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迅速、公正、公平地绿色转型引关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迅速、公正、公平地绿色转型引关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当前,气候变化挑战已成为跨越国界和物种的威胁。世界气象组织数据表明,2023年全球气温上升,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24年7月22日刷新了全球日平均气温的峰值。这些记录也伴随着毁灭性的极端天气事件,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带来了重大挑战。

近日,由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东亚地区办事处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简称“峰会”)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毁灭性的极端天气事件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带来了重大挑战。科学数据清楚地表明,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目标的时间窗口在迅速关闭,“我们应认识到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国际社会应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他进一步表示,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为迅速、公正、公平地摆脱化石燃料奠定了基础。COP29即将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届时将鼓励所有国家于2025年初在国家自主贡献方面进一步提高雄心。

刘振民强调,中国连续8年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都在中国行驶。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了全国煤炭装机容量,风光装机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还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最快的国家。对中国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提高能效、改善市场机制和增加森林碳汇等。

刘振民最后表示,避免气候灾难的抓手不仅在于当代,更在于下一代,青年在气候变化行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不仅是这个世界的继承者,更是零碳未来的缔造者。他很振奋地看到顶尖大学通过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团结起来,为年轻人提供教育、个人成长和发挥创造力的培育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全球气候治理的事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办事处代表兼主任夏泽翰(Shahbaz Khan)教授表示,联合国最近发布的《国际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4-2033)》全球倡议指出,要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的力量来推动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他进一步表示,气候变化需要科学和创新的解决方案,需要通过教育、文化和科技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其中培养具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下一代领导者尤为关键。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联盟秘书长李政也表示,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青年作为未来的领导者,承担着解决这一挑战的重要使命。

峰会下设了两场分论坛,第一场主题论坛聚焦减缓气候变化。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区域合作管理部处长戴利明(Lee Ming Tai)、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国、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可持续发展项目负责人李晓健为本场论坛嘉宾。

李晓健表示,有数据表明,在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汽车行业对中国的脱碳至关重要,“奔驰将最晚到2039年实现乘用车新车产品阵容在整个价值链和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净碳中和。奔驰通过可持续材料研发与应用、提升供应链详细碳排放标准以及利用废旧电池循环等方式,逐步实现全价值链的低碳转型。”

戴利明表示,目前,亚洲开发银行将更多的资源投向了气候领域,要求到2030年之前实现1000亿美元的融资,2023年已筹资了近100亿美元。

刘建国则表示,ESG的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转型紧密相关。他表示,首先ESG的发展对能源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仍在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特点明显,在全球绿色低碳竞争中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他表示,国内ESG起步较晚,与国际标准并没有完全衔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均提出了碳足迹要求,这些实际上对我国新能源脱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强劲,更严格的ESG标准也要求我国加快产业低碳转型步伐。

刘建国最后提及,ESG也为中国带来了机会。ESG的要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能源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是一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加快能源低碳转型、深化国际新能源合作提供机遇。与此同时,中国也将为全球低碳转型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第二场主题论坛聚焦适应气候变化,慕尼黑工业大学环境与环境政策专业教授Miranda Schreurs、世界银行集团高级环境专家Rajesh Koirala为本场主题论坛的嘉宾。

Schreurs表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弱势群体。Schreurs强调,当前,气候适应议题所获得的重视不如减缓气候变化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设计我们的城市,如何让所有的城市变得更加具有对气候的抵抗能力和韧性。过去的建筑设计是针对不同的气候、人群设计的,现在打造城市时,例如针对的是1500万人的超大型城市,需要思考如何使得城市对气候有韧性、用水方式以及如何用新的方式给建筑保温,让城市实现绿色的发展。”。

Rajesh Koirala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探讨了世界银行在支持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介绍了世行的融资机制和多方合作模式,指出跨部门的合作。

Koirala强调,适应气候变化和发展经济不是相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针对各行各业,世界银行在融资的机制方面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要做的工作是识别不同行业的脱碳挑战和瓶颈,需要开展哪些的干预措施或策略。Koirala也表示,在开展融资活动时,也需要纳入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开展跨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在融资和机制方面,也必须符合某一个国家具体的需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