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居客IPO失利后被曝假房源泛滥,违规“冒用工商信息”)
文|天峰
来源|博望财经
都说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一个吃螃蟹的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也可能被后浪推到沙滩上。这种案例,就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安居客身上。
2007年1月14日,安居客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房地产信息的服务平台在上海成立,业务涵盖新房、二手房、租房、商铺地产、海外地产和装修等领域。
而另一家房地产信息的服务平台贝壳找房却直到于2018 年2月28日才正式成立上线。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晚成立11年的公司却乱拳打死了老师傅。
2020年8月13日,贝壳找房在纽交易所上市,成为是我国居住服务平台上市第一股,总市值达到了约225亿美元。而2021年4月,安居客首次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想要借资本的东风追赶上贝壳的脚步,但是最终也未能如愿。
2023年,贝壳找房实现了显示了77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将28%,净利润也有58.83亿元。而第一个吃螃蟹的安居客,却泯然众人矣。
IPO失利后,安居客更是被爆出虚假房源泛滥、侵犯用户隐私、财务状况恶化等报道,而近期,更是被曝光的“违规冒用工商信息”,安居客到底怎么了?
01
“蹉跎”了13年
要说为什么安居客会被贝壳找房甩的连车尾都看不见,其实问题的原因是,二者虽然表面相似,但是从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的内核却基本不是一个路数。
安居客自2007年成立以来,其盈利模式与58同城相似,那就是主要依靠营销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也就是广告费,具体来说就是房产中介和个人在发布信息付费后能获得更多的曝光。
随着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火爆,安居客的营业收入也快速增长。到了2013年,安居客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8亿元,已经到了能上市的标准,但因其商业模式饱受诟病却迟迟未能成功。
2014年,因在过去七年中频繁变更收费方式,且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将出售房源的单次点击费用提高了27%,租赁房源的单次点击费用提高了50%,安居客遭遇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联合抵制,随后,安居客就走向了下坡路。
陷入困境的安居客最终在2015年被58同城收购,但因58同城和安居客都只甘心做一个信息中介,这就导致营销依旧是安居客发展的核心,这一点在招股说明书中就能一探究竟。
(来源:招股说明书)
2020年,安居客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为近78亿元,在总营业收入比重近97%,也就是说,截至到2020年的时候,成立13年的安居客并没有改变其商业模式,如果说房产服务信息平台中,渠道只是“外功”,那么房源的经营就是“内功”,安居客成立13年却从来没有想要苦修“内功”,这就给了同行机会。
2018年4月,背靠链家房产服务平台贝壳正式成立,到2019年,在链家全国8000多家门店和13万房产经纪人的推动下,2019年营收超过460亿元;全年净利润为27.78亿元。当苦练内功的“正派弟子”下山后,直接把安居客这个只练习内功的外家子弟按在了地上。到了2020年,在此消彼长之下,仍有6000万月活用户的安居客,营收已经不及贝壳1/8。
(来源:新京报)
要说为什么贝壳的“内功”好,因为在贝壳的体系中,13万房产经纪人传统行业的基因多于互联网基因。也就是说,相比安居客,贝壳首先是一家房产中介,然后发展成为房产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但贝壳具体是怎样利用自己的资源的呢?答案就在贝壳创造的ACN 体系(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经纪人合作网络)。
(来源:浙商证券)
贝壳在遵守房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让同品牌或跨品牌的房产经纪人之间能够进行合作。同时将整个房产交易中的角色进行分工:包括房源录入人、房源维护人、房源实勘人、委托备件人、房源钥匙人、客源推荐人、客源成交人、客源合作人、客源首看人和交易 / 金融顾问等。
每个角色在房产交易过程中都承担着特定的职责和任务,例如房源录入人是第一个把房源录入 ACN 的经纪人;房源维护人负责在房源附近、熟悉小区环境,可以陪同客户看房等。根据各个角色在交易过程中的贡献程度,成交后按照预先设定的分佣比例进行佣金分成。
这种方法鼓励了经纪人之间的合作,减少了恶性竞争,对安居客那一套打法直接形成了降维打击。
或许也是看到了这个商业模式的优势,2020年底,姚劲波在武汉成立由安居客全资的“合和致远”公司,来对标贝壳,但13年没练内功的安居乐这是再想“临阵磨枪”难度可想而知。发展了两年时间,截止到2022 年底,合和致远全国门店数量也仅为 3000 余家,而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稳定,现在才想起练“内功”,已经为时已晚。
02
风雨飘摇
2021年,未能上市的安居客伴随着逐渐见顶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乐居财经报道,2021年至2023年,安居客的营业收入逐年递减,近三年分别为63.35亿元、32.42亿元、31.77亿元,三年时间营收已经下降了一半,同时伴随着营收下降的时总负债的节节攀升,从2021年的40.92亿元到2022年的50.74亿元,再到2023年的65.02亿元。
(来源:乐居财经)
从营收下降的速度来看,安居客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而每当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出现各种乱象。
首先是违规使用他人工商信息被告,2023年7月,有媒体发现在安居客平台有房屋中介上使用了“西安汉宝龙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商信息,且可以直接进行联系到中介公司员工。原告刘先生向法院起诉称,安居客擅自以其曾用名"西安汉宝龙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工商信息,导致西安宝龙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刘先生遭遇侵权,并面临额外法律风险。
2024年8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裁定:要求58同城相关公司主体、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安居客经营主体)于判决生效之日十日内在58同城、安居客官方网站首页连续七日刊登致歉声明。
这种事情会出现,说明安居客内部的风控和管理已经难以想象,或许已经到了“四面透风”的底部。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小红书的举报信更是爆出了安居客更内部的问题。
其中涉及被举报人2016年进入安居客,2023年升任安居客新房事业部华北大区运营负责人。涉及的内容包括利用公司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与女下属不当关系、职场PUA和欺骗员工。举报人称,该负责人自2016年加入安居客后,通过在公司平台放置个人二维码引流客户至私人微信群,并利用开发商关系获取房源折扣,截流公司客户。
(来源:房产和互联网)
举报内容还提到,该负责人利用公司资源为自己账号涨粉,接广告并赚取佣金。此外,举报人指出该负责人私下承接小红书房产广告代理,向开发商推售竞品。举报信中还提到了被举报人的个人生活和职场行为问题。举报信未明确指出被举报人是否通过引流导客获利,但若举报属实,其收益可能相当可观。对此,安居客方面表示,公司监察部正在调查此事,但一个多月过去之后,至今未给出调查结果。
今年 5 月,南京市房产部门对南京安居客网络平台展开核查,发现平台上存在大量虚假房源、欺骗消费者等行为。
有中介在平台上盗用官方房源核验码或编造虚假官方核验码。例如,一些所谓 “物美价廉”、装修精美的房源,实际在中介门店根本不存在,中介发布此类信息的目的是获取看房人的电话,以便推荐其他房源。
有经过所谓 “真房实拍核验”“南京市房屋租赁服务监管平台核验” 的房源,实际上是 “移花接木” 的假房源。“流量公司” 通过中介公司,将装修精美在售的房源拿来拍照,然后上传到安居客平台,标上较低价格吸引看房人交纳看房服务费,但这些房子根本不会拿来出租。
(来源:黑猫投诉)
而这种消费者权益相关的案例都已经成了安居客的常态,在黑猫投诉中,和安居客相关的消费者投诉有超过3700条,甚至远超过体量远大于贝壳找房2700条。
安居客在经历了13年蹉跎岁月之后,现在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虽然追赶贝壳找房的难度已经难于登天,但是如果做好内部管理,做好房源信息管理,做一个好的“广告商”,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就看58同城和安居客能不能有这个魄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