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当下经济和投资的一点思考)
我们知道,经济活动三要素,人、资本、土地;人才是经济活动最基本、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如果人都没了,土地和资本的价值何在?如果人都没有了,理论上讲,几乎所有行业的需求都会呈现下降趋势,这里首当其冲的是消费领域,消费没有了,其他的需求自然也就下降了或消失了。再比如说,有些人还将希望寄托在放水炒房子上,如果人都没有了,还炒个屁房子,更何况高房价已经使得年轻人通过不生孩子进行抗议了。
回到今天的中国现状,那未来的市场增量又在哪儿?那就是结构性变化——老龄化带来的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当然,随着经济学的发展,我们现在知道技术进步通过创造新的需求;制度建设通过提升效率进而带动经济增长,这两个因素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没有人,我们创造人,造人好像受制于养育新生儿成本、个体的自我意识增强不愿意将时间精力花费在下一代上等。这里,还有一种创造人的方法,那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卖到全世界——这需要我们的军事实力和技术进步做保障。这两个因素互为辅助,缺一不可。
对于技术进步,当下就是要突破芯片半导体的封锁,这个假以时日,不是啥大问题,因为当年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抑或是美国都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光刻机,只不过因成本或各种机缘巧合,阿斯麦脱颖而出罢了。从以上路径,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所谓的半导体并不是啥不可逾越的技术。光刻机这个之所以要花费时间,主要是基于技术领域种类繁多,每一个技术领域都不能有短板,这就决定了突破这个技术封锁需要的时间可能较长,但一旦突破,就是全方位的技术突破——感谢美国的技术封锁使得我们走上独立自主的科技强国之路。光有技术还不行,美国动不动就制裁这国家、那国家,甚至武力威胁也会使得我们产品的出口之路困难重重,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军事,军事是我们产品出口的保障。
不过,高科技领域我是外行,再加上大多数股票估值也比较高,作为个体投资者的我没有能力参与。
那于我而言,就只有一个领域能选择,是我未来的投资方向了,那就是医药医疗器械行业。市场下跌时,鬼声音多,投资者将注意力都集中到悲观的信息和论调上,这显然失去了我们做投资最基本的——客观公正性,很多投资者将主观臆想作为其投资决策依据,虽然规避了风险,但也可能在未来失去了获利机会。我一直强调,任何投资都是相对选择的过程,比如,如果我们选择今天低估的股票,哪怕是这些公司和行业停止增长了,长期拿着这些公司也比五年、十年、三十年利率高;再比如说,我们在人口可能负增长的未来选择结构性增长的行业——比如医药医疗器械,自然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
过去几年,每年都会集采,每次市场出现这个声音,都会引发这类股票的一轮下跌——主要是信息(99%是主观、谣言、臆测和悲观导致更悲观的论调和观点——而非客观的信息传递)传递速度太快了,而99.99%的信息接受者根本就没有识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更别说判断和客观分析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行业究竟是增长还是下滑的,才是我们做投资首要考虑的因素。我们借用国盛证券的数据来看看,这个市场究竟有没有萎缩,行业规模究竟有没有下滑?
20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09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支出245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2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33355.16亿元、总支出分为28140.33亿元。
自2024年起,我局公布数据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支出,不含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收入、支出。2023年1-7月,统筹基金收入15146.78亿元,统筹基金支出12038.57亿元。
不管医保怎么控费,人生病了总归要看,而老人才是生病的主体,无论是什么病。这就决定了无论是出钱,这个支出是刚性支出,支出总额只会增加,哪怕是出现了阶段性降低,还是会重拾升势——直到老龄化的老人消亡。
以上是从总量上看,我们再从数量上看:2019-2023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收载的西药和中成药
投资者还能想到哪些总量支出增长的市场,欢迎留言讨论。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