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模拟设计,迎来巨变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模拟设计,迎来巨变)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semiengineering,谢谢。

正如大家所熟知,通过协同设计异构集成,协同设计不再只是模拟和数字。它还包括封装、互连和数据移动。这似乎正在给模拟设计带来影响。

Synopsys 产品管理执行总监 Hany Elhak也表示,模拟和数字仍然是关键因素——数字布局布线和模拟布局相互沟通。但你还需要将其扩展到封装和中介层。

“这就是为什么灵活性是所有工作流程的关键。”Keysight产品经理 Cedric Pujol强调。他进一步指出,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与新一代工程师打交道,他们接受过 Python 和其他语言的培训,可能对传统流程了解得较少,他们希望将自己的 Python 知识带入芯片设计。一些客户告诉我们,“我们有 100 名 EDA 工程师可以制定流程,你需要融入其中,这样我们才能进行优化。”Cedric Pujol说。在他看来,作为 EDA 供应商,需要提供灵活性,以便能够融入开发者的工作流程。他们希望拥有它。他们将依靠我们的优化器完成大约 80% 的工作。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他们希望利用他们的知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以有所作为——减少热量、降低功耗——他们不想让其他人拥有这些。

西门子 EDA定制 IC 验证首席产品经理 Pradeep Thiagarajan则强调,关于这个方面,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依赖关系我们还没有谈到。

Thiagarajan表示,模拟设计师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代工厂 PDK 的演变。模拟设计师可能从 v0.5 PDK 开始,他们设计出了完美的功率放大器 — 经过了各个方面的验证,完美无缺 — 然后他们得到了一个 PDK 更新 v0.6 或 v0.7,这个设备发生了一些变化。然后他们下一次模拟时,一切都崩溃了。现在设计公司正试图加速他们的流片。所以他们正在进行早期设计,但这种先进节点的技术即使在 v1.0 中也能改变一些东西,而良率不足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模拟设计,看起来像是一个模拟故障。生态系统中存在巨大的依赖关系,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模拟设计行业,还存在一个现状,那就是过去,模拟设计人员一直拒绝使用 EDA 工具,因为它不一定能为他们带来明显的好处。这会改变现状吗?

针对这个问题,Elhak回应道:“是的,非常大。”

在他看来,这种转变的一部分发生在传统的模拟公司。我们看到了这种现代化,尽管许多读者会问:“我们在现代化吗?”但在模拟领域,这是真的。公司正在从内部模拟器、可靠性分析环境和变异分析工具转向商业 EDA。原因是先进节点带来了新问题,这些传统工具无法处理这些问题——器件模型、变异以及 finFET 和先进节点带来的不同类型的可靠性问题。更新和维护这些工具的成本变得非常高。我亲眼目睹了几次这样的转变。

Pujol也认同,自主研发的工具持续了很长时间。十年前,我们在 RF 中看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涉及提取关键路径。所以我们谈论的是三四个节点和不到 10 个端口。五年前,这个数字激增到 60 个端口,然后是 200 个。现在,我们需要 1,000 多个端口来提取接地。我们还没有谈论真正的高频率——可能是 28 千兆赫。频率将迅速达到 300 千兆赫。在 1 太赫兹时情况会更糟。自主研发的流程无法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您需要依赖具有可追溯性和其他功能的数据库,而这正是困难所在。他们希望他们的优化器基于 Python,但他们仍然依赖 EDA 工具。因此,他们要求很多公司在工具中提供 API,以便能够将自己的东西放入 GUI 中,但他们仍然需要依赖 EDA 工具,因为一切都变化得太快,以至于很难再使用他们的自定义工具。

Faisal则认为,说到模拟设计,我们缺少人才。接受培训或刚毕业的新模拟设计师不够多。与此同时,模拟行业只会增长。那么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世界上没有足够的模拟工程师,甚至没有对成为电气工程师和模拟设计师感兴趣的新人。

现在,另一方面,优秀的模拟设计师会进行手工计算,他们知道会发生什么,然后用工具进行验证。你可以在子模块级别做到这一点。你不能在系统级别做到这一点。但在关键模块级别,他们通常知道会发生什么,他们有误差线,然后进行模拟来验证它。因为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就会得到可能只运行扫描的新工程师,然后他们会反复试验。这在实验室中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在设计时,当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时,反复试验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从Elhak的介绍我们得知,基于我们今天看到的变化,模拟芯片设计每个不同阶段的工作量都发生了变化。

传统上,模拟设计是在布局前快速完成的。在设计原理图时,我会进行模拟,验证设计是否正确,然后开始布局并提取寄生参数。如果存在一些问题,我会开始修复这些问题,进行更多的全面模拟,然后就完成了。

现在,在先进节点中,设计参数与寄生参数处于同一数量级。这不仅仅是寄生参数的数量,随着先进节点的出现,寄生参数的数量激增。这些寄生参数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这不仅仅是将结果改变 5% 或 10%。它改变了电路的行为方式。

Elhak强调,由于晶体管非常小,设计参数与这些寄生参数处于同一数量级。因此,布局前和布局后模拟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因此,设计不能以传统方式进行。您必须先完成布局,然后才能验证电路,而这改变了布局的完成方式。必须逐步完成。您需要估计寄生效应。您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验证。传统上,设计速度非常快,然后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验证。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设计时间正在增加,验证是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的。

Thiagarajan也指出,布局后(post-layout)必须进行,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

对于布局后,必须进行全面的电源接地提取。这是必须的。在这个时代,电路电压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您尝试设计一个 1 伏特的电路电源,并且进行了完美的音高设计和块级完整模拟,然后进入下一个更高的级别,猜猜会发生什么?您的 C4 可能处于完全不同的点。它将获得如此多的 IR 压降,以至于当您看到该电路时,它不会是 1 伏特。因此,一定要对模块进行布局后,但您必须将 EM 和 IR 分析向左移动。通常在设计周期中,人们最终会进行原理图、通过、布局、通过,然后在流片的最后阶段进行 EMIR 分析。因此,您会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激烈的竞争。您必须提前在计划中提出 EMIR,以确保电路电压存在,并且不会因为与设计师不拥有的另一个模块的互连而造成混乱。

Elhak也认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点。例如,电源传输网络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更难模拟。但不仅仅是这样。正如您所说,它不仅仅是电迁移和 IR 压降问题的根源。它实际上改变了设计的行为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寄生网络,即使对于电路的功能,您也需要考虑它。因此,这不仅仅是它变得更大,我们需要模拟它更长时间。我们需要比以前更频繁地模拟它。以前它是 sign-off 的东西。“我会做我的电源完整性模拟。那时我需要我的 PDN。”

现在,它是设计的一部分,必须由设计进行模拟。如何在存在大型 PDN 的情况下加速传统的瞬态模拟——并且准确地使用设计进行模拟,而不是像通常在 EMIR 中那样采用两步方法——是当今一项关键的技术变革。例如,您可以使用 GPU 来模拟 PDN。所有这些技术都在加速模拟,这不仅仅是因为 PDN 更大。PDN 更大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寄生效应的数量和电路本身都更大。但我们必须从头到尾模拟它。

Pujol强调,这仍然是布局驱动设计。原理图很不错,但在很多情况下几乎毫无用处。我们过去使用的电压为您提供了裕度,但现在没有那个裕度了。电压正在下降,您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您只做原理图,那几乎是死路一条。我们谈到了对优秀模拟设计师的需求。他们需要考虑布局,考虑布局的构造方式。如果您有小原理图,那么您最终得到的东西绝对不会像您拥有的东西。缺少的一件事是知识转移。我们有很多 EDA 工具,但没有知识转移工具。您没有一堆原理图或布局,然后您将该节点移植到节点。今天有非常好的工具来构建该节点到节点,具有 AI 优化,但知识没有转移。而且情况会变得更糟。所以最终,当我们的电压和延迟更低时,它会变得更加复杂。在射频方面,我们已经处理这个问题很多年了。射频人员知道在将东西放到原理图上时应该避免什么,因为存在耦合和所有这类问题。我们需要采用同样的方法。

Faisal也表示,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会将“知识转移”扩展为“经验转移”。我们对设计的很多直觉都来自痛苦。它来自于实验室中的挣扎和无法收敛的模拟。而且,我们拥有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我们就越远离真正的问题。因此,存在这样的危险:新生的工程师出生在社交媒体和自动化的世界,他们相信一切,而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一旦你的芯片出现故障,你就会知道你的原理图模拟实际上是一个谎言。有些东西很难教。人们必须经历它。

“我们需要这种环境才能进行协同设计。没有知识的传递,它就是一个黑匣子。而且上市时间不会增加。它总是会缩短。”Pujol强调。

https://semiengineering.com/big-changes-ahead-for-analog-design/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939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