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已出?上海辟谣!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近日,关于“房屋养老金收费标准”的传言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传言声称“上海浦东试点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已提前透露,主要依据房屋的面积和楼层而定”,并附带了详细的收费细则。然而,经过多方核实,这一传言被证实为不实信息。
国家住建部已明确,房屋养老金分为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建立,而此次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房屋养老金的公共账户建立起来,按照 “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 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措渠道,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开展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8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 “推动高质量发展”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今年先行在浦东等区开展试点,主要服务于房屋体检、房屋保险以及房屋 “小修小补” 的支付,明年将在全市推开。
截至去年底,上海市城镇既有住房建筑面积超过7.6亿平方米,大量房屋开始步入 “中老年”。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严荣表示,房屋跟人一样会随着使用年限延长出现各种问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在现有个人账户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公共账户,组成相对完整的房屋养老金制度框架。
对于房屋养老金的资金来源问题,严荣提出,既然公共账户是针对公共部位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资金来源应由公共部门筹集,主要包括城镇土地出让收益、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当前研究建立公共账户并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也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房屋安全所作的兜底性制度保障,城市政府通过地方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归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等多渠道归集资金,探索建立稳定的资金池。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尹飞指出,房屋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个人账户即现行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建立公共账户是目前制度要解决的重点。如小区电梯等共有部分坏了就使用个人账户,涉及公共安全问题则由公共账户出钱。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其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 “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 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
此外,对于 “房屋养老金是变相的房产税” 的说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主任王业强均表示,房屋养老金不是房产税,二者性质有本质不同。房产税是财产税,而房屋养老金是为房屋未来维护和修缮设立的资金归集账户。
目前我国针对房屋公共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改造主要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但整体资金体量有限,不能满足房屋 “应修尽修” 的需求。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有利于更好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问题,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2022年4月长沙自建房坍塌事故后,住建部就指出要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更好解决既有房屋维修资金来源问题。2023年以来,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也被多次提及。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是对现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旨在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问题,推动城市更新和建筑业转型升级。公众应理性看待网络传言,关注官方信息,理解政策初衷,共同为构建安全、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努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