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务问题研究I奇德新材上市以来业绩一泻千里,财务真实状况到底怎样?)
根据公司所披露年报与其他公开资料的相关数据显示,奇德新材多项财务数据变动趋势不相匹配,高企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迟迟不予转固之下,其财务真实状况到底怎样?
2024 年 3 月,广东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德新材”,股票代码 300995.SZ )发布了 2023 年年度报告。奇德新材为一家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生产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婴童出行用品、运动器材、汽车功能部件等领域,公司年报审计机构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2023 年,奇德新材净利润进一步大幅下滑至 800.51 万元,其利润规模已仅有上市前 2020 年的不到一成,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跌至仅五百余万元。 一泻千里的经营业绩之下,可谓是艰难地保住了公司盈利,避免了陷于被戴帽的境地。 这样岌岌可危的盈利情况,令人不得不对奇德新材盈利的真实质量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根据公司所披露年报与其他公开资料的相关数据显示,奇德新材多项财务数据变动趋势不相匹配,高企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迟迟不予转固之下,其财务真实状况到底怎样?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变脸存货高增背后疑点
1、公司经营业绩与现金流状况匹配度极低
2023年,奇德新材营业收入实现了双位数10.50%的同比增长,但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却出现大幅变脸,由2022年3240.94万元断崖式下跌至-3467.28万元;且如此糟糕的现金流也与公司同期仍有800余万元的净利润情况极为不相匹配。对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大幅减少,公司解释其主要原因之一为汽车类模塑一体化业务模式交付周期较长,存货持有量增长,导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3000余万元。而此种解释是否合理呢?
2、存货爆发式增长背后疑云重重
截至2023年底,奇德新材存货账面价值已大踏步增长至7013.56万元,同比增速高达64.26%,同比增幅则为2743.87万元,与前述公司所解释支付现金流增长规模约在同一量级。奇德新材还表示,库存材料量的高增主要为在年末的采购导致,而众所周知年初由于过年长假等原因,第一季度往往并非制造企业业务旺季,公司选择在年末时点大规模备货的合理性并不高。
同时,根据奇德新材发布的2023年第一版年报数据显示,全年其汽车配件领域销售收入为 5060.31万元,而根据前述数据来看该类产品所对应期末存货金额仅考虑增幅就应当在3000万元左右。此即意味着该类产品期末存货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应在50%之上,而如此高比例的存货储备水平则极为异常。
通过横向对比,以2023年下游汽车应用领域营收占比超七成的可比公司——南京聚隆为例,其当期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20.46%,远远低于奇德新材同期水平。进而公司所宣称的汽车类模塑业务交付周期较长,导致存货持有量增长理由的可信度较低,其爆发式增长存货或存在虚高。
3、库存商品高增下,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却诡异下降
截至2023年底,奇德新材存货中的库存商品同比增长高达45.64%;同时,其全年销售费用也出现远高于营收增速、同比27.13%的高增。在公司所面临去库存压力骤然升高的情况下,对应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升高也理应在情理之中。
然而,奇德新材库存商品跌价准备的实际计提情况却恰恰完全相反,其计提比例为6.25%,较2022年明显下降2.22个百分点。在奇德新材库存商品高增下,其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不升反降的合理性存疑,是否存在人为调节计提比例从而粉饰财务报表?
主要生产设备产能利用率仅五成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注水了吗
自上市以来,奇德新材在开展多个募投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在持续大手笔投入打造奇德科技园项目,并导致近年来公司固定资产规模的迅猛增长。截至2023年底,奇德新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攀升至24591.81万元,2021年—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3.17%。
1、固定资产规模飞速增长下,整体产能扩张却并不给力,产能利用率水平亦十分堪忧
2021年-2023年,奇德新材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设计产能的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仅为16.30%、2.69%,这与期间内公司固定资产的飞速增长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同时,在公司整体产能扩张并不大的情况下,2023年前述两大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已仅有47.97%、54.20%。特别是彼时2020年上市前,奇德新材复合材料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曾一度高达92.98%,更可谓是遭遇断崖式下跌,令人不得不高度怀疑公司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大量闲置,乃至于其庞大规模固定资产是否存在虚高。
2、机器设备占比、固定资产周转率均畸低,固定资产是否注水
截至2023年底,奇德新材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账面价值为5279.09万元,与账面价值高达18879.03万元的房屋及建筑物极为不匹配,其机器设备与房屋及建筑物的账面价值比仅为0.28。而通过与可比公司横向比较,同期末时点,南京聚隆机器设备与房屋及建筑物的账面价值比为0.63,也同样可以明显看到奇德新材这一比例畸低的异常情况。
同时,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3年奇德新材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为1.37,近三年来该比率呈现持续快速下滑,已仅有上市前2020年的不足三成水平。而反观同期可比公司南京聚隆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则高达3.88,奇德新材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水平同样畸低。
而众所周知,相对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非流动资产的财务造假成本明显更低。同时,由于房屋及建筑物相关材料成本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其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性强,工程建设周期一般较长,且所涉及环节众多,故而也往往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重灾区。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分析,奇德新材庞大规模房屋及建筑物、畸低机器设备占比与畸低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可有力地说明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存在虚高的可能性较大。
3、一边价值超千万元房产闲置租赁,一边大规模投资建设园区
在公司大举进行奇德科技园项目建设,已投入高达数亿元建设资金的同时;2023年,奇德新材财务报表中的投资性房地产也实现从无到有,超千万元规模固定资产被转至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公司表示,其变动原因为江门市江海区东升路135号房屋及建筑物闲置并已开始出租。而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地为此前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地址,其建筑面积达17675.21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该处房屋及建筑物在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后,奇德新材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此番操作之下,公司不但再无计提相关折旧之忧,同时其还确认了173.48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全年公司利润总额比例高达18.63%,可谓是一箭双雕。而奇德新材将计划短期用于出租的房产转入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合理性高度存疑,其人为调节粉饰财务报表的痕迹明显。
4、新厂房项目建设期已超5年,却仍存庞大规模在建工程迟迟不予转固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奇德科技园新厂房的建设早已于2018年启动,至2023年底该项目建设周期已超过5年之久,而反观其此前募投项目的预计建设周期仅仅为2年。新厂房为何经历如此超长周期建设依旧未能实现整体完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截至2023年底,该项目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仍然高达8511.01万元,所披露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也已高达98.67%,但却精准地把控在了100%以内。且从期后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来看,奇德新材在建工程整体账面价值仍在持续升高并已突破亿元,新厂房庞大规模在建工程依然未进行转固。
考虑到近3年来,公司净利润较上市之前呈现持续断崖式下滑,2023年其净利润已仅有上市前2020年的不到一成,不足千万元净利润的奇德新材已面临着愈加严峻的戴帽压力。一旦目前庞大规模在建工程转固,其所产生的相关折旧或将公司进一步拖入亏损泥潭,而这恐怕才是奇德新材不得不延迟在建工程转固的根本原因。
新刊财经就是否存在调节粉饰财务报表等问题致函奇德新材,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编辑 |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