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AI热潮大赢家之一Arm(ARM.US)版税猛增23% 但业绩预期未能带来惊喜

来源:智通财经 2024-11-07 08:16: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AI热潮大赢家之一Arm(ARM.US)版税猛增23% 但业绩预期未能带来惊喜)

智通财经APP获悉,去年在美股上市的芯片设计领域领导者Arm Holdings (ARM.US)对当前季度的销售额预期令投资者们感到失望,这表明仍然处于疲软复苏进程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可能将掩盖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ARM架构芯片强劲需求增速。Arm堪称全球企业布局人工智能的这股狂热浪潮最大赢家之一,ARM架构被AI芯片霸主英伟达以及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无霸们用来设计支持AI工作负载的服务器端CPU,带动Arm股价自2024年以来暴涨超93%,使其成为市场上最昂贵的股票之一,然而,这也使得分析师们对于Arm业绩增速预期愈发苛刻。

该公司于美东时间周三美股盘后公布的业绩显示,Arm管理层预计截至12月份的当期销售额预测区间为 9.2亿美元至 9.7亿美元。根据机构汇编的分析师预期,该预期区间的中值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9.509亿美元。扣除某些项目后,Arm管理层对于NON-GAAP准则下的每股利润预期区间则为32至36美分,符合普分析师平均预测的34美分这一水平。

Arm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Arm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达到8.44亿美元,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计的大约8.109亿美元,在此期间Arm最为依赖的版税则猛增25%,并且未来ARM架构版税有望持续大幅增长。在第二财季,不包括一些项目,NON-GAAP准则下的每股利润为30美分,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约26美分。

这家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芯片设计公司维持了其年度业绩预期,销售额预期区间为38亿美元至41亿美元。“我们不会试图走得太远,”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指的是业绩预期前景。

截至周三纽约股市收盘时,Arm今年以来的涨幅高达93%,大幅跑赢纳斯达克100指数以及费城半导体指数,在今年表现最亮眼的美股芯片板块中其涨幅甚至位列前茅。在不温不火的业绩展望公布后,Arm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了5%以上。

自去年首次公开募股以来,全球的投资者们已将大量资金投入该股,押注 Arm有能力从全球云计算巨头、互联网大厂等科技巨无霸们无比庞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大规模支出中实现巨额获益。

人工智能,堪称Arm的核心创收引擎

该公司所提供的精简指令集架构——ARM架构,不仅用于人工智能服务器CPU端,ARM架构仍然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物联网等其他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智能手机领域,这使得它容易受到不同领域需求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在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多数消费电子需求处于弱复苏甚至轻微衰退进程,无疑拉低了Arm整体业绩预期。

阿斯麦暴雷的财报,以及博通和台积电等芯片巨头无比强劲的财报,可谓揭开了全球芯片行业的最新动态,那就是:AI热潮仍在上演,尤其是聚焦于B端数据中心的所有类型AI芯片的需求仍然非常火爆,但与AI无关的领域,比如电动汽车、工业领域以及物联网设备、广泛消费电子产品的芯片需求,仍然处于需求疲软甚至需求大幅衰退的状态。

Arm在芯片设计行业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的设计架构和标准是世界上大多数智能手机所使用的半导体产品的基石。在首席执行官哈斯的领导下,该公司一直在努力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利润无比丰厚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事实证明数据中心乃Arm当前最核心的创收引擎。作为其许可协议的一部分,除了提供指令集架构以及设计模块,Arm还力争提供完整的芯片设计方案供企业直接使用,这一转变雄心旨在使其更有利可图,减少对版税类型销售额的严重依赖程度。

财报数据显示,Arm第二财季的许可类型销售额约为3.3亿美元,同比下降15%,但是版税类型的销售额约为5.1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0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向人工智能服务器CPU领域的持续渗透,该架构目前占该板块总销售额的大约四分之一。

Arm的官方授权方按照固定协议支付ARM指令集架构的授权使用费,然后根据最终芯片制造、使用或销售的芯片种类以及数量规模来支付ARM版税。因此,有分析人士表示,Arm的许可类型业务领先于其版税相关的业务,这意味着目前的许可类型销售额在未来很大一部分将转化为版税业务。

Arm出售全球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移动端芯片最核心指令集架构的许可证,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架构——ARM架构集中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但现在ARM架构出现在个人电脑以及数据中心AI服务器芯片领域的频率同样越来越高,英伟达自研的Grace CPU正是基于ARM架构,亚马逊的自研数据中心Graviton服务器处理器同样采用ARM架构,微软推出的自研定制化AI芯片Azure Cobalt 100这款一服务器CPU同样基于ARM架构打造,专门设计用于在微软Azure云服务器上运行云计算工作负载。因此,乘着这股全球AI投资热潮,Arm今年以来暴涨93%,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最大股东软银持股比例接近90%,堪称自Arm上市以来最大赢家。

Arm仍由日本投资巨头软银集团( SoftBank Group Corp)持有约90%的股份。Arm在2023年的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大约49亿美元,成为当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最大规模IPO。

在AI数据中心服务器端,ARM架构渗透率越来越高

自2023年AI热潮席卷全球以来,精简指令集架构——ARM架构的足迹从智能手机端全面蔓延至AI数据中心服务器CPU端,英伟达以及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选择借助ARM架构自主设计服务器CPU。

在数据处理量无比庞大的AI工作负载中,“算力主力军”基本上为英伟达H100/H200/B200 这类AI GPU,CPU往往专注于高效的调度化处理。GPU的架构决定了它极度擅长并行化计算,适合于执行大量的矩阵和向量运算,因此在处理“数据轰炸般”的密集型AI任务时担当重任。

CPU的架构基础决定了服务器CPU不仅能够进行通用型计算任务,专注于控制流以及处理复杂的顺序计算任务和逻辑决策时的调度特性,使得数据中心服务器CPU在当前算力需求井喷式爆发的AI推理/训练领域全面发光发热。

ARM所采用的精简指令集计算架构使得基于其设计的服务器CPU在执行AI推理/训练任务时,相比于英特尔x86架构,具备高能效和低功耗方面的巨大优势。这一特性使得ARM架构特别适合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能够高效配合AI GPU来满足几乎无止境的AI推理/训练算力需求。

尤其是ARM最新的指令集架构ARMv9专为处理极度复杂的AI工作负载而设计,能够大幅加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并大幅优化功耗,这也是为何ARMv9能够贡献高达25%的版税类型销售额。ARMv9引入了SVE2指令集,对于AI以及机器学习等需要大量矩阵运算的应用领域,SVE2的引入可谓带来了性能层面质的飞跃。

随着生成式AI和机器学习技术向全球范围的全面普及,全球各大数据中心对于专注高效调度的高能效和低功耗服务器CPU的需求可谓急剧上升。根据IDC的最新市场分析,预计到2028年,全球AI支出规模将达到约6320亿美元,Arm作为全球最核心的CPU设计公司,基于ARM架构的硬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AI相关设备,从智能手机到PC,再到亚马逊AWS以及微软Azure等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势力将持续受益于AI热潮。

根据知名研究机构IDC《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人工智能支出指南》的一项最新预测,该机构预计到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 (AI)相关的支出(重点包括人工智能支持的应用程序、AI 芯片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 IT 和商业服务)较当前将至少翻番,预计将达到约 6320 亿美元。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人工智能(GenAI)快速融入各种终端设备与产品,IDC预计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将在2024-2028年的预测期内实现29.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

摩根士丹利将Arm列为“首选的美股大盘股”,看涨至175美元

摩根士丹利,可谓是华尔街最看涨Arm的金融巨头,该机构近期将Arm列为其新的“美股大盘股首选”,主要理由在于移动端市场复苏、新的边缘人工智能机遇以及由此带来的版税增长。大摩维持其“增持”评级以及175美元的12个月内目标价。截至周三美股收盘,Arm股价收于144.680美元。

摩根士丹利认为Arm不仅会在移动端CPU领域持续受益,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越来越多地使用定制化人工智能芯片(比如AI PC、AI智能手机等边缘人工智能端)也将成为Arm版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包括转向更高的版税费率)。

华尔街另一知名投资机构Raymond James则给予该公司“跑赢大盘”评级和160美元的12个月内目标价。该机构的分析师表示,作为节能处理器/子系统知识产权的主要供应商,Arm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并且该机构还预测Arm能够从云厂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边缘人工智能领域大幅受益。

此外,随着特朗普锁定美国大选胜局,特朗普承诺减少对大公司的监管和减税,增加石油产量和严格的移民政策,这些都表明经济增长和通胀将会走强,但这被视为股市的利好因素。银行、科技、国防和化石燃料等行业可能会受益,尤其科技方面,根据特朗普本人的政策框架,他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大概率将重点推动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核聚变以及航空航天等最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加速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