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创】年内逾70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大多涉嫌信披违规 股价大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证券严监管持续。根据统计,8月以来已有超过10家公司或相关方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年内超过70家公司或相关方被立案,同比增加近六成。从立案原因来看,约八成因为信披违规,还有少数因内幕交易、未按时披露年报等。
8月23日晚间,国中水务公告称,公司及公司股东鹏欣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公司股东鹏欣集团进行立案。消息一出,该股26日和27日连续跌停
市场猜测,国中水务被立案调查与此前利好消息泄露可能有关。 此前的7月22日,国中水务突然放量涨停。当日晚间公司宣布,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诸暨文盛汇不低于2.32亿元注册资本,收购完成后公司将间接控股知名果汁品牌北京汇源。
8月9日,任子行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对此,公司称,主要是公司自查发现全资子公司相关年度存在多计资产、多计收入、多计利润等情况,公司已进行积极整改,对相关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相关审计报告。
此外,8月还有中青宝、沈阳化工、甬金股份等多家公司或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有的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有的则涉嫌内幕交易、短线交易。消息一出,相关公司股价纷纷大跌。
除了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实控人、控股股东、董事及高管等相关方也成为年内被立案调查的对象。
如中青宝及实际控制人张云霞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ST永悦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翔因涉嫌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万通发展董事吴丹毛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被立案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被立案调查的公司在被行政处罚后,还面临被投资者索赔的风险。根据《证券法》等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及其中介机构等因虚假陈述等的证券欺诈行为导致证券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被立案调查的公司绝大多数都会被处以行政处罚,其再融资也将受到影响,”深圳一家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股价表现来看,一旦遭到立案调查,这类公司短期大多大跌,中长期走势也不乐观,投资者应主动回避。”
证监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489件,作出处罚决定230余件、同比增长约22%,惩处责任主体509人(家)次、同比增长约40%,市场禁入46人、同比增长约12%,合计罚没款金额85亿余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今年以来,证监会严厉处罚鹏博士通过操控资产减值计提节奏虚增利润和资产的行为,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罚款3400万元。对华讯方舟形成资金闭环、业务闭环的智能自组网等业务穿透识别,认定无商业实质构成财务造假,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被处以1910万元罚款。此外,证监会还严肃查处了中利集团、上实发展、华铁股份、摩登大道等信披违法案件,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分别开出高额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