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采销直播,打响直播带货模式迭代的“第一枪”)
$京东(NASDAQ|JD)$ $阿里巴巴(NYSE|BAB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刚进10月下旬,双十一的气氛就开始变得浓烈。
这几天,李佳琦宣布从10月14日开始累计发放5亿元的现金红包。京东方面也宣布采销直播间与李佳琦同步直播,并且“现货开卖、同价再打九折”。
大促的火药味,确实有点浓。
今年这个双十一,似乎有点不一样,预热的时间提前了,而且大家也似乎都铆足了劲。这可能跟前些日子股市上涨有关,市场的消费信心似乎又回来了。
电商行业朋友透露,今年这个双十一做好了,业绩是非常好看的,去年双十一数据不佳,一些直播间的数据甚至不如去年618的表现,今年这个双十一如果做出了成绩,那么GMV同比数据可能更容易拉上去。
虽然气氛烘托到这了,但双十一前这段时间,也有不那么“和谐”的声音。比如,小杨哥直播带货翻车,售卖“香港美诚月饼”涉嫌虚假宣传被罚。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小杨哥公司“三只羊网络”成立不过才三年多。
一方面,今年,双十一人气这么高,直播带货的火药味这么浓,的确让品牌、商家和消费者们都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而小杨哥也好、李佳琦、辛巴也好,这年头儿哪个主播没翻过车?难道,直播带货商业迭代了这么多版本,真的没有一种“完美”的模式吗?
这个问题,迫切需要找到答案。
直播带货的BUG
不止小杨哥,这次李佳琦双十一活动似乎也有“翻车”的迹象。
李佳琦在10月4日的直播中宣称,“10月14日11.11预售第一天,每5分钟发500万红包。”在直播中,李佳琦方面表示“从早发到晚,一共发多少钱,大家算去吧”。有网友按照早8点到晚12点进行计算,红包总数将达9.6亿元。
有意思的是,11月14日直播中,李佳琦突然改口称,14日到15日两天共发5亿元红包,并且“不定时发放”。9亿红包变5亿,红包直接“缩水”一半……
客观的来看,发红包也好、抽奖也罢“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直播间所有”,但也有参与的网友表示“蹲了5个小时直播间,一个红包也没有抢到”。
直播带货,不仅是“红包难抢”这一个变化。
去年,李佳琦直播间开始卖“79元眉笔”,而今年,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有直播间部分商品价格似乎有所上涨。红包缩水也好,价格上涨也好,也许对于带货动辄破亿的主播而言,不过小事儿一桩。
频繁的带货“翻车”似乎说明,直播带货这个商业模式,还有BUG需要修补。
为啥主播总是会翻车?
因为直播带货,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或者说,直播带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信人”。
举个例子,在董宇辉、李佳琦直播间里经常下单的人,大部分都是信赖董宇辉、李佳琦这几个人,因为粉丝先入为主地觉得,董宇辉、李佳琦能给大家带来低价的好货,
毫无疑问李佳琦也、董宇辉是毫无争议的直播带货第一梯队,有完整的选品、售后团队,在直播带货这件事儿上,足够专业。
但是,任何的商业模式里,只靠“人”建立的信任总是脆弱的,因为人总是会犯错,总是会“翻车”。
比如,供应链没做好,选品有问题?再比如,主播心直口快一时嘴瓢?再比如,主播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很多事情其实要交给团队的其他同事来做,就像“小作文”事件。
所以,“人”的因素往往是最大的变数,这个变数可能会让生意变得更好,但也可能会变得更差。而直播带货,最核心的恰好是这个不怎么“可控”的变量。
可以说,“人”是直播带货商业最大的一个“BUG”。
直播带货商业的核心是“人”,但直播带货又不完全依赖人。电商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大部分消费者其实都明白“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最朴素的道理,但大家依然希望能够用便宜的价格买到好货。
买东西,便宜是“第一性”原理,所以,直播带货的“锚”其实是价格。
还记不记得当年李佳琦是怎么确立“一哥”地位的?靠的是绝对的低价,跟品牌谈“独家全网最低价”。
换句话来说,过去直播行业的“价格之锚”更像是某种形式的“压价”。主播团队裹挟流量、用户,然后向供应方“加价”,从而以“全网低价”再度聚合流量卖货变现。
在这个过程里,用户的确买到了低价,但随着逐渐内卷,过度的低价使得品质也失去了保障,品牌方只能“赔钱赚吆喝”。
现在,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在如今电商行业里,所谓的低价不是“硬性”的标准,对于消费者来说,要的不是绝对的低价,而是要“低价好货”,甚至还要“好服务”。
比如,一个现象是,直播间的商品品类变化。
前两年直播间卖的好的都是低单价的商品,这两年,明显的一个变化是高价的商品卖的多了,像是数码、平板,上千元的戴森等等。
这种变化说明,直播带货的核心群体需求,其实就要“低价好货”,也有不少直播间的消费者反馈,希望物流再快一些,退货更方便一些。
这说明一件事儿,人们到直播间下单,其实“货”的因素远比“人”要重要得多。
毕竟,这么多的直播间、这么多头部主播,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全网低价”,到底该信谁?到头来还是看产品,看货究竟怎么样,李佳琦也好、董宇辉也罢,直播间的产品价格都比一比,也许才有答案。
也因此,当市场端完成从“人”到“货”的变化之后,那么直播带货的商业是不是能从“信人”,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信货”?
互联网江湖认为,这是可能的。
今年双十一,京东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自此前给采销加工资之后,京东开始让一线的采销进直播间,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采销直播能不能给直播带货这个行业“蹚出”一条新路?这个问题很关键。
采销直播“新物种”
采销直播是京东特有的能力,也是京东想要往外打的一个“品牌”、一种“模式”。
但实际上,采销直播其实是个“新物种”。
采销直播跟之前的直播不一样的是,直播间的重点是“货”,采销直播中,主播最大的价值是传递关于货的信息。
如果说,李佳琦、薇娅老罗等直播是靠“人”来建立信任,那么采销直播,本质上就是靠“信息”建立信任。
靠信息建立的信任,是很坚固的,
消费者了解到了足够多的“货”的信息,自然就会产生信任,然后自己下单,理性决策,这样的交易也往往更稳固,更容易形成消费习惯。对于电商行业来说,要拉动全年GMV,短期靠促销,长期还是得靠习惯。
消费者获得信息,根据信息做决策,本质上是希望在商业交易里获得利益最大化。人们不仅要低价,也要好货。
所以,消费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对于买家而言,掌握的信息更多,也就在决策中有更多的优势。
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买到真正的低价好货,需要掌握信息有很多。比如产品的品质、价格、平台的服务、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等等。
所以,真正能把买东西这件事做到极致性价比的“集美们”,一定得是非常“牛X”的数据分析师。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消费者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精力来做“颗粒度”这么细的分析。
但是,有一类人他们本职工作就是做这个的,那就是采销。
比方说,几层的抽纸是最好用的?羽绒服含量到多少适合立冬,多少适合冬至穿?这些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细节,采销们门儿清。京东有好多干了十多年的老采销,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深入一线工厂、一线产地,反复比较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
所以,在选品这个事儿上,一线的采销们可能比“李佳琦、小杨哥”专业得多。甚至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网上不是一直有这么一句调侃:不要用你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精打细算地挑货、买货,就是采销们“端在手里的饭碗”。
采销对于直播带货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仅是更容易被消费者信任,还可能意味着低价好货“定价权”的一次重新洗牌。
京东自营的直播间不收坑位费,也不收达人佣金,所以无论是选品上还是定价上,京东都没有太多顾虑。这种“没有顾虑”使得采销直播间的选品范围更广,并且对低价好货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定价权”。
直播带货为啥能火这么多年?
主要有两个原因:
供给过剩导致低价竞争仍然是大部分品牌卖货的主要策略。
直播带货一直以来都掌握着“低价”的定价权。
今年这个双十一,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以往那些“赔本赚吆喝”,签“全网直播间低价协议”的做法不适应这个时代了。
对于品牌、对于工厂来说,大部分都希望直播带货能带来“降本增效”,而不是高昂的影响费用支出。
所以,对于行业而言,原本的直播带货模式本就不可持续,迫切需要一种新模式。
一些头部主播的直播间为啥要涨价?或者说,增加了一些高价商品?原因其实不难猜,很可能是因为坑位费用太高,品牌商家不挣钱,所以必须提高单价,提高毛利。
所以,某种意义上,直播行业的涨价是一种必然,某种意义上,也是再为之前的“低价垄断”买单。
为啥采销直播有希望能重新掌握“定价权”?
原因在于,供应规模端天然的成本优势,加上成熟的模式以及正确的运营方式。
对于京东这样的平台来说,做到“低价好货”本就不是一件难事。京东的供应链的规模、质量都是电商行业,乃至零售行业第一梯队的,这点是行业公认的。
另外,如果能找到一种低成本的“直播带货”模式帮助品牌卖货,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品牌、商家参与到新的供应体系中来,从而迅速完成供给端的规模化。进直播间好的产品更多,采销直播就越容易做起来。
其次,一旦把好货低价的心智做透,采销的直播间就会有“泼天的流量”。
好的电商平台从来不缺好的供应,反而对流量的需求更大一些。
有了低价好货的定价权之后,当京东的资深采销们开始走向前台,对流量的问题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
直播带货商业的一个本质的逻辑在于:低价的好货是自带流量属性的。
拼多多为啥能做到跟阿里差不多的体量?就是因为低价带来的流量涌进平台之后,GMV迅速增长。
同样的逻辑看,采销直播一旦把好货低价的心智做透,那么,泼天的流量也会涌进直播间。有了充沛的流量,有了好的商品供应,那么,采销直播的模式就好比滚雪球,可能很快就能成长起来。
到时候,这泼天的流量该怎么去接,是每一个品牌和商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写在最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直播带货这个商业模式,在不同平台的手中也会有不同的解法。
采销直播这个新物种的出现,也许是这个商业模式进化的开始,京东迈出这一步之后,未来行业可能有更多的 “采销直播”出现。
到那时候,直播行业的模式“BUG”有望彻底被消除,届时,整个电商消费,也会迎来真正的新生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