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远达的赌性与张远平的梦想)
房地产市场已经很难按照正常的经济规律去理解了。
以成都为例,今年的土拍国央企谨小慎微,民营企业却异常大胆。
11月6日,成都土拍,远达集团旗下四川金昊投资有限公司举牌84手,以楼面价26300元/平方米,竞得高新区地块,成交总价约20.67亿元,溢价率46.11%。
高溢价夺地在房地产市场大势渐衰的背景下难免引人关注,尤其对于远达集团这样在房地产行业名不见经传的企业,逆市操盘风险重重。
当然,有人会说,地段决定价值,远达集团获得的地块位于成都最为优质的高新板块,区域均价近4万,需求强烈。
想象很美好,现实又是另一回事。房产地段价值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必须依赖于开发企业优秀的项目设计定位以及兑现能力,单纯拥有好地段并不能保证产品的优秀表现。好地段,烂产品,销售困难在成都早有先例。
为什么我对四川远达集团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存质疑,让我们来看看这家企业的基本面。
远达集团于1994年由张远平创办。
张远平,1963年10月生于四川自贡富顺农村家庭,在家里排行老七。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半途中断学业,跟随父母下地干活以应付生计。21岁时,张元平先后前往云南、西藏、广西等地打工。
据坊间传闻,张远平和妻子在元谋开餐馆的时候,遇到了攀钢的贵人扶持,最终在云南元谋发迹,成为了当地最大的矿山承包经营户,拥有全县份额85%的矿山开采、销售和管理权,这为张远平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4年,张元平回到家乡四川自贡,创办了远达实业有限公司。1997年,远达集团进军房地产业,同年兼并了国营企业富顺县美乐食品厂,成立四川省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
伴随着企业的火速发展,张远平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想要进一步扩大房地产板块规模,一方面想要企业食品板块速资本化。
2014年,张远平提出远达房产力争在5年内走向全国,并实现销售收入100亿。为了达成目标,远达房产先后进入四川、云南省内几十个城市。
2021年,远达集团高调入蓉,溢价9.8%竞得高新区中和板块约76亩宅地,楼面价1.35万元/㎡,总耗资逾18亿元。
该年年底,远达再次斥资逾15亿元竞得“高新区桂溪街道铜牌村附近一地块,占地58亩,成交楼面价1.96万元/㎡。
2022年4月初,远达耗资近22.5亿元竞得天府新区麓湖板块近120亩用地,成交楼面价1.13万元/㎡。
连番操作震惊成都房地产行业,有行业人士评价:远达集团赌性十足,这或许和张远平早年经历相关,他的发迹偶然,依赖于粗放的豪性,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充满“博”的意味,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换句话说,远大集团就是张远平的个性投射,这包括他的喜好、品味甚至是妄想。
纵观远达集团在成都呈现的项目,其销售表现平平,购房者评价亦无出彩。更有购房者直言其自带“土气”,抄来的设计有抹不去的三四线城市开发味道。
时过境迁,房地产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需求也从最初的满足基本居住到品质服务,这对传统房企提出新的要求。
对于长期深耕三四线城市的远达集团而言,新时期新要求的达成没有那么简单。
粗放型产品和管理模式弊病已经在远达集团身上开始显现,近年来其项目频频因为质量交付等问题爆发维权,让其品牌形象和口碑受损。
管理问题背后是张远平的用人喜好,据传远达集团上到副总裁,下到城市公司条线负责人,重要岗位都是由女性担任,形象气质俱佳。
即便对外招聘,远达集团也基本只开放低层级岗位,同等招聘条件下,远达录取女性的几率远大于男性。猎头表示:和达集团确实比较喜欢录用女性员工。
有员工说:远达集团就是一个娘子军团。
无意质疑女性在管理上的能力问题,但就远达集团出现的一系列运营事件来看,它目前依然无法摆脱中小企业的粗放无序,与相对规范的一线房企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再回到市场层面,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政策大宽松,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两极分化,中小城市全线崩溃,中大城市核心区域保持上扬,刚需消亡,改善起伏。
市场面的变化也让房企随之变化,缺乏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房企最终将走向没落,国央企当道下,产品精细化的房企会逐步适应市场需求。
很显然,这是一个行业转折点。对于很多房企来说,生死存亡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对于远达这样的小型区域房企而言,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不管是政府、金融机构,还是购房者,对他们的“信任度”都大打折扣。
截至目前,远大集团未能成功孵化出一家上市公司,房产板板块依然“小众”,且还面临巨大的行业不确定性。张远平想要做大做强远达集团的梦想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