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十年最差暑期档,差的不仅是票房

来源:斑马消费 2024-09-04 08:22: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十年最差暑期档,差的不仅是票房)

斑马消费 陈碧婷

2024暑期档,电影总票房仅为116.4亿元,同比下降43.5%。

如果想甩锅,理由有很多,巴黎奥运会分流,《黑神话:悟空》抢热度,再不济还有兜底。

然而,售价最低268元的《黑神话:悟空》,一周销量破千万份;票价几千的演唱会场场火爆。如果电影业真的想反思,根本原因还是供给端。

2020年-2022年的行业特殊时期,确实影响了电影市场的正向循环。但是,面对越来越成熟观众,电影业趋于同质化的内容生产,只会让行业离回归正常越来越远。

中秋档、十一档、2025贺岁档,还值得期待吗?


暑期档,为何失利?

今年暑期档有点难评。电影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0.5%,创暑期档历史新高,但票房数据却是十年最差(剔除2020-2022年特殊三年数据)。

猫眼专业版显示,2024年6月1日至8月31日,我国暑期档电影票房116.4亿元,较去年的高峰206.2亿元,下降43.5%;观影人次2.84亿,下降43.6%。

拉长时间来看,2020年之前,暑期档票房基本能稳定在170亿左右,今年直接减少50多亿,比2015年的124.5亿票房还少了8亿,缩水严重。

是票价高导致消费者不想去电影院吗?非也,今年暑期档票价基本与去年持平,且很多地方的电影票价都在打折,30元出头的票价并不少见。

暑期档失利,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拳头产品的带动。往年暑期档,常常是“几超几强”或“一超多强”局面,尤其是去年,出现了4部20亿+票房的影片,共同拉升大盘;今年,破10亿元票房的电影只有2部,破5亿的也仅有3部。

比暑期档票房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的是,去年暑期档票房top10电影中,仅有2部好莱坞大片,今年好莱坞引进片占了4部,进口片累计票房也创2020年以来同期新高。

这并非因为中国观众又对好莱坞大片感兴趣了,而是国产电影没撑起来。好莱坞大片,也没能回到当年的票房巅峰。

去年还是国产片票房灵药的陈思诚、乌尔善,在视觉冲击上下足了功夫。短短一年时间,竟然也被市场抛弃了,《解密》票房3.3亿元,《异人之下》仅仅过亿元,均不及预期。

电影市场为了稳住观众的热情,不得不采取旧片重映的模式。《你的名字》《灌篮高手》《孤注一掷》《食神》等影片相继重映,试图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电影市场,断粮了

电影市场缺乏拳头产品,且整体票房不佳,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问题:国内电影市场的供给短缺。

这里所说的供给问题,不仅指投资变少,制作数量下滑;也是因为,行业创作模式变得更加功利,越来越跟不上观众审美的快速变迁。

2018年之后的影视娱乐行业调整,2020年-2022年的间歇性断档,行业资金短缺带来的供给数量下滑,显而易见。

根据国家电影局公示,2022年全国电影备案数量仅有1876部,相比2019年的3310部,近乎腰斩。

这其中,还有不少影片完成备案后,并未如期制作完成。以光线传媒为例,前两年备案的《二郎神》《妲己》《姜子牙2》仍在前期策划中,《红孩儿》项目据悉已经被砍。

更深远的问题在于,资金短缺压力下,影视投资方和整个产业链条,都想尽快收回成本。除了抱团取暖,往往选择与大导合作,为票房增加保障,行业资源进一步集中。

但头部生产力也并不靠谱。

一方面是票房成绩本身并不稳定,另一方面,他们往往迷信过去的成功经验,但观众的喜好变了。

徐峥曾靠现实主义题材大火,暑期档上映的《逆行人生》却被批悬浮不接地气,票房不到4亿元;陈思诚的《解密》虽有创新,但近年观众对主旋律题材已然审美疲劳,同样不及预期。

特殊三年之后,国内电影产业一直深陷“投资减少-供给量下降-观众无片可看-票房下降-投资减少”的恶性循环。

去年暑期档的火爆成绩,给行业打了一针鸡血。可后面的十一档、贺岁档,今年的五一档、端午档,现在的暑期档,还是被打回原形。

好在,行业内仍然有人在努力提升产品供应,比如,管虎新作《东极岛》、冯小刚的《抓特务》,卖相都还不错。

但是,电影市场的颓势,仅靠一两部作品还难以推动。市场何时回到“优质产品-观众热情-资本获利”的正向循环?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巨头,谁赢谁输?

暑期档长达92天,往往成为众多影视公司重要的业绩支撑。与往年传统影视公司占大头不同的是,今年互联网影视板块的猫眼娱乐和淘票票(阿里影业01060.HK),囊括了所有的头部项目,成为妥妥的大赢家。

猫眼娱乐(01896.HK)是票房top1《抓娃娃》的第三出品方,和淘票票合作出品了票房top2《默杀》,市场参与度越来越高。

票务平台公司之外,今年最大的意外是万达电影(002739.SZ)。与陈思诚“分手”后,万达电影主投影片票房失利。好在,转投中国儒意后,万达电影释放出不少头部项目。暑期档主控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斩获2亿票房;担任第二出品方的《抓娃娃》票房32亿+。

而曾经的行业王者——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及华谊兄弟(300027.SZ),均出师不利。

博纳影业(001330.SZ)主控的《传说》票房不足8000万;华谊打磨的《来福大酒店》《狗阵》票房不足1亿;光线传媒(300251.SZ)也不乐观,但担任第二出品方的《扫黑·决不放弃》票房近2亿元,《从21世纪安全撤离》仅破亿元大关,于下半年业绩也无太多助力。

从2024年全财年的视角观察,今年影视公司整年的业绩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受院线板块与电影大盘票房影响,上半年,中国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603103.SH)、北京文化(000802.SZ)的净利均出现相应下滑,万达电影下滑更是高达73%。

如今距离年底仅有4个月时间,头部影视公司待上映的电影,基本都是大IP的续集。比如中国电影(600977.SH)的《志愿军》第二部、光线影业的《哪咤之魔童闹海》、博纳影业的《红海行动2:蛟龙行动》。

结合《哪咤之魔童闹海》一再“爽约”的情况来看,面对电影市场不景气的现状,这些大片能释放多大潜能?能在观影情绪日渐萎靡的当下,撑起整个大盘吗?

一切都是未知数。$博纳影业(SZ001330)$$万达电影(SZ002739)$$光线传媒(SZ300251)$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酒店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