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了水晶苍蝇拍,一些事后诸葛亮式反思)
(1)伊利
22年5月,伊利P/E 25x,P/S 2.1x。23年收入增速2.4%、24H1收入增速-9.5%。
目前P/E 12.2x(LTM有大额非经常性收益,有些失真),P/S 1.2x。看P/S,估值下跌40%多。若按伊利自己的目标9%利润率算,实际P/E 13.2x。如果收入增速维持2-3%,目前这个估值也就是合理。分红率70%的话,股息率在5%。
【事后反思错误是什么?高估了增长率。实际看消费量,并没有明显下降,主要是ASP下降。这又主要是原奶产能过剩,各个公司万头牧场扩建的结果。ASP下降导致收入下降,尽管原材料成本同步下降,使得毛利率还有一点提升,但毛利总额是明显下降。同时销售费用并没有降低,说明竞争激烈,费用投放不能缩减。本质上还是伊利相比蒙牛并没有太多定价权,同样的东西,只能同样的价格。大家都有压力去消化上游原奶,不得不卖这个价格。
所以这里第一,高估了增速。第二,没有认识到伊利很弱的定价权。上行周期大家可以同步涨价,相对舒服。但下行周期,大家要同步降价,都很难受。
一个疑问:空调未来会有这个局面吗?不同的地方是空调不算产能过剩?】
(2)东方财富
22年5月,东方财富P/E 33x,目前P/E 20x。23年收入增速-11%、24H1收入增速-14%。
当时股价18,目前股价10.5。
【事后反思错误是什么?高估了增速,低估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下滑程度。
2021年,A股年度总成交金额192万亿,2022年为167万亿,2023年为142万亿。
平均每年下滑-15%。
同时交易手续费率降低、基金销售降佣压力等等,对东方财富也并不友好。本质上东方财富还是个没有太多定价权的企业。当几年里凭借科技优势获取份额放缓后,其业绩也只能跟随市场随大流。
以上,和伊利类似,第一高估了增速,第二东方财富也是很弱的定价权,或者说就没有定价权。】
(3)海康威视
22年5月,海康威视P/E 21x。目前P/E 17.5x。23年收入增速7.4%,24H1 9.7%。利润增速分别是11.8%、-2.0%。当时股价35,现在26.7,加上两年1.6元的分红,实际下跌的幅度和估值下跌幅度基本相同。
【事后反思:海康的收入增速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说还是非常优秀,收入还是高单位数增长,比伊利、东方财富都强。但归根到底,高单位数还是低增速,无法抵消估值的下降。在这种国际冲突的大环境下,也难以维持高估值。
即便当时预计10%的利润增速,2.5%的股息,那也就是12.5%的复合回报。回头来看,这样的安全边际还是不太够。老巴大部分是在15x以下买入,是可以支撑5%左右的低增速。】
(4)腾讯
22年5月,腾讯报表估值15x,目前报表估值20.8x。当时股价330,目前375。应该是这里表现最好的。
【事后看:买入估值便宜,同时腾讯定价权显著高于伊利、东方财富、海康威视。表现好是有原因的。】
(5)东方雨虹
22年5月,东方雨虹估值27x,目前估值13.3x,腰斩。当时股价42,目前估值10.3,跌去80%。
【事后反思:地产行业需求严重下滑,是其和伊利、海康威视、腾讯的显著不同之处。需求严重下滑,一方面导致其收入下滑,虽然幅度不大。另一方面使得其毛利率明显下滑,说明行业竞争为了争取剩余需求而加剧。利润显著下降。
本质上,东方雨虹也是个没有太多定价权的企业。行业上行期,收入高速增长,即使没有定价权,利润也可以高速增长。但一遇到下行期,这个立刻反映到报表上,尽管收入只有小幅下滑,但利润却大幅下滑。】
(6)五粮液
22年5月,五粮液估值24x,目前估值14x。当时股价150,目前股价118。
21年五粮液净利润245亿,2023年净利润315亿。在净利润增长近30%的基础上,估值下跌40%,综合使得股价下跌20%。
22年收入增速11.7%、23年收入增速12.6%。利润增速分别是14.2%、13.2%。
五粮液目前的估值算不算贵?肯定不算。如果维持这个收入利润,股息率已经有4%。
那算不算便宜?似乎也不是特别算。这主要取决于五粮液未来的增速。以及大家担心五粮液目前报表的质量。毕竟24年终端需求肯定是明显下滑的,而报表收入增速还有11%。
此外,五粮液未来的增速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经济。
~~~~~~~~~~~~~~~~~~
当然你说哪些中国公司不取决于中国经济呢?确实是这样。
你说22年能预测后面中国经济很差吗?估计大部分人不会,毕竟炒股的都还是相对乐观。但不能说没有一点苗头。随着出生人口见顶,房价21年见顶,之后出生人口腰斩,也带动房价这两年显著下滑。而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比例整体在20%+,房地产不行,会严重拖累各行各业。这就是现在的情况。如果多看各国历史,也并不是完全不能预测。
你说22年能预测后面继续打击医疗、金融等等行业,导致经济进一步下滑吗?至少我自己确实没法预测。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更要紧抱三类企业(当然前提是估值合理偏低):
1,拥有极致定价权(可持续的、显著的差异化)且行业需求还有增长的企业,如腾讯、长江电力
2,能抢夺海外市场收入利润的企业,如泡泡玛特、宇通客车
3,高度景气行业里的公司,如光模块、PCB板
选择有定价权或需求高速增长的企业,认真分析供给,保守估计增速,坚决不能买贵。充分预计困难,先求不亏。
同时,多读书,多读历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脱离这个地心引力脱颖而出。
一个好消息是,沪深300目前估值11x。纵观全球,美国、欧洲、日本,最低的时候,跌到10x也就差不多了。(我们2014年跌到过8x,2008年期间欧洲跌到过8x。)
看一眼1996-2024 MSCI 美国、加拿大的估值:
看一样日经225 1995-2024的估值:
看一眼欧洲——英法德意西 1996-2024的估值:
~~~~~~~~~~~~~~~~~~
当然,地球也不只有股票,利率下行,你可以买债券。地球也不只有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