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揽子化债政策兼顾防风险与促发展 增强地方发展动能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李春晖 2024-11-13 07:1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一揽子化债政策兼顾防风险与促发展 增强地方发展动能)

中国网财经11月13日讯(记者李春晖)作为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一揽子方案于8日获通过,政策力度之大为近年来罕见。

分析人士认为,这套化债“组合拳”既能降低当期地方政府化债和利息支出的财政压力,又能增强其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兼顾防风险与促发展。

  政策“及时雨”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市场期待已久的化债方案终于“靴子落地”。

这套化债方案是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政策“组合拳”。如果以数字为关键字的话,可以提炼为“6万亿+4万亿+2万亿”。即: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这套政策堪称一场“及时雨”。

当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不仅存在“爆雷”风险,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末,经过逐个项目甄别、逐级审核上报,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

而随着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化债压力大大减轻。”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估算了一下,地方依靠自身努力化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些地方是比较轻松的。”

  防风险与促发展“一石二鸟”

此次一揽子化债方案规模、力度都为近年来罕见,但不能单纯地将其视作经济刺激措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既要看到近年来“力度最大”的规模效应,更要看到财政化债思路的重大优化以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效应。

“(规模大)体现出中央推动防范化解风险、规范债务管理、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另外他表示,方案还体现出化债工作思路的重大优化调整,从防风险为主转向更好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从“化债中发展”转向“发展中化债”。

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据财政部估算,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降低了当期地方政府化债和利息支出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能腾出更多的财政资金和精力发展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更好落实减税降费,改善营商环境。”罗志恒表示。

  展望未来:政策还有后招

社会各界对财政政策取向和力度都非常关注,也非常期待。那么继这次化债方案之后,未来还会有新的财政增量政策吗?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具体来看,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1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

货币政策方面也有望有新动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隐性债务置换启动背景下,年底前两个月将出现政府债券发行高峰。为配合这部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预计后续央行会利用多渠道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他预计,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