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杉杉系”受困:股价跌80%,利润近消失,18亿债务压顶

来源:博望财经 2024-10-23 15:23: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杉杉系”受困:股价跌80%,利润近消失,18亿债务压顶)



文|宁成缺

来源|博望财经

一年前,浙商界的传奇人物郑永刚突然离世,留下了一个市值超过600亿的庞大商业版图——“杉杉系”。然而,时光荏苒,一年之后,其子郑驹接手父亲的事业,但“杉杉系”已难以重现昔日的辉煌。

在经历了一场内部纷争的平息之后,“杉杉系”又接连遭受了业绩的下滑、债务压顶等多重打击。更糟糕的是,其旗下的上市公司甚至可能面临易主的危机。同时,主营业务市场也全面承压,使得“杉杉系”在诸多不利的境遇下,因资金问题而摇摇欲坠。

这种困境在股价上得到了直观的反映。曾经市值接近千亿的杉杉股份,如今股价在两年内累计缩水超过了80%。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而且,杉杉股份还突发债务危机,涉嫌18亿的债务违约,并被多家银行提起诉讼。

回溯到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佼佼者。其第一年就实现了5亿的营收,第二年更是攀升至10亿的高位。这样的业绩,即使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也鲜有同行能够匹敌。

眼看他昔日高楼起,宾客满座,如今却似楼要塌。从服装行业的起家,到跨界涉足新能源、商业地产、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拥有660亿资产的资本巨头“杉杉系”,如今却已走到了悬崖的边际,“杉杉系”何去何从?

01

从服装到科技,“杉杉系”是如何发家的?

杉杉股份,这家现今聚焦于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业务的上市公司,其成长轨迹颇具传奇性。它并非一开始就是高科技领域的佼佼者,而是做服装起家。

上世纪80年代,商业精英郑永刚从宁波外贸部门转战至濒临绝境的甬港服装厂。这家服装厂在短短三年内更换了三任厂长,却仍未能摆脱困境。郑永刚深入调查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低廉的加工费和高昂的设备成本导致了长达数月的生产停滞。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郑永刚毅然决然地决定摒弃代加工模式,转而打造自己的内销品牌,并推出了备受瞩目的“杉杉西服”品牌。

在那个时代,郑永刚就显现出非比寻常的胆识和远见。他借款3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投下了广告。那句“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迅速让杉杉西服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时间来到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根据choice数据的统计,1996年至1998年期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5.558亿元、10.02亿元和7.634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也稳稳地保持在5732万元、7524万元和7014万元的高水平。杉杉牌西服的市场份额更是一度突破了30%,牢牢占据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1996年,杉杉在上交所挂牌,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据choice数据,1996年—1998年,公司营收5.558亿元、10.02亿元、7.634亿元,归母净利5732万元、7524万元、7014万元,杉杉牌西服市占率一度超30%,可谓响当当的行业第一。

然而,郑永刚并未因此满足。在服装业务如火如荼之际,他敏锐地预见到这种繁荣难以持久,于是决定主动转型,进军科技领域。1999年,公司成功涉足锂电池材料领域,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负极材料产业化的企业。随着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锂电池行业迎来了两次爆发期,杉杉股份也借此走向了巅峰。

2022年,郑永刚《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活动上表示,很早就意识到了杉杉西服难以长期独领风骚,因此1999年就开始了企业转型的研究。

在郑永刚的带领下,杉杉股份不仅在锂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通过投资平台先后入股了宁波银行、大元股份、中科英华、希努尔、艾迪西、江泉实业、新华龙等多家公司。

有意思的是,随着电池负极行业竞争的加剧,郑永刚再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将目光投向了高科技领域——偏光片。2021年,杉杉股份收购了LG化学的偏光片业务,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偏光片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25%。

郑永刚的高瞻远瞩与忧患意识,使得杉杉股份在两次“豪赌式”变轨中成功避开了被时代淘汰的命运。20多年来,杉杉股份持续跻身中国500强企业行列,而“杉杉系”也成了资本市场中的巨擘。

目前,“杉杉系”主要由杉杉集团、杉杉控股和杉杉股份组成,杉杉股份主要经营是板块锂电池材料,杉杉集团是杉杉股份的第一大企业法人股东,持有34.71%股份;而杉杉集团和杉杉股份都是“杉杉系”的一分子,杉杉控股是顶层控制平台。三者构成了一个紧密关联的企业家族体系。

截至2023年末,“杉杉系”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660.35亿元,总负债为367.8亿元。2024年,凭借705.47亿元的营业收入,“杉杉系”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位列第345名。

02

营收净利双下滑,杉杉股份为何沦落至此?

郑驹接手杉杉股份一年多来,成绩单显得有些黯淡。

2024年8月30日,杉杉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营收为88.2亿元,较去年减少了6.84%,而归母净利更是大幅缩水98.27%,仅剩1757万元,扣非净利也下降了95.93%,仅为2391万元。

这样的业绩下滑,无疑让投资者们心生忧虑。自郑驹去年3月正式接任董事长以来,杉杉股份的市值已从约390亿元骤降至如今的180亿元左右,近200亿元的市值就这样烟消云散。股吧里,投资者的不满和担忧溢于言表,纷纷质疑父辈打下的基业是否能守得住。

杉杉股份面临的困境,既有外部市场的因素,也有内部管理的挑战。

自2023年以来,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都逐渐进入了下行周期,产品价格持续承压。

以负极材料为例,据上海有色网SMM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低端、中端、高端人造石墨负极价格均大幅下跌超过三成。进入2024年,价格仍在调整中,8月29日的数据显示,各档次价格较年初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杉杉股份方面表示,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受行业景气度影响,产品价格和净利润同比下滑。2023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营收减少9.82%至72.67亿元,毛利率减少10.36个百分点至11.77%;偏光片减少0.32%至102.97亿元,毛利率减少7.18个百分点至19.52%。

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剥离非核心业务也对业绩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去年同期出售了电解液业务部分股权,确认了约2.44亿元的投资收益,而本期则没有此业务对应的投资收益。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虽然带动了锂电池需求的上升,但整个产业链仍处于阶段性产能过剩状态,导致产品价格承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供应链的不稳定,都使得市场需求在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回升。

特别是锂电池产业,近年来经历了快速扩张后,随着政策补贴的逐步退出,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断增加。

然而,在行业景气度整体下降的背景下,杉杉股份并未因此停下投资的脚步。去年9月末,公司抛出了两项巨额投资计划,分别涉及负极材料业务和偏光片业务,总投资金额预计超过百亿元。这些投资目前均在正常推进中。

除了市场环境的挑战外,杉杉股份还经历了内部管理的动荡。

2023年2月10日,公司创始人郑永刚突发心脏病去世,引发了豪门争产大戏。郑永刚的儿子郑驹虽然被选为新任董事长,但后妈周婷却对此表示不满,并指称股东大会违规且错误。争产风波持续了一个多月后,双方虽然达成和解,但在此期间,杉杉股份的市值已蒸发超过60亿元。

面对内外部的双重挑战,杉杉股份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市场总是在变化中,企业策略也需要不断调整。未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杉杉股份能否制定出有效的战略并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03

债务危机压顶,杉杉股份前路堪忧

经营业绩下滑对杉杉股份来说,还只是冰山一角,更严峻的挑战在于其沉重的偿债压力。

上半年,杉杉股份的短期借款激增约14亿元,达到了80.75亿元;长期借款也增加了约8亿元,总额攀升至88.89亿元。到6月30日,公司的有息负债总额已经高达199.48亿元,而其货币资金仅为56.25亿元,资金缺口显而易见。

不仅如此,杉杉股份的自发性负债中的应付账款也在上半年大幅攀升,总额达到39.06亿元,同比增长了11亿元。

在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双双下降的背景下,应付账款的大幅增加显得尤为突出,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存在问题,如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紧张、货款支付不及时等。这些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公司的信誉和供应链稳定性,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其资金链的紧张状况。

更值得注意的是,杉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杉杉股份的股权质押比例已经高达86.21%,相当于杉杉股份总股本的43.54%。这意味着,如果杉杉控股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或履行其他义务,质权人有权对质押的股权进行处置,这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经营风险。

而且,这种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的现象是在近两年内迅速发生的。以杉杉股份为例,2022年至今,相关股东合计质押股份占流通A股的比例由不到5%上涨至超过50%,仅2023年至今就上涨了20%。这种高比例的股权质押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屋漏偏逢连夜雨,杉杉股份背后的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最近因涉嫌18亿债务违约而被多家银行起诉。

2024年8月28日,杉杉集团宣布未能如期支付原定于8月21日向多家银行支付的1170.7万元的贷款利息。所涉及的银行包括浙商银行宁波分行、鄞州农村商业银行宁穿支行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

9月3日,杉杉集团公告了12项重大诉讼的最新进展,其中多数涉及银行债务的清偿,诉讼标的价值累计高达18.35亿元。

杉杉集团、杉杉控股以及新董事长郑驹基本因连带责任而被共同起诉。这些诉讼中,有公司因为预付了货款但迟迟未获发货而起诉杉杉集团等,也有因为触发违约及回购条款但后者未能履行回购义务而被起诉的情况。

最糟糕的是,“杉杉系”可能会失去对永杉锂业的控制权。10月9日,永杉锂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炬泰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将于10月31日进行司法拍卖。

此前,上述股份已被冻结,原因是债务违约。如果本次司法拍卖股份交割完成,“杉杉系”对永杉锂业的持股比例将大幅下降,可能会失去控制权。而永杉锂业经营着集团旗下最为核心的锂电材料、偏光片等产业。

在如此困境之下,杉杉股份仍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方面。其龙头基座仍在,保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聚焦优势。例如,其快充负极产品在下游应用份额保持领先,与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此外,杉杉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5.26亿元,增速41.64%。

民生证券表示,杉杉股份人造石墨、偏光片业务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显著,产线建设有序合理。随着两大核心业务行业需求增加,业绩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资金链的紧张无疑将对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未来发展构成严峻考验。市场担忧,若杉杉股份无法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可能会对其业务拓展、研发投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新世纪评级也已经将杉杉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负面下调至AA-/负面,并指出公司流动性风险上升,与关联人之间的往来和担保规模仍较大,预计短期内无法有效降压。

家族内斗、业绩下滑、股价大跌等标签让外界对杉杉的印象大打折扣。如今,杉杉再次面临周期阵痛,何时能走出低谷、最终方向是否正确、能否让企业焕发更蓬勃生命力等一系列疑问仍需时间来作答。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波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