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行长潘功胜:两项新工具今日实施,预计还有降准降息)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题为《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经济动态平衡》的主题演讲。
综合上海证券报、金融时报报道,演讲中,潘功胜提到了房地产、资本市场、货币政策框架、人民币国际化等多个热点话题,释放重磅信号。
潘功胜:年底前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到0.5个百分点
潘功胜表示,9月27日,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到0.5个百分点,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2个百分点,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今天早上,商业银行已经公布下调存款利率,预计10月21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会下行0.2到0.25个百分点。
潘功胜: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文件18日发布实施
潘功胜表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金融工具,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组建了工作专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开始接受金融机构申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文件于今天发布实施。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银行”介绍,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目前获准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即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正式启动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中国人民银行”指出,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以下简称21家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发放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
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21家金融机构按通知规定发放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与“信贷资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关监管规定不符的,豁免执行相关监管规定;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执行现行监管规定。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按季度发放。即日起,21家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贷款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发放贷款后于次季度第一个月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10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潘功胜:央行提供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具有特定的指向性
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制定了助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这两项工具是完全基于市场化原则设计的,在国际上也有成功的实践。
潘功胜指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不是央行直接向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不会扩大央行的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的投放;央行提供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则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仍是金融监管的一条红线。
“这两项工具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探索。我们将与证监会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潘功胜表示,从宏观和深层次角度看,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是相互交织、互相作用的,估值修复有助于资本市场发挥投融资功能,阻断市场走弱与股权质押风险的负向循环,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改善社会预期,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
潘功胜: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三轮重要的动态平衡,中国都深入参与,并作出积极贡献
潘功胜表示,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比较合理。经济运行中的平衡是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关系相互作用、优化调整的动态过程,也是各国经济运行的普遍现象。
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三轮重要的动态平衡,中国都深入参与,并作出积极贡献。中国经济自身也经历了深刻的结构调整和动态平衡过程。近年来,中国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举措,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从传统的经济高速增长导向转向创新驱动型和质量效益型。供给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消费的作用持续增强。
潘功胜: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实施较强的宏观总量支持政策
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主要有三点考虑。
第一,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实施较强的宏观总量支持政策。中央果断决策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稳经济、稳预期、促消费、惠民生的坚定决心,市场作出了积极反应。
第二,当前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战,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过去的实践,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予以应对。
第三,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弱化金融市场风险累积。近一段时间,人民银行就长期国债收益率运行多次与市场加强沟通,目的是遏制“羊群效应”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单边下行潜藏的系统性风险。
潘功胜: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 并更加重视消费
潘功胜表示,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在经济运行中,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一是经济增速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平衡。二是经济增长中内部和外部的动态平衡。三是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平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增加居民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扩大消费,形成“政府培育消费,消费激活市场,市场引领企业,企业扩大投资”的良性循环。
“实现经济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好几个重点。”潘功胜指出,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二是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把握和平衡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提高政策与市场关切的交集度和针对性。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法治经济环境,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他表示,人民银行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提升金融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为经济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动态平衡。
潘功胜: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潘功胜表示,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进一步加强宏观信贷管理,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他表示,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现代科技创新投资周期长、资金量大,风险和不确定程度高,金融服务需求多元。特别是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更多依赖股权融资,积极、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人民银行将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潘功胜:增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
潘功胜表示,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执行机制方面,会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民银行已与财政部建立了联合工作组,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传导机制方面,要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潘功胜: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潘功胜表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性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坚持以市场驱动和自主选择为基础,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与合作,促进中国和全球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