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名高管月内套现430万!拓维信息股价两个月大涨53%,上半年净利却缩水九成)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谢斯临
图片来源:Pixabay
傍上华为的“大牛股”拓维信息(002261.SZ)股价仍在持续上涨。
即将在10月8日开启公测的华为原生鸿蒙生态系统HarmonyOS NEXT,以及9月下旬发布的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都被普遍认为有望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催化作用。
拓维信息自2017年就与华为达成合作,近期受华为概念股利好影响,股价一路猛涨。在9月19日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拓维信息作为首批合作伙伴与华为联合成立“鸿蒙生态应急产业联盟”,并了发布昇腾大模型一体机。
“公司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黄金捐赠人,旗下开鸿智谷是开源基金会运营下OpenHarmony项目A类捐赠人。公司长期深耕OpenHarmony生态,近期已正式完成在鸿OS操作系统的升级迭代,持续构建操作系统的智能化能力。”9月26日,拓维信息在互动易上回复投资者关于鸿蒙领域进展及产品计划时回答道,近期,公司在相关会议上,展出了基于开源鸿蒙技术面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截至9月26日收盘,拓维信息收报每股14.56元,相较8月21日收盘低点的每股9.48元,涨幅超过53%。
理论上来说,与华为之间持续的紧密合作,无疑为拓维信息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但这似乎并未给公司管理带来足够的信心。与股价上涨、与华为联合发布昇腾大模型一体机同步发生的,是多位高管的集体高位减持。
据时代财经统计,近一个月内,先后有8名拓维信息高管减持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合计减持35.51万股,套现430.71万元。
制图:时代财经
对此,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拓维信息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表示,高管减持本身就是股权激励解禁后的正常行为,且比例很小,不会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8名高管高位减持套现超400万
7月15日,拓维信息有205.28万股限制性股票迎来解禁,解禁股票来源于公司2022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董秘邢霓虹,及公司副总经理严宝强、赵军、向静、封模春、柏丙军、杨征、廖秋林、王伟峰等核心高管在内的持股部分获得解禁。
解禁1个月后,上述高管迅速发布减持计划。8月16日,拓维信息公告指出,上述9名公司高管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减持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 3 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0.78万股。
从可以合规减持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有拓维信息高管售出自己手中的股票。据时代财经统计,在9月9日到9月26日这半个多月里,邢霓虹、严宝强、赵军、向静、封模春、柏丙军、杨征、廖秋林等8名高管,均已完成他们减持计划,合计减持35.51万股,套现430.71万元。
以此计算,目前仅有王伟峰暂未完成自己的减持计划,他还有5.25万股拓维信息股票等待减持。
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因拓维信息与华为产业链相关,股价受到市场热炒,这为高管减持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时机。“在股价高位时减持,可能是高管认为当前股价已经较好地反映了公司价值,因此选择在此时进行套现以锁定收益。”
上半年净利缩水九成
拓维信息上半年业绩表现平平。8月20日,拓维信息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智能计算及行业云收入的增加,拓维信息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加61.07%。
但在营收增长的同时,拓维信息利润却大幅减少。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录得333.52万元,同比下降94.23%;扣非净利润382.26万元,同样下跌90.86%。
对利润造成最大影响的,是上半年拓维信息计提的2281.19万元巨额资产减值,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1286.08%。拓维信息在财报中解释称,资产减值主要系本期计提餐厅游戏无形资产减持所致。
可即便在撇开这一巨额资产减值,拓维信息的盈利能力亦在持续下降。
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拓维信息毛利率仅有17.82%,去年同期为27.83%,下降近10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的背后,是拓维信息营业成本的迅猛增加。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高达14.2亿元,同比增加83.39%。拓维信息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系收入规模的增加以及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所致。
受此影响,在营收同比大增超60%的情况下,上半年拓维信息毛利润仅有3.08亿元,同比微增3%。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拓维信息毛利率的首次下滑。Wind数据显示,以年计算,自2018年以来拓维信息的毛利率就一直呈现下滑趋势。2018年至2023年,该公司毛利率一路从49.63%的高点下滑至20.52%。
这一态势曾引发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今年6月底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多次有投资者提及毛利率下滑、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对此,拓维信息管理层回应表示,毛利率变化主要系收入结构变化的影响所致,具体请参见公司的定期公告。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AI+鸿蒙”努力打造自有产品,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力争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