大大的赞,希望上市公司都能做到海康威视这种坦诚,真正愿意长期陪伴坚守的投资者都会理解的!

二、财报要点分析

1.地方财政压力拖累海康威视收入

先来看看海康威视各条业务线的营收表现:

国内PBG业务仍在下滑,并且下滑幅度超过9%,相较于去年全年的4.8%还出现了加速迹象。客观来说,这块业务的表现低于大航的预期,并且大航之前对这块业务的预期可能过高了,这是一个错误,需要修正。

在年报分析中,大航认为海康威视与政府的业务交集已经比以前丰富很多,城市管理、交通监控、环境监测等新合作场景可以抵消PBG板块的下行压力,弥补上安防传统业务的缺口。当时大航给出的预期是:未来几年PBG业务大概率会维持小幅增长的状态,预计增速在5%左右。

现在回头看,大航可能高估了新合作场景在政府端业务中的占比。从业绩会上释放的信息来看,新合作场景的发展情况还是蛮不错的:“公安、交警行业继续下行……(但)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业务得到国债的支撑”;中央财政发力给新合作场景托了底,可依然没有扭转公安、交警行业下滑所带来的不利局面。

……

EBG业务依然维持着稳健、坚挺的增长趋势,是海康威视国内业务的“压舱石”;上半年EBG板块的收入增速为7%,跟去年全年的增速水平基本持平(去年全年是8%)。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在EBG的9个行业之中,除了跟地产挂钩的智慧建筑有所下行,其他的8个子行业均保持着增长趋势。

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现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普遍都比较迷茫,钱袋子紧的就缩减消费,钱袋子宽松的也放缓投资。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海康威视EBG业务的逆势增长就能说明一件事:场景数字化、智能物联能够给企业用户带来增量价值,是真正意义的降本增效,而非“降本增笑”

只有当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只有面临当前的经济挑战,我们投资者才能更透彻地理解海康威视给社会创造的价值,更透彻地理解海康威视的需求韧性、护城河。

……

SMBG业务的表现四平八稳,跟大航之前预期的一样,不再出现持续负增长;上半年,SMBG业务收入增长0.6%,略低于去年全年的1.5%增长速度。这个业务板块对宏观经济环境非常敏感,差的时候可以很差,但好的时候又可以迸发出极强的业绩弹性(2021年就曾出现超过45%的收入增速)

当前,中国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没有完全克服需求不足、预期转弱的挑战,所以SMBG业务增速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当然,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普遍比大企业慢,对数字化的认知也不充分,未来SMBG还有很大潜在增长空间。如果中国经济顺利复苏,或许会给我们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虽然EBG、SMBG的表现比PBG好一些,但其实依然低于大航一季报披露后给出的预期。当时大航在文章中提到:“我认为未来一两年内,EBG和SMBG的收入增速都可以维持在略高于10%的水平”;后来,5月以来的经济数据走弱是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现在来看,EBG、SMBG的恢复性增长恐怕至少要等到明年……

……

海外传统业务增长超预期,海康威视拥有极强的全球化能力。今年上半年,海外传统业务的收入增速达到15%,比去年全年的9%还要高,并且高于大航之前给出的10%增速预期。业绩会上,海康威视管理层表示,虽然美国制裁导致美国区域收入继续下滑,但是美洲、泛欧、泛亚太、中东非四个大区均实现增长,海外发展中国家营收贡献达到7成

大航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数次,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其实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算是比较快的,但海外市场同样也存在场景数字化需求,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新兴市场更是如此。海康威视的出海逻辑有点像“时间机器理论”,在国内已经卷出一定水平的企业,到海外能够让相对成熟的技术焕发第二春。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之中,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制定策略,这也是“全球化基因”的一个重要体现。以海康威视的业务为例,不同国家政府管理模式不同,有“大政府”模式,也有“小政府”模式,打法和主力市场、主力产品自然有所不同。大航看来,在国央企之中,海康威视属于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更加开放包容、更接地气的存在,天生有着更强的国际化基因

(这一点,类似于大航之前分析过的中国中免,中国中免也展现出了类似的气质、特点)

如今,海康威视海外业务已经逐步适应了美国的制裁压力,业绩波动风险正在逐步减小。目前,大航对海康威视海外业务前景越来越有信心。

……

创新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速达到26%,快于2023年全年的水平(23%)。这个增速超出了大航之前的预期,之前觉得会维持在15%左右;具体到各个细分领域来看,大多数创新业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机器人业务收入27.4亿,增长20.45%;智能家居业务收入24.5亿,增长12.17%;热成像业务收入18.3亿,增长24.05%;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6.1亿,增长60.35%;存储业务收入13.1亿,增长65.51%;其他创新业务收入体量较小,只有3.9亿,下滑15.33%。

有很多投资者质疑过,海康威视创新业务少数股东跟投比例达到40%,这个比例会不会太高,是否有企业治理的问题?从今年上半年的“期中考试成绩”来看,大航个人对这个少数股东股权比例是完全认可的。能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之下达成这种业绩增速,非常不容易,非常难得。

“其他创新业务”包括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相应业务的产品与服务,这些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加在一起的体量还比不上一个大规模的创新业务。睿影从事的是安检相关的业务,慧影从事的是医疗行业,这几项业务都跟地方政府开支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并且有更明显的项目制特征。大航认为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可以理解,影响不大

……

综上所述,当前海康威视收入下滑,但长期增长驱动因素(产业数字化、智能物联)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由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地方政府缩减开支所造成。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大航认为暂时没有必要调整2025年至2027年的增长预期,但需要将今年的预期放低。

2.毛利率整体稳定

2024年第二季度,海康威视整体毛利率44.5%,略低于一季度的45.8%,但从历史数据来看,依然属于正常水平。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上半年,传统主业的毛利率为46.5%,比2023年同期略低0.6个百分点,但比2023年全年的毛利率高一些。2024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毛利率42.42%,比去年同期高了2个百分点左右。

分地区来看,上半年境内毛利率43.58%,同比下滑1.76个百分点;境外47.86%,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根据业绩会上透露的信息,境内毛利率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大环境需求偏弱,再加上各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当前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政府,花钱都比较谨慎,追求性价比。就算相信海康威视的产品能够提质增效,但是对资本开支也比较犹豫,能选“平替”就不会选“高端”,这种情况下维持毛利率稳定着实不易。

说到底,这还是经济大环境的问题,只要未来经济形势好转,境内市场毛利率还有增长空间

创新业务的毛利率增长较快,但根据业绩会透露的信息,这主要是受益于存储业务涨价,估计这种提升的持续性一般。不过随着创新业务规模越做越大,从大方向来看,受益于规模效应,未来毛利率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综上所述,短期内客户追求性价比导致公司的毛利率存在下行压力,待经济好转、创新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海康威视毛利率还有提升的可能,这跟年报分析中给出的预期是完全一致的。

3.费用率整体稳定

2024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依然维持在高位,管理费用率基本平稳,这跟大航之前的预期完全一致。

回顾海康威视的成长史,这家公司需要靠产品的增加、服务场景的增加来一步步打开客户需求的天花板。正因如此,越往后发展,海康威视的服务场景越细碎、产品技术含量也越高。为了触达天女散花般的“长尾需求”,海康威视的前线团队必然需要更大的开支、研发团队也需要更多的资金开发新产品(海康威视的SKU可以达到3万左右)。

此外,截至目前,今年海康威视员工数量增长了2%左右,预计全年人员编制的扩容幅度会在5%以内。从这个姿态来看,海康威视扩张、发展的节奏并没有出现改变。大航认为,先不说公司偏向于乐观的战略有没有问题,但这至少说明公司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大。

其他项目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其他收益(政府补助)、减值损失等项目基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除了短期的汇兑损失);此外。目前也没有看到影响这些项目长期变化趋势的因素,为节约篇幅就不展开分析了。

4.经营效率整体稳定

海康威视最重要的两项营运资产,一项是应收账款,另一项是存货。应收账款跟下游客户资金压力、自由现金流有密切关联;存货跟地缘政治风险挂钩。

2019年至2022年,海康威视的存货规模增长非常快,存货周转天数一度达到200天以上。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视的存货规模增长趋势放缓,一季报发布后的业绩会上,管理层也给出了相对乐观的预期,认为海康威视原材料囤货进程已经趋于结束,现金支出会收敛一些。今年二季度末,海康威视的存货体量是190亿,比去年年底的192亿和去年年中的196亿都要低,算是进一步印证了囤货趋于结束的趋势

但应收账款的情况并不理想。今年年中,海康威视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已经来到389亿,比去年年底高了5亿,创下新高。此外,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也有所上升,从年初的8.18%上升到年中的8.74%。大航推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海康威视放宽了对客户信用额度的要求。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也有人问到过应收账款的事情,当时公司管理层提到,历史回款数据还是不错的,而且海康计提比例是足够审慎的,大部分应收款最终都能收回来。

5.现金流表现尚属合理

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也是一个不太好看的数据。不过其实如果翻阅历史数据,不难发现,海康威视半年度的现金流基本都不好看:

因此,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更多是公司正常经营节奏所造成的结果,无需担心。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也回应了这个问题:“(海康威视)通常是一季度有大笔现金支出,二三季度现金回补、四季度上翘的形态,所以今年并没有异常”

但是,正如大航之前反复说到的,海康威视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太强,导致历史自由现金流数据并不好看,可能只有净利润的七至八成。因此,投资者在给海康威视估值时,我们要给归母净利润进行打折。之前大航给海康威视的估值是20倍至24倍,目前看来并没有调整的必要。

三、总结及投资策略

海康威视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明显变化,但这家公司从事的生意是一门非常辛苦的生意,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攻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几乎不太可能进行标准化。在这样一个辛苦的生意中,海康威视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40%以上的毛利率,凭借的便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综合能力,这是二十几年与实体产业打交道所积淀的经验。

当前,海康威视的业绩表现不佳,主要是经济形势低于预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过大所带来的结果,影响的是短期业绩,而非长期竞争力。按照管理层给出的2024年业绩指引,全年的归属净利润预计在140亿左右。2025年至2027年年化10%业绩增速假设不变,这样算下来公司2027年的利润大概是186亿元(前值220亿元)。

按照20至24倍市盈率估值,取中间数22倍,海康威视2027年的目标市值为4092亿元(前值4840亿元)。截至2024年8月19日午盘,海康威视的市值约为2455亿,持有三年的预期年化回报为18.6%;虽然这个价格并不算贵,但在目前贵州茅台的预期年化回报高于20%的当下,加仓配置海康威视的意义并不大,大航会继续低仓位持有,保持跟踪与研究。

$海康威视(SZ002415)$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康威视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