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通俗聊聊化债如何让经济走出泥潭

来源:雪球 作者:当理性来敲门 2024-10-14 06:4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通俗聊聊化债如何让经济走出泥潭)

很多人对地方政府化债怀有很大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中央政府用特别国债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是左口袋转右口袋,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十分错误的认识!中央政府帮助地方政府大规模化债是当前制度条件下最正确的做法,是扭转经济持续下滑趋势的必须之举,而且,解决力度越大、解决速度越快,越有利于经济走出泥潭,越有利于经济稳步复苏!本文来解释一下这里面的经济学道理。

一、政府开支如何让老百姓收入增长?

我国的制度条件决定了,当出现经济低谷的时候,要采取财政刺激,只能走政府大规模投资(各类基建投资,新基建、老基建、土地房地产等)这条路。为什么不能走大规模减税、大规模充社保或大规模撒钱的模式?不解释,总之是“不适合我国国情”。如果政府搞基建,会带来什么效果?

1.立即拉动总投资、民间投资,立即拉动就业,立即拉动居民收入上升。政府不论是搞铁路公路地下管廊市政设施建设,还是搞土地整理项目,都要投入大笔资金(政府投入资金+更大规模银行贷款),然后采购大量基建材料,钢铁、水泥、化工、金属、塑料、电力,雇佣大量工程建设队伍,使用各种工程设施,这些钱会经过企业层层采购关系最终流入亿万老百姓的口袋,就业增加,产出增加,居民收入也增加。

2.带动消费各业回稳复苏。企业、老板、老百姓有钱了,自然就会扩大消费支出,各种消费品、服务业的销售额自然会增加,由此带动新一轮就业增加、产出增加、居民收入增加。

3.带动税收增加。企业生产、购销活跃起来,居民消费活跃起来,自然各项税收就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就会随之增加。

4.政府投资增加带动的经济增长既是重要发动机又是其他发动机的点火器。上面说的是政府增长直接会带来的经济复苏效应,但是实际上政府投资增加带动起来的经济增长并不仅仅限于自身投资规模,它还会启动民间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动机。什么意思?上面说了,由于参与政府投资的项目,很多企业、居民收入增加了,他们又会增加采购与消费,这又会带动下游行业企业扩大生产、扩大投资、扩大就业,这个扩大不是1带1的扩大,有可能是1带2的扩大。为什么?因为银行在发挥放大器的作用。银行为这些扩大生产的企业提供新的借款,使得这些企业购买力被放大,带动的就业也自然被放大。因此,最终带来的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会远大于政府初始投入的项目投资。这就是我说它有其他发动机“点火器”的作用。

5.最终,政府投入的基建投资(如果力度足够),经过国营与民间企业的需求(采购)传导,又经过银行系统全链条注入贷款的放大机制,讲过一两年的经济链条传导,全社会就会进入一种经济活跃、蓬勃发展的状态:就业旺盛、居民收入提高、社会消费旺盛、通货膨胀抬头。

6.基建投资的最大副作用就是通胀循环。可以想象,大量货币通过银行发放贷款的方式流入到居民手中,而当初这些贷款发放时是根据基建项目发放的,这些项目很多没有变成居民可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变成了地下、地上的公共设施,可想而知,老百姓要采购的吃喝拉撒日常用品没有同比例增加,可是,发到老百姓口袋里的货币却同比例增加了。那么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通胀。通胀通常会在基建发力一年以后开始逐步显现,如果两年保持大规模基建,两年后的通胀就会变得很高,高到社会上开始出现怨声,那时候,就得反过来调控了,紧缩贷款,紧缩基建。通胀的强度与基建的力度、银行贷款政策的放松程度是直接相关的,力度越大,贷款政策越宽松,未来的通胀越高。

上面通俗的解释我们能够看清,要想让经济复苏,办法很简单,第一加大基建投资力度,第二放松带宽限制。这两条力度够了,经济不复苏都难。这不是左口袋掏给右口袋的游戏,这是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按照经济规律进行传导的真实经济学。

二、当前越快化解债务,越快走向经济复苏

当前各地政府债务成为制约各地政府扩大基建投资的最大限制。经过几年对房地产行业的严格抑制,整个经济遭遇了重大困难。这个链条怎么传导的?房地产行业此前每年销售15-18万亿,这个行业养育着太多的企业、太多的就业、太多的收入、太多的政府收入。这个行业一直被打压了三年,房地产企业投资严重萎缩,银行贷款严重收缩,大量人员转产转业,员工收入严重下滑,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严重萎缩。由此又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收缩行为,大量企业销售下滑,缩减投资,裁汰员工,下调工资,消费严重下滑,又带来一轮消费企业的萎缩,最后,政府发现,自己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都在萎缩。可是,前几年为了项目建设欠下的贷款却一分没少,地方政府只能节衣缩食,很多编制内的员工收入都不得不被压缩。政府想还钱却没收入,想扩大投资却被债务压着,企业想扩大投资却没有销路,居民想扩大消费却面临收入下滑,整个经济都陷入在一个螺旋向下的漩涡里。

这个时候,怎么办?赶紧化债!

怎么化债?办法有很多。财政部这次采取的政策在方向上非常到位,通过发行国债置换地方政府债务,给地方政府卸下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债务负担,让地方政府轻装上阵,他们就有力量去开展新的建设和投资了。只要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搞建设,经济复苏是肉眼可见的板上钉钉。

从前面的解释我们应该清楚,这次化债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越能够更早启动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从而启动整个经济的复苏。

这次政府化债很像1999年那次国有银行化债。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刚过,银行体系积压了大量不良资产,银行资本金都不足,哪里有钱给企业居民发放贷款呢?前面说过,银行是政府投资放大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助推器,银行熄火,政府再怎么努力增加投资也无济于事。那一次中央政府也找对了病根,直接来了一次1.4万亿银行不良资产大剥离的行动,同时财政部又通过特别国债给银行注资、央行通过汇金公司给银行注资,一举解决了银行的债务重担,让银行轻装上阵,重新发挥放大器的作用。当时做法很简单,四家不良资产公司收购这些不良资产,财政部发型特别国债注资银行,中央汇金直接注资银行。银行资本金多了,不良资产少了,一举恢复了重新大规模发放贷款的放大器功能。当时也是很多人批判,担心,说这样做败坏了市场纪律,那么多债务以后怎么办?后来如何呢?经济蓬勃发展了十年之后,那1.4万亿债务不但没有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倒闭,反而让他们大赚特赚,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那点债务简直已经看不见了。

这一次基本上是类似的做法。地方政府债务被剥离,银行因为房地产萎缩积压的不良贷款也将被新的注资对冲掉。地方政府投资能力被释放出来了,银行这个放大器也被解放出来了。

那么规模是多少?

财政部特别强调,除了每年安排的化债规模,这次要一次性安排一次大规模化债行动。具体数字虽然没有透露,但是既然说了,就不会是小数字。尽管我们不知道数据,但是我们看一下宏观数字就知道,政府手里的牌很多,有足够的空间来应付当前局面。

我国GDP2023年是126万亿,我们的政府债务负担只有71%,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们是最低的(数字准不准确不重要),日本263%,美国126%,英国100%,欧盟80%多。我们的赤字率是多少?3%。这也是主要经济体里最低的一档。日本6.2%,美国5%,英国4%多,欧盟刚降到3%。这些数字一比较,中国政府的债务有很大上升空间。何况,在危机时期,各国的赤字率都会远高于今天的数字,超过2位数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国在当前局面下,为了复苏经济,让赤字率升到5-6%一点问题都没有,债务规模如果再上升10个点到80万亿也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我们不知道政府到底力度有多大,因为政府目前不想公布,大概率是不想刺激疯狂的股市。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央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要扭转局面。有了这个决心,就不用担心规模问题了,不够就加嘛!

三、最后的顾虑:房地产业的角色

我不觉得高层对房地产的定性有了根本转向,至少从目前的表态来看,依然是不那么鼓励的表态。“止跌回稳”,这就是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很简单,消化存量,控制增量,房地产的问题很快可以解决。但是最好不要认为房地产又要火一把,恐怕一冒头就会被抑制。而这正是我的顾虑:如果房地产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收入会受到限制,自然地,政府的投资能力同样会受到抑制。

在这个重大约束下,要想放大经济刺激效果,银行信贷就必须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小结:经济拐点已至,政策力度未知,立即停止悲观,要多乐观?边走边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亚洲金融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