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财务造假研究丨联诚精密四季度营业利润畸高背后:是否存在人为粉饰财务报表?

来源:新刊财经 2024-08-08 11:09: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务造假研究丨联诚精密四季度营业利润畸高背后:是否存在人为粉饰财务报表?)

为何在近年来营收规模萎缩,净利润持续快速下滑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出售一家能够提供可观增量业绩子公司?

山东联诚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诚精密”或“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921.SZ),是一家主要从事各种精密机械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企业,其产品应用于商用压缩机、液压机械、商用车等行业。2023年,联诚精密年报审计机构为和信会计师事务所。


值得一提的是,自公司2017 年上市以来常年负责其年报审计的和信会计师事务所于近期已受到了来自财政部的处罚。2023年7月,财政部官网连发三份行政处罚事项决定书,因该所及涉及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在相关审计中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调增依据不充分、发表审计意见不恰当,财政部给予该所警告、暂停经营业务2个月、没收违法所得90万元并处罚款270万元的行政处罚。

但在此处罚事件之后,联诚精密却仍然坚定地选择了由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继续负责2023年年报审计工作。

由此,新刊财经对联诚精密定期报告及公开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其存在诸多疑似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的痕迹。

营业利润畸高合理性高度存疑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以下涉及单季度数据来源均相同),2023年第四季度联诚精密营业收入为25484.83万元,占全年营收比例为23.08%;但反观其同期营业利润为967.52万元,占全年营业利润比例却高达83.83%。且正是依赖于第四季极为优秀的经营业绩,公司才堪堪保住了全年净利润为正。两者极为不相匹配的占比之下,上市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畸高的营业利润情况就显得极为异常。

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其单季度利润构成,新刊财经也发现了联诚精密或存在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的诸多痕迹。首先,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毛利率为14.81%,而第四季度毛利率则达17.58%,明显高于前三季度水平。且从期后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至14.48%,又再次与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水平接近。短时间内,联诚精密毛利率水平如此大幅度的上下波动,不得不令人怀疑其人为粉饰财务数据的可能性。

同时,从年报所披露的产品结构来看,合计营收占比超三成的上市公司乘用车、商用车零件业务的毛利率变化趋势在两相对比之下,也存在难以逻辑自洽。2023年,上市公司商用车零件产品在营收同比高增20.79%,规模效应理应更高的情况下,其毛利率仍然录得同比降低4.16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其乘用车零件产品在营收同比减少7.82%的情况下,毛利率却实现同比快速、大幅提升6.16个百分点。

且2022年,上市公司乘用车、商用车零件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8.71%、17.40%,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仅1年后,其乘用车零件产品毛利率已达24.87%,不但超商用车零件产品毛利率水平的近九成,同时也远超公司其他主要产品仅13%左右的毛利率,该产品毛利率于2023年的异军突起也颇为令人诧异。

根据格隆汇相关报道,2023年由特斯拉率先点燃的汽车行业价格战可谓是愈演愈烈,贯穿了全国各类车型以及各个价格段的车市。而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行业洗牌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进而我们认为各大车企为了保持产品竞争优势,也势必将优化削减成本的压力快速传导至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就在今年4月举办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2023年后博世已被多家下游车企要求降价15%以上,甚至有的企业宣称,若公司不答应就不付款。从行业可比公司来看,2023年广东鸿图、富临精工对应汽车行业类业务的毛利率均已出现了同比下滑。

结合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可比公司相应业务毛利率变化趋势与公司自身业务情况等多维度比较分析,显而易见联诚精密乘用车产品毛利率的逆势大幅提升极为异常。

其次,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主要由政府补助构成的其他收益项目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其单季确认其他收益金额高达644.82万元,已基本与公司前三季度总和相当,且该项目全年合计金额同比也实现了近翻倍增长。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还对此前所确认营业外收入进行了冲销,其冲销金额高达-1257.13万元。而此冲销事项是否与同期确认其他收益相关;若相关,则此前确认营业外收入与最终调整计入其他收益的依据分别为何,调整前后两者金额相差巨大的原因为何,公司所采用的政府补助分摊确认收益具体方法,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政府补助收益等诸多问题均需要上市公司给予进一步解释说明。


持续高增固定资产或藏雷

在建募投项目实际投入成谜

近三年来,联诚精密业务成长性明显乏力,2021年-2023年其营业收入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4.50%;但另一方面,与营收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固定资产规模的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23年底,联诚精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攀升至87676.19万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06%,与同期营收变动趋势极为不相匹配。

从行业横向比较来看,联诚精密固定资产周转效率也同样显著低于可比公司。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鸿图、富临精工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分别为143.53、153.81天,而联诚精密同期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则高达263.45天,远远高于可比公司水平,其高企的固定资产规模是否存在虚高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联诚精密报告期内还存在尚处于服役年限内的大量固定资产处置或报废。2023年,联诚精密年报所披露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原值金额高达3792.01万元,对应累计折旧金额为3177.71万元,进而我们可以得出该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614.30万元。而根据所披露公司各类固定资产均为5%-10%的残值率进行测算,此次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应在189.60万元-379.20万元,其期末账面价值远大于测算残值金额,即为大量固定资产尚应在正常服役年限内进行了处置或报废。

同时,回顾2021年-2022年,上市公司处置或报废固定资产规模同样较高,其原值金额分别为4699.58万元、2113.65万元,且其剩余账面价值占原值比例均接近30%,更是远远高于残值率水平。基于以上异常情况,我们不禁要问联诚精密如此急于大规模处置报废尚在服役期固定资产的真实目的为何?也不得不合理怀疑其固定资产是否仍能满足公司生产经营要求,是否存在大量闲置情况,以及高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真实性。

此外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联诚精密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在遭遇大幅延期后,于2023年下半年方才转固投入使用,且本年度该项目实现的年化效益也大幅不及预期,仅为预期效益的不到七成。而根据此前反馈意见回复相关披露,该项目新增折旧按固定资产投资分10年摊销计算。以此测算,假设2023年初该项目已投入使用,并以年报所披露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基数计算,其折旧将预计增加848.31万元,进而联诚精密净利润由正转负的可能性也极高。

在建工程方面,联诚精密年报还存在前后披露金额差异巨大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我们对于其隐蔽性较强、庞大非流动性资产真实性的质疑。截至2023年底,公司精密液压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所披露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9487.07万元,其项目整体进度为27.69%;同时,公司还明确表示,该项目尚在建设中,故不适用产生效益情况。但另一方面,反观报告期末上市公司的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仅为2074.65万元,仅有前述披露累计投入金额的约两成,如此巨大的差异着实令人感到不解。


上市公司液压零部件项目已投入金额的具体情况与对应体现在哪些报表项目?是否存在该项目部分投入金额已转入固定资产?若存在,在该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很低、尚不产生效益的情况下,公司将其转入固定资产是否具有合理性;该项目投资场地、设备是否存在其他项目共用的情况,拟总体投资测算金额是否存在重复计算,所披露实际投资金额是否存在严重虚高等诸多重要问题都需要上市公司给予进一步的详细解释说明。

着急清仓式甩卖江苏联诚,讳莫如深

2024年7月,联诚精密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其归母净利润预亏高达1600万元–1950 万元;而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4.68万元,其亏损同比预计大幅增长数千万元。对于经营业绩的进一步严重下滑,上市公司解释其重要原因之一为原子公司江苏联诚股权于2023年3月底完成对外转让,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而此番解释,则令我们对于上市公司为何在近年来营收规模萎缩,净利润持续快速下滑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出售一家能够提供可观增量业绩子公司的合理性产生了高度怀疑。

且更令人不解的是,联诚精密出售江苏联诚的时点恰好为该子公司方才实现强势扭亏,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的次年;同时,其股权转让交易价格仅以净资产对应份额确认,出售这样一家业绩大幅向好的公司股权并未获得任何转让溢价。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联诚精密解释其原因之一为:公司虽然通过委托权表决的方式控制江苏联诚,但在实际运营中,公司与标的公司创始管理团队在企业经营理念、公司治理以及未来业务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分歧,继续合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这样的解释,也令新刊财经不得不合理怀疑股权占比并不高的上市公司是否能够实际有效地控制江苏联诚,进而其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合理性同样存疑。

同时,上市公司所披露股权转让另一重要原因为控制经营风险,而此风险究竟为何,我们并未查见具体解释说明。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所披露数据,新刊财经仍发现了江苏联诚的异常经营情况。

在江苏联诚设立之后,上市公司工业零件产品的外购成品成本便呈现一路狂飙式增长,从2019年的不足百万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6567.53万元。同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2022年该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3550.01万元,此即意味着有可观部分占比营收来源于附加值较低、外购成品后的转卖收入。而在此种业务模式营收占比较高的情况下,公司却能够实现高达10.78%营业利润率的合理性高度存疑。

此外,上市公司还披露江苏联诚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来源于欧洲及美国加大了对传统电力行业的建设,客户增加了电力金具等产品的采购及备货。而在其客户主要源自境外的情况下,更是加深了我们对于其营收真实性的担忧。

综合以上分析,联诚精密如此着急清仓式甩卖一家明星企业股权,其背后讳莫如深的经营风险或已然清晰。记者就上述疑点致函联诚精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编辑 | 吴雪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东鸿图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