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高粱到琼浆玉液,茅台以质量铸魂,造就匠心佳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幸雯雯
“质量是生命之魂”是茅台酒的铁律。
茅台酒之所以能成为当之无愧的“酒王”,核心答案归结于“品质”二字。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茅台对生产质量的极致追求从未停歇,始终与时代同步。
10月8日,茅台集团2025年度生产·质量大会(下造沙工作会)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生产质量工作成效,科学谋划2025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开启茅台酒新一轮生产。
“茅台的生产是正常的、质量是稳定的,整个生产质量是完全符合茅台标准的。”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对过去茅台的生产质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抓好2025年度生产质量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精耕深耕质量,确保茅台质量的持续稳定;二是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三是爱我茅台、团结拼搏,营造“酒香、风正、人和”的氛围;四是坚持奖勤罚懒、结果导向,塑造奉献茅台的良好风气。
张德芹指出,一代又一代茅台人对生产的精益求精、对质量的始终坚守,是茅台产品自信和品牌自信的最大底气。
坚持质量信仰 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产品
会上,张德芹明确指出,传承和创新,是茅台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围绕“质量”这个根本原则和底线展开。一方面,“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二十四节气物候节律、一年一个周期”等好的工艺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要大力传承。另一方面,要树立创新思维,要加强科技创新攻坚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
为确保酿造原料的优质稳产,茅台历来将红缨子高粱种植基地视为“第一车间”,坚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从2001年开始,便与地方政府、合作社和农户合作,建设有机高粱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茅台的有机高粱基地覆盖面积已达到近100万亩。
张德芹还强调,在生产上,要强化工艺执行,做到精耕细作、精细操作,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能牢牢把握住“质量”这个核心。
从8月中旬的2024年度茅台酒生产技术分析会,可以清晰感受到茅台对品质追求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会前,为全面征求关于茅台酒生产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做好来年生产工作筹备,茅台先后召开了车间级生产技术分析会36场次,覆盖了退休老专家,首席、特级酿造师等群体,累计征求意见1400余人次,收集意见及建议400余条。
品质是“茅台之所以是茅台”的核心,在不同的时期,茅台对质量的要求都随着白酒消费及行业趋势的改变与时俱进。
当前,“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张德芹曾表示,茅台会借此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要设身处地去为消费者的消费场景进行思考,让消费者的精神感到满足。
此外,加码海外市场是近年中国白酒的发力重点,质量也是茅台国际化路径“三维度”中的首要维度。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6月至今,茅台先后5次主动出海、走进10个国家,累计举办海外活动超50场,出海明显提速。
把握更高维度的质量 穿越白酒周期
今年,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分化加剧,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愈发凸显,白酒产业由粗放向精细、由数量向质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这对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带来更大的挑战。
在区域背景下,贵州明确提出要发挥世界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推动白酒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优强白酒企业舰队,贵州省投资促进局亦在今年以来发布了多个涉酒项目。
随着行业与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作为行业龙头,茅台对于质量的理解和把握相比以往更加深刻,将“质量”提到了新的高度。
在6月召开的“茅台集团2024年战略研讨会”上,张德芹曾表示,茅台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茅台塑造形成了品质、品牌、文化、环境、工艺五大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品质”是茅台核心竞争力的首位,也是茅台穿越周期的压舱石。
充足的产能能最大限度保障茅台酒品质,也为茅台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当前,贵州茅台正加快推进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等项目建设,为高品质茅台保驾护航。其中,茅台酒“十四五”技改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
数据显示,2014年茅台酒产量约3.87万吨,到2023年已达5.72万吨,十年间增长近5成。今年上半年,茅台各轮次基酒符合轮次特征,生产质量稳中向好,茅台酒产量约3.91万吨。
在产品打造方面,茅台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好产品,如茅台1935近期就在酒体上做了升级。
此外,茅台还不断通过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去精进产品质量,曾于2003年、2011年以及2023年三次荣膺全国质量奖,并于今年摘得世界质量管理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EFQM全球奖(七钻),管理质量在国际范围得到高度认可。
归根结底,茅台的发展路径,是一条以坚守产品质量和品质为基础的路径。张德芹在会上强调,当前既要正视挑战,保持清醒头脑,更要坚定信心,共同迎接挑战,再创茅台生产质量工作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